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征求意见稿)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27.81KB
约7页
文档ID:3801714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征求意见稿)_第1页
1/7

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征求意见稿) Grout for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前前 言言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是砌块建筑灌注芯柱、孔洞的专用混凝土,是保证砌块建筑整体工作性能、抗震性能、承受局部荷载的施工配套材料 本标准在JC 861-200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的基础上,参照美国ASTM C476-02《砌体用灌孔混凝土》 、ASTM C1019-05《灌孔混凝土取样与试验方法》的相关条款,重新修订而成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根据原标准在贯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目前相关产品应用情况,对引用标准、原材料等作了相应修改;将灌孔混凝土分为细集料灌孔混凝土和粗集料灌孔混凝土两种;取消均匀性和抗冻性要求,增加泌水率、膨胀率指标及检测方法,增加“附录 B”的取样方法,以及抗压强度测试过程;删除灌孔混凝土的制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JC 861-2000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 中国建筑砌块协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豹鸣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顺增、杜建东、刘立、苑振芳、刘国亮、赵立群、刘加平 刘福全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 2000 年,第一次修订时间为 2007 年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的有关定义、分类及标记、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芯柱或其他需要填实部位孔洞的现浇混凝土 对于砌体的 现浇构造柱用混凝土,是否执行本标准,由建筑设计师考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4684 建筑用砂 GB/T 14685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2 JC 476 混凝土膨胀剂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3 定义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采用机械拌和制成,用于浇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芯柱或其它需要填实部位孔洞,具有微膨胀的混凝土。

4 分类及标记 4.1 分类 分细集料灌孔混凝土(S)和粗集料灌孔混凝土(B)两种 在选择灌孔混凝土类型时,必须参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对配筋砌体(或砌体配有水平钢筋的砌体)用灌孔混凝土,必须将任意两根钢筋之间的最小距离作为选择灌孔混凝土类型的依据 2 S≥— d 3 S——任意两根钢筋边缘之间的最小间距,mm; D——灌孔混凝土所用集料的最大粒径,mm 4.2 标记 按下列顺序进行标记:强度等级、集料类型、标准编号 示例: 强度等级为 Cb30.0、粗集料灌孔混凝土的标记: Cb30.0 B JC 861-200X 5 原材料 5.1 胶凝材料 水泥应符合 GB 175 的规定允许掺加符合 GB/T 1596 规定的粉煤灰和 GB/T 18046 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其它掺合料在使用前需进行试验验证,能满足混凝土性能和砌体性能时方可使用 5.2 砂 应符合 GB/T 14684 的规定 5.3 粗集料 应符合 GB/T 14685 的规定 5.4 外加剂 混凝土膨胀剂应符合 JC 476 的规定,化学外加剂应符合 GB 8076 的规定 5.5 水 应符合 JGJ 63 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坍落度 新拌灌孔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小于 200mm,灌注时不宜小于 180mm 6.2 泌水率 泌水率小于 3.0% 3 6.3 抗压强度 强度等级划分为 Cb20.0、Cb25.0、Cb30.0、Cb35.0、Cb40.0,相应于 C20、C25、C30、C35、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指标 6.4 膨胀率 3 天龄期的混凝土膨胀率应不小于 0.025%,但不应大于 0.50% 7 试验方法 灌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确定,可参照 JGJ 55 的有关规定进行 7.1 坍落度 坍落度试验应按 GB/T 50080 的有关规定进行 7.2 泌水率 泌水率试验应按 GB/T 50080 的有关规定进行 7.3 抗压强度 抗压试验应按 GB/T 50081 的有关规定进行 注: 进行灌孔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 还可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抗压强度试块取样或制成其他形状的试件,但不属于本标准范围本标准的“附录 B”提供一种在现场施工时,用混凝土砌块(砖)砌筑试模进行抗压强度试件的取样方法,测出的强度值与现场灌入混凝土孔洞内混凝土实际强度最为接近,系ASTM C1019-05 规定的灌孔混凝土现场试件取样与强度测试方法。

但由于受试件尺寸精度和砌块 (或砖)吸水率的影响,测试结果的离散性较大,故作为本标准的参考性附录列出,供参考 由于试件制作的方法及其形状不同,试验结果会有所不同,应与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7.4 膨胀率 按本标准“附录 A”进行 8 制造和运输 灌孔混凝土的制造和运输参照 GB 50164 的有关规定进行 9 检验规则 9.1 试验室检验 灌孔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后, 使用前应先进行试验室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坍落度、泌水率、抗压强度、膨胀率,有其它耐久性要求的应同时进行耐久性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9.2 施工现场检验 9.2.1 取样与组批 取样应在浇注灌孔混凝土的现场进行,每浇注一层楼高度或每浇注 20m3~25m3灌孔混凝土为一批, 进行坍落度检测;并制作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性能和膨胀率检测 9.2.2 现场检验项目与判定: 现场检验灌孔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符合 6.1 要求若测出坍落度值小于 6.1 的规定值时,应停止浇注、查找原因,并重新配制搅拌,直至检测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浇注 现场制作检验灌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膨胀率的试件, 检验其28 天抗压强度值和3 天膨胀率, 应满足设计值。

