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2020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题共 7 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 50 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 50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部分,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井交回 一、选择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2017 年 10 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 ) A. 《论语》 B. 甲骨文 C. 都江堰 D. 司母戊鼎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17 年 10 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我国的甲骨文,故选 B;ACD 与题意中的描述不符,排除。
2. 下图是山东省出版发行的一份报纸的报头请你判断它的命名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周初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西周众多诸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分封制,楚、齐、鲁、三晋这些政权名称都源自西周分封制时的诸侯国,故 B 符合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题意;夏朝建立之前实行禅让制,是古代部落首领的选举方式,故 A 不符合题意;秦朝建立后推行郡县制,是地方的行政划分,故 C 不符合题意;元朝建立后实行省制度,是地方的行政划分,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 “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 ”文中的“这一时代”开始于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 “从这一时代起, 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 ”反映了儒家学说的地位提高了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从此,儒家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C 正确;B 排除;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压低了儒学的地位,A 排除;唐太宗时期,儒学已经成为了正统思想,D 排除;故选 C 4. 《四库全书提要》记载,仲景之学“自宋以来,医家奉为典型,与《素问》 、 《难经》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文中被“医家奉为典型”的“仲景之学”是( )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 C. 《千金方》 D. 《伤寒杂病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他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D 正确; 《黄帝内经》分《灵枢》 、 《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A 错误;《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作,B 错误; 《千金方》的作者是唐代孙思邈C 错误综上故选 D 5.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 《三国演义》 中,有 “蒋干盗书” 、 “孔明草船借箭” 、 “周瑜打黄盖” 、“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描写的是哪一次战役 A. 桂陵之战 B. 巨鹿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详解】根据材料“蒋干盗书” “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打黄盖” “诸葛亮借东风”可知是赤壁之战,曹操的 20 余万大军与约 5 万的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最终曹军败北,败兵北撤, 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选 C;A 是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的战役,排除;B 是秦末起义军与秦军在巨鹿进行的战役,排除;D 是东晋时期前秦与东晋在淝水进行的战役,排除。
6. 在美国作家迈克尔・ 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其中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A. 完成国家统一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开通大运河 D. 完善科举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581 年, 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 300 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完成国家统一 故 A 符合题意; 加强中央集权与完成国家统一的影响力要小, 故 B 不符合题意; 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 故 C 不符合题意; 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完善了科举制,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7. 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 PPT 展示了如下图片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清明上河图》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岳飞塑像 忽必烈像 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示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明_上河图》 体现了北宋时期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北宋纸币铜板拓片体现了宋朝时期商业的繁荣,岳飞塑像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忽必烈像与元朝的建立和民族融合有关。
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因此,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早期国家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在材料中未涉及,故 A 不符合题意;在材料中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未涉及政权分立,故 B 不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未涉及开放的问题,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8.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 ”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英国割取香港……五口开放”等信息可知,英国最早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强迫中国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故选 A;英国最早从中国割占香港不是通过《北京条约》 、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排除 BCD 9. 1945 年 8 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如果采用民国纪年,此事件发生在 A. 民国三十三年 B. 民国三十四年 C. 民国三十五年 D. 民国三十六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车里,以 1912 年为民国元年,采用民国纪年法1912 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民国 XX 年=公元 XX 年-1912 年+1,因为 1912 年减去了,少了一年需要加上,所以+11945-1912+1=34B 正确;ACD 计算错误,排除;故选 B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 7%的地主、 富农,占有耕地总数的 5096 以上而占全国农户 53%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 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A. 背景 B. 内容 C. 性质 D. 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 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总数的 5096 以上而占全国农户 53%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 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结合课本所学,这是土地改革之前,中国农村当时的现状,为解决种情况,党和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
故题干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背景A 正确;BCD 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故选 A 11. 下图是 1957 年 10 月 1 日邮电部发行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 武汉长江大桥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 新政权巩固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3 年到 1957 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成就,故选 B;新政权巩固时期为1949—1952 年,排除 A;C 是 1966—1976 年,排除;改革开放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 D 12. 2016 年 4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 ”小岗村民“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哪一政策的锥形 A. 平均地权 B. 耕者有其田 C. 农业合作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详解】由材料“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可知,小岗村民“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雏形。
