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力设备保温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15.22KB
约32页
文档ID:488829514
热力设备保温_第1页
1/32

ICS 27.100F 23备案号:15335-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936—2005代替 DL/T 638—1997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Guide for overhaul boiler setting检修一导则 .andequipment insulation of thermal powerMUU,_j_plantgff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目 次刖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检修的准备及技术要求3.1确定检修项目3.2工期安排及人员配备3.3检修环境、安全及职业健康3.4质量检查及验收4材料的选用及保管4.1材料选用4.2材料保管5炉墙、密封及内衬检修5.1 一般规定5.2锅炉膨胀系统5.3膜式壁炉墙5.4燃烧器部位的炉墙5.5门、孔部位的炉墙5.6炉顶热密封罩的密封保温5.7有热密封罩炉项的密封保温5.8无热密封罩炉顶的密封保温5.9锅炉其他部位的密封保温5.10卫燃带5.11除渣斗内衬5.12高温炉烟管道内衬6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检修6.1 一般规定6.2高温汽水管道保温6.3中低温汽水管道保温6.4汽水管道附件及其他保温6.5烟、风、煤管道保温6.6附属设备及转动机械保温6.7汽轮机本体保温6.8保护层 7热态验收标准7.1 一般规定7.2 炉墙验收标准7.3 设备及管道保温验收标准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耐火、保温材料检验项目常用金属密封构件材料的性能 常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方程 耐火、保温及辅助材料损耗率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1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项目的通知》(电力[2001]44号文)的安排,对DL/T638—1997进行修订的。

DL/T 638—1997《火力发电厂锅炉炉墙检修工艺规程》发布后,对火力发电厂锅炉的保 温检修质量 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电站锅炉技术的进步和耐火、保温的新工艺、新材料及 新型密封结构的应用,需要对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本标准与DL/T 638—1997相比有以下变化:——标准名称变更为《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内容扩大为火力发电厂所有热力设备和管道;——对大型火电机组锅炉的炉墙、密封、内衬内容作了补充;——规定了相应的检修准备、技术要求、工艺规范和质量标准等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638—1997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东北公司、辽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柏军、张福银、王元、纪宏舜、史明武、苏东、刘崇、侯桂林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的准备工作、技术要求、检修工艺及质量验收标 准等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200MW及以上大型机组锅炉的炉墙、密封、内衬和热力设备 与管道保温的检修工艺、质量要求及验收。

200MW以下机组同类结构的检修,可参照本标 准执行国外引进机组,应遵照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修,如无明确规定,则应执行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12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8174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17393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DL/T 776--2001火力发电厂保温材料技术条件DL/T 777—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技术条件DL/T 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72—1997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3检修的准备及技术要求3.1确定检修项目3.1.1在机组停运前,应根据锅炉炉墙与热密封罩的严密程度,热力设备与管道的散热损失 或表面温度的超标和保温结构的情况等,确定检修项目。

3.1.2有些检修项目需要根据上次检修状况、技术档案、运行缺陷记录等来确定对炉项密 封结构、炉内内衬、燃烧器部位的炉墙等,宜在停炉检查后确定3.2工期安排及人员配备3.2.1炉墙与保温的检修工期应服从机组设备检修的总进度,并做到统筹安排3.2.2在检修过程中还应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与设备检修交叉作业或分阶段进 行3.2.3检修工作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队伍承担,检修机具配备齐全熟练工人与辅助工人搭 配合理,技术负责人应熟悉检修工艺、质量标准、材料性能和安全技术3.2.4由于锅炉密封材料与密封方式的更新,保温结构的改进,要求其检修工作需要多工种 共同完成,各有关工种应密切配合,统一组织,确保检修质量3.3检修环境、安全及职业健康3.3.1检修环境3.3.1.1检修时,需按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所处场地,采取防风、防寒、防雨雪措施3.3.1.2检修场所的环境温度应在5°C以上,否则应采取局部加热等保暖措施3.3.1.3检修现场应设置水、电、压缩空气源和消防等设施,道路保持畅通,并做到工完、 料尽、场地清3.3.2 安全及职业健康要求3.3.2.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标准规定的具体要求。

3.3.2.2在检修前应进行安全教育,遵守电厂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安全员3.3.2.3 一台机组检修,不得影响相邻机组的正常运行,尤其在拆除及清理废料或用水冲洗 时,不应损伤设备和污染环境3.3.2.4检修场地平台上堆放的物料,不得超过平台允许的最大安全荷载3.3.2.5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牢靠,应有扶手和边脚板等,现场照明要充足各类电动机具应 设专人操作和看护,还应配备防触电保安器3.3.2.6在炉内工作时,应保持空气流通或安装通风装置重叠作业应有隔离设施3.3.2.7露天检修遇有六级(炉顶五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空作业不停炉紧急作业时, 应严防高温和烫伤事故的发生3.3.2.8高空输送散装材料或废料时,必须用袋、箱装运,也可设置下料筒道,防止散落伤 人3.3.2.9 在检修工作中,应根据耐火、保温材料的性质和操作条件配备劳动保护用品,作业时带防尘口罩和手套3.4质量检查及验收3.4.1质量检查应结合设计图纸、安装验收文件和历次检修记录,按本标准的规定和技术要 求进行检查3.4.2对外承包的项目,必须提出检修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经电厂主管领导(总工程 师)审批检修时还应结合指导书中的质量要求,进行三级检查验收。

