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妇科学提纲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27KB
约10页
文档ID:516396098
中医妇科学提纲_第1页
1/10

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总论1. 《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一芦茹丸2. 《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3. 胞宫具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4.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气“月水”之称, 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5. 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6. 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经期为3~7天7. 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8. 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9. 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10. 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11. 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12. 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13.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14. 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15. 肾在月经中的作用JD)答: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互相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 藏泻的结果。

肾气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宅,冲任之 本,并能促进天癸的的成熟故有“经水出诸肾”之说16. 从中医角度叙述肾在月经产生中的主导地位LS)答:五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肾藏精、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肺主气、气帅 血,在月经产生的生理中起主导作用① 肾藏精,主生殖,是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泻精气的作用,发挥其化生月经、主生殖的功能② 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天癸竭,月经断竭③ 肾为冲任之本,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任虚冲衰则经水断绝,然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④ 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气血之根在于肾,气 血久虚,常从肾治,补肾益精,生化气血,以调经助孕⑤ 肾与胞宫相系,胞宫司月经,肾与冲、任、督脉相关,与胞宫相系,直接影响月经的产生与调节⑥ 肾与脑相通,直接参与月经的调节⑦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肾中阴阳平衡协调 才能维持机体生理,包括月经生理的正常综上所述,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月经病1.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 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XZ、PD)答:①重在治本调经,治本即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病机调经是针对病机运用各种治法使月经恢复正常, 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法调治② 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如因经不调而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除,若因他病而致经 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③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月经先期1. 概念:月经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 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2. 病因病机:气虚一脾气虚、肾气虚;血热——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DX)3. 辨证论治① 脾气虚证 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补中益气汤;② 肾气虚证一一补益肾气,固冲调经一一固阴煎;③ 阳盛血热证一一清热凉血调血一一清经散;④ 阴虚血热证 养阴清热调经 两地汤;⑤ 肝郁血热证一一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一一丹栀逍遥散;• 月经后期1. 概念: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月经 落后”、“月经延后”、“经迟”2. 病因病机虚证:肾虚、血虚、虚寒一一经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实证:血寒、气滞一一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溢3,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4, 辨证论治① 肾虚证 补肾养血调经 当归地黄饮;② 血虚证 补血益气调经 大补兀煎;③ 血寒证 扶阳祛寒调经 温经汤《金贵要略》;④ 实寒症 温经散寒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⑤ 气滞证一一理气行滞调经一一乌药汤;• 月经先后无定期1. 概念: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向后无定期”、“月经愆期”、“乱经”2. 辨证论治① 肝郁证一一疏肝理气调经一一逍遥散;② 肾虚证一一补肾调经一一固阴煎;• 月经过多1. 概念: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2. 病因:气虚、血热、血瘀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3. 辨证论治① 气虚证一一补气摄血固冲一一举元煎;② 血热证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③ 血瘀证 活血化瘀止血 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月经过少1. 概念: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两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 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2. 辨证论治① 肾虚证 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归肾丸;② 血虚证 养血益气调经 滋血汤;③ 血瘀证 活血化瘀调经 桃红四物汤;④ 痰湿证 化痰燥湿调经 苍附导痰丸;• 经期延长1. 概念: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

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2. 病因病急:①气虚:冲任失约;②血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③血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3. 辨证论治① 气虚证一一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一一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② 虚热证 养阴清热止血;③ 血瘀证 活血祛瘀止血;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经间期出血1. 概念: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相当于西医学排 卵期出血,长久失治误治可发展为崩漏2. 病因:肾阴虚、湿热、血瘀(TK/XZ)3. 辨证论治① 肾阴虚证一一滋养肾阴,固冲止血一一两地汤合二至丸;② 湿热证 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清肝止淋汤;③ 血瘀证 化瘀止血 逐瘀止血汤;• 崩漏1.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前者谓 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2. 病因:脾虚、肾虚、血热和瘀血病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3. 简述治崩三法TK)答:塞流:即止血,用于崩漏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缓解后的辨证论治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 的治法,如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一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使身体恢复正常。

4. 简述崩漏的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答: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疗大法: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止血,澄源即求因治本,根据肾虚、脾虚、血热、 血瘀的不同,复旧即使调理善后5. 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6. 辨证论治① 脾虚证 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固本止崩汤;② 肾气虚证一一补肾益气,固冲止血一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③ 肾阳虚证 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④ 肾阴虚证一一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⑤ 虚热证一一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一一上下相资汤;⑥ 实热证一一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一一清热固经汤;⑦ 血瘀证一一活血化瘀,固冲止血一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闭经1. 闭经: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巳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 3 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中医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2. 西医根据闭经部位的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其他内分泌异常 性闭经3.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补中有通,攻中有养4. 辨证论治(XZ/TK)① 气血虚弱证 益气养血调经 人参养荣汤;② 肾气亏损一一补肾益气,调理冲任一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蕾、紫河车;③ 阴虚血燥证一一养阴清热调经一一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④ 气滞血瘀证 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血府逐瘀汤;⑤ 痰湿阻滞证一一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一一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痛经1.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又称“经行腹痛”。

2.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痛经者,又称功能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3. 继发性痛经: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为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育龄期妇女4.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5. 辨证论治① 气滞血瘀证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② 寒凝血瘀证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③ 湿热瘀阻证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经汤加车前子、慧苡仁、败酱草④ 气血虚弱正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圣愈汤;⑤ 肾气亏损证一一补肾益精养血止痛一一调肝汤或益肾调经汤;• 月经病小结1. 鉴别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及崩漏答:月经先期是月经周期的缩短,在经量和行经时间上无明显改变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的延长,经量和 行经周期正常而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的失常2. 鉴别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及闭经答: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的延长,在行经和经量上若不合并其他病无明显改变月经过少主要是指经量 发生改变,变少,每月低于20mL闭经则指是女子年满十六岁月经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 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月经无的来潮3. 血瘀导致的月经病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

•带下病1. 广义带下病:泛指经带胎产杂等妇科疾病,因为多发生在带脉以下,故称带下病2. 狭义的带下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3. 生理性带下:属于妇女体内的一种阴液,是由胞宫盛润于阴道的白色或透明,无特殊气味的黏液,其 量不多见于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带下量增多而无其它不适症状者4. 病理性带下(带下病):指带下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带下过多1. 阴道炎的鉴别① 念珠菌性阴道炎一一凝乳状、或豆腐渣样、质稀薄而有臭气外阴奇痒难忍② 滴虫性阴道炎一一灰黄或黄绿色,稀薄,或成脓性状,腥臭味,有泡沫③ 细菌性阴道病一一淡黄色或血样脓性赤带,质稀外阴坠胀,灼热或疼痛④ 老年性阴道炎一一稀薄淡黄,或赤白,甚者为脓性阴道烧灼感2. 治疗大法:健脾升阳除湿3. 病因:湿邪是主要原因;病机:任脉不固,带脉失约4. 辩证论治① 脾虚证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完带汤W:完带汤出自哪本医术,药物组成,治疗哪种疾病,其证型及功效是什么答:完带汤出自于《傅青主女科》,药物组成:白术、白芍、淮山药、苍术、陈皮、柴胡、黑荆芥、车 前子、甘草它适用于带下病的脾阳虚证,其主要表现为带下白色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 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