故D 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故 A 不符合题意;耕者有其田在材料中未涉及,故 B 不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与材料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3. 据报道,1984 年,青岛、烟台被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1988 年,山东半岛成为沿海经济开区;1993 年,济南、淄博和潍坊被划为沿海开放区;2019 年,济南、青岛和烟台部分地区被划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这说明山东省的对外开放 A. 由沿海向内地,程度加深 B. 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C. 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D. 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 山东的开放特点是从沿海(青岛、 烟台)向内地(济南、 淄博)逐步扩展,故 A 符合题意;山东省未建立经济特区,故 B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仅涉及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步骤,未涉及它的排名,故 C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经济领域、国家和地区,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4. 2020 年 6 月 15 日晚,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印度军队的行为违反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D. 全方位外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4 年,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印度 2020 年举动,违背了这一原则,故 A 符合题意;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故 B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故 C 不符合题意;全方位外交与材料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5. 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它见证了哪一地区的文明成就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两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答案】B 【解析】 【详解】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故图片见证了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答案为 B;A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16. 有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 A. 印度种姓制度 B. 雅典民主政治 C. 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D. 日本大化改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8 世纪前期西欧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任相时,进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土地是主要的财富,国王和大封建主层层向自己的臣属分封土地, 受封土地的人们成为他们的封臣 西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主要依靠剥削农奴为生,从而形成了阶梯式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约关系,当时流传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反映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故选C;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 17. 下图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世界地图在 15 世纪初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下列哪一事件最早印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A. 亚历山大东征 B. 文艺复兴 C. 新航路开辟 D. 三角贸易 【答案】C 【解析】 【详解】1519--1522 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 并穿越印度洋, 最后回到欧洲, 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故选 C;亚历山大东征与地圆学说无关,A 错误;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B 错误;三角贸易是以贩卖黑奴为中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的表现,D 错误 18. 英国女王伊丽莎自二世虽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实际上她统而不治”,只是作为保持其国家和民族、传统和权威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实行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联邦制 D. 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解析】 【详解】据题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实际上她‘统而不治’ ,只是作为保持其国家和民族、传统和权威的象征。
”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实行君主专制1640 年,英国议会与国王查理一世爆发冲突,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故 B 符合题意; 君主专制实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实行的政治制度,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故 A 不符合题意;联邦制在英国未实施,故 C 不符合题意;民主共和的思想在英国有所传播,但英国未实施民主共和制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9. 政治上,“它"坚持反封建,主张政治平等:经済上,“它”突出经济自由原则 “它”是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法律的重要体现文中的“它是 A. 《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民法典》(又叫 《拿破仑法典》),后来《刑法典》 《商法典》等法典相继出台,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它”是《拿破仑法典》 。
选项D 符合题意;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 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与法国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法案而非法国的, 故 B 不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是美国的法案而非法国的,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0.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制作了如下图所示资料卡,其中”应填写 A. 第一国际 B. 巴黎公社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资料卡上的时间:1917 年 11 月 7 日,人物:列宁可知是十月革命结合课本所学,1917 年 11 月 6 日,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11 月 7 日,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获得胜利 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 10 月, 被称为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D 正确;1864 年第一国际成立,A 排除;1871 年 3 月巴黎公社成立,B 排除;二月革命发生在 1917 年 3 月,C 排除;故选 D 21. 《罗斯福炉边谈话》中记载: “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
”这一措施属于罗斯福新政的(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9 年至 1933 年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鼓励全国产业复兴,促进公平竞争,以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这实际上是对工业生产进行控制和调节, 具有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 这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 保守性的措施, 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颁布的法律是《全国工业复兴法》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 B 符合题意;ACD 都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择 B 2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济南市 2020 年 2 月 10 日开始进行停课不停学、延时不延学”的空中课堂教学,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源于 A. 生物技术的突破 B.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C. 航天技术的进步 D.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空中课堂教学” ,用利用网络授课,在家里进行教学。