3.4.3检修工作结束后,承包单位应按DL/T 5047和GBJ 126的有关规定,提交材料试验报 告、检修记录等文件3.4.4检修过程中,应对检修项目分段、分层进行检查,对工序交接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 改正4材料的选用及保管4.1材料选用4.1.1检修用的定型和不定形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应根据使用部位和所要求的理化性能指 标,按DL/T777和DL/T 776中的技术条件选用在本标准的检修项目中已指明其所用的材 料名称4.1.2耐火、保温材料的理化性能,应由供货厂家提供由有资格的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原始 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对到达现场的材料及其制品应做外观检查,需要抽样检查时,其检 查项目见附录A的表A.1和表A.24.1.3各种耐火材料的安全工作温度应符合DL/T 777—2001中4.6的规定各种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安全使用温度,应符合DL/T776--2001中4.4的规定4.1.4锅炉金属密封构件材料,应选择同被焊元件相近的材质,或者线膨胀系数相近的低合 金耐热钢常用金属密封构件材料的性能见附录B4.1.5耐火内衬中抓钉和锚固构件的材质、规格及形式,应按本标准的5.10〜5.12的规定选 用。

4.1.6对保温材料密度的要求:硬质制品不大于220kg/m3;矿纤半硬质制品不大于200kg/m3 矿纤软质制品不大于150kg/m34.1.7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50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介质温度为450°C〜600°C时,导热系数最大值0.10W/ (m・K);b) 介质温度小于450C时,导热系数最大值0.09W/ (m・K)常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方程参见附录C4.1.8保温材料应选用不燃类(A)级,并符合环保要求4.1.9保温材料不应对金属有腐蚀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与管道上的保温材料,其浸出液 的氯离子含量等,应符合GB/F 17393的规定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025%4.1.10贴砌硅酸铝棉制品应选用使用温度为800C〜1000C的黏结剂使用前,应就地进 行黏结强度试验,以制品自身被损坏而黏缝处不开裂为宜4.1.11保温层固定构件的选用:对硬质制品,宜此6的钩钉;对矿纤半硬质和软质制品, 宜用0 3.5的针头形销钉和自锁压板支承托架宜用钢板或型钢制做除在本标准中指明外, 均为低碳钢制件4.1.12捆扎用的铁丝网、铁丝及钢带等,通常采用镀锌材料铁丝网规格为1.2mmX20mm X20mm至1.6mmX25mmX25mm的活络网。

对不作抹面保护层的保温结构,则应使用 1.2mmX20mmX20mm的六角拧花网选用的不锈钢丝网规格与镀锌铁丝网相同4.1.1 3金属保护层宜按下列材料与厚度选用a) 采用镀锌铁皮时,管道选用的厚度为0.35mm〜0.50mm,设备和矩形截面烟风道选 用的厚度为0.50mm〜0.70mm;b) 采用铝合金板时,管道选用的厚度为0.50mm〜0.75mm,设备和矩形截面烟风道选 用的厚度为0.60mm〜1.00mm;c) 对大截面矩形烟风道的金属保护层应采用压型板4.1.14抹面保护层宜选用密度小于800kg/m3,耐压强度大于0.8MPa,烧失量(包括有机物 和可燃物)小于12%,抹面干燥后不产生裂缝、脱壳等现象的材料硅酸钙制品采用抹面 保护层时,则应选用硅酸钙专用抹面材料4.1.15设备与管道的法兰、阀门、三通等附件的保温,应按其温度要求条件,选用不同材 料制作的可拆式定型保温套4.2 材料保管4.2.1耐火、保温材料不宜露天存放,短期内用料应有临时防雨、雪措施受潮的材料,当 干燥处理后仍不能恢复性能时,不应使用4.2.2耐火、保温材料的加工间、库房、棚仓及场地的综合面积,可按下式确定:" (1)式中:F一综合面积,m2;Q——材料总体积或总质量,m3或t;k——同时贮存系数,取0.5〜1.0;a——场地利用系数,取0.6〜0.7;P 贮存定额,每m2的堆放量,矿纤制品或箱装材料,P取0.8m3/m2〜1.4m3/m2;对松散袋装材料,P取0.3t/m2〜0.7t/m2。

4.2.3材料保管应按材质、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尽量减少二次搬运耐火、保温及辅助材 料的损耗率参见附录D 4.2.4在材料保管期内,如发现有变质、劣化现象,则应检验其理化性能,不合格的不得使 用5炉墙、密封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