老师、学生用手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机、电脑相互联系,进行教学、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D 正确;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与学生在家学习无关,ABC 排除;故选 D 23. “济南”这一名称正式出现是在 A. 春秋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史记》记载,西汉时期,因地处济水之南,在今济南地域济南郡,此为“济南”地名出现之始,C 正确;AB 时还没有济南,排除;明朝时济南早已存在,D 排除;故选C 24. 莱芜战役是哪一年进行的 A. 1945 年 B. 1946 年 C. 1947 年 D. 1948 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于 1947 年 2 月在山东解放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故选 C;ABD 三项均非莱芜战役发生的时间,排除 25. 济南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在哪一年 A 1949 年 B. 1950 年 C. 1978 年 D. 1986 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1986 年 12 月 8 日,济南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故 D 符合题意;1949 年新中国成立,故 A 不符合题意;1950 年进行了土地改革,故 B 不符合题意;1978 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 50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松赞干布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使吐蕃迅速强大起来松赞干布希望与唐和亲,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双方通过深入交流,唐太宗同意和亲……后继的赞普们也贯彻 “同为一家”的修好思想唐穆宗长庆元年(821 年)的“长庆会盟”是唐蕃关系的重大转折点,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从此之后,双方友好相处,来往不断 ——摘编自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民族交往的两个事件从中体现出唐朝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2)结合图一及其文字,指出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图二这种汉藏合璧风格的寺院反映了什么? 【答案】(1)事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或长庆会盟)政策:开明 (2)措施:颁布法律文件,设机构,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反映:汉藏文化的融合;汉藏民族友好、民族团结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唐太宗同意和亲……后继的赞普们也贯彻‘同为一家’的修好思想 唐穆宗…… ‘长庆会盟’ 是唐蕃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之后,双方友好相处,来往不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可知唐朝民族交往的两个事件分别是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从中体现出唐朝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图一及其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可知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有颁布法律文件,设机构,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由图二这种汉藏合璧风格的寺院,可知材料反映了汉藏文化的融合;汉藏民族友好、民族团结等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 “武汉近代史"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请你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成果。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辨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さ四か只内 ——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 年 3 月 5 日的《时报》)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三 1919 年 10 月 10 日,在纪念武昌起义 8 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 “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草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综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答案】(1)①洋务运动②武昌起义③叶挺(独立团)④武汉会战 (2)推翻清朝统治,结東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 (3)孙中山: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评价: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信息“张之洞”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结合题干要求“武汉近代史”和所学知识即可完成此处表格填写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在武汉建立汉阳铁厂; “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动的武昌起义; “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在武汉攻占汀泗桥和贺胜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展开了武汉会战。
(2)根据材料内容“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剪发兴,辫子.... ,通过“成” “灭” , “兴” “灭”的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推翻清朝统治,结東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可以得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主要从积极方面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三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提示我们评价历史事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全面辩证地分析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一反映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名称 漫画二中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2)根据材料二,概括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虽然完成了战后列强之间关系的调整,但它是不稳固的 它建立在一战后形成的极不稳定的基本力量平衡的基础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激化,并最终化为不可阻挡的力量爆发出来,决定了这一体系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摘编自陈从阳《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 (3)根据材料三,说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稳固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 【答案】(1)名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条约:《凡尔赛条约》 (2)原因: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代表团的抗争影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3)原因:形成体系的基本力量不平衡(稳定ハ内部矛盾重重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详解】 (1)名称:由图中所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2 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 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巴黎和会一考试真题汇总——2023年整理 直持续了 5 个多月,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对德国进行一系列的限制,导致漫画中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的情景。
(2) 原因: 根据材料中的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 可概括出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代表团的抗争;影响:根据材料中的“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为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3)原因:根据材料中的“它建立在一战后形成的极不稳定的基本力量平衡的基础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激化”可知其原因;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 年,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标志着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 历年考试真题为作者精心整理,如有需要,请下载历年考试真题为作者精心整理,如有需要,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