当出现检测值低于设计值时,应由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师进行校验、考虑补救措施,或拆除不符合要求的灌芯砌体 9.3 当灌孔混凝土所用原材料中任何一种的品种、规格、供应商有改变时,都需重新在试验室先进行检验配合比验证试验,重新检测“6 技术要求”中的每一项指标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灌孔混凝土膨胀率的测定方法 A.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的膨胀率的测定 A.2 测试仪器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A.2.1 千分表:量程 10mm,刻度值最小为 0.001mm; A.2.2 支架:钢制表架; A.2.3 玻璃板:长 140mm×宽 80mm×厚 5mm; A.2.4 试模:100mm×l00mm×l00mm 立方体试模的拼装缝应填入黄油,不得漏水; A.2.5 铲勺:宽 60mm,长 160mm; A.2.6 捣板:可用钢锯条替代; A.2.7 钢垫板:长 250mm×宽 250mm×厚 15mm 普通钢板; A.2.8 压块:钢制,中间有直径不小于 8mm 的孔,重 145±5g A.3 仪表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图 A1 混凝土膨胀率试验装置示意图 A.3.1 钢垫板: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水平度不应超过 0.02; A.3.2 试模:放置在钢垫板上,不可摇动; A.3.3 玻璃板:平放在试模中间位置。

其左右两边与试模内侧边留出 10mm 空隙; A.3.4 千分表:安装千分表时,要下压表头,使表针指到量程的 1/2 处左右千分表不可前后、左右倾斜 A.4 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4.1 将搅拌好的灌孔混凝土分次装入试模,当灌到50mm左右高度时,用捣板在试模的每一侧插捣6次, 中间部位也插捣6次灌到90mm高度时,和前面相同再做插捣,尽量排出气体最后一次灌满试模,将 玻璃板压盖在试模之上,使混凝土从玻璃板的两侧有少量溢出,在此过程中尽量将玻璃板下的空气排出 A.4.2 玻璃板两侧溢出的灌孔混凝土表面,用小刀轻轻抹成斜坡,斜坡的高边与玻璃板齐平斜坡的低 边与试模内侧顶面齐平抹斜坡的时间不应超过30s成型温度、养护温度均为(20±3)℃ A.4.3 做完斜坡,将压块置于玻璃板的中央部位,把千分表测量头穿过压块的中孔,垂放在玻璃板上, 在加水搅拌2h时记录千分表读数h0,为初始读数 A.4.4 测定初始读数后30s内,玻璃板两侧灌孔混凝土表面盖上二层湿棉布; 紧固螺钉支架 玻璃板 试模 钢垫板 千分表 压块 5 A.4.5 从测定初始读数起,混凝土应保湿养护,在规定试验龄期t(天数)时测定试件高度读数ht; A.4.6 从测量初始读数开始,测量装置和试件应保持静止不动,并不受振动。

A.5 竖向膨胀率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1000×−=hhhttε (附 A-1) 式中: εt——膨胀率,%; h0 ——试件高度的初始读数(mm); ht ——试件龄期为t天的高度读数(mm); h ——试件基准高度100(mm) 每组试件为3个,膨胀率以3个试体测定值的平均值来表示,当3个值中有超过平均值±15%的应予以 剔除,余下的2个数值平均,不足2个数值时应重新试验结果计算到0.001% -------------------------------------------------------------------------------------------------------------------------------------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灌孔混凝土强度试件在实验室或施工现场的制作方法 B.1 本方法适用于砌体施工前在实验室通过对比试验选择灌孔混凝土的配合比, 或在施工现场取样以检 验灌孔混凝土的均质性和进行质量控制 当从墙体上用钻孔取样的方法, 检测灌孔混凝土强度时, 结果值与本方法所测值没有相关性和对比 性。

B.2 试验设备 B.2.1 直尺——长度不小于 150mm,厚度不小于 1.6mm 的钢质直尺 B.2.2 捣棒——截面直径为 16mm 的底端为球面状的钢质捣棒,长度不小于 300mm B.2.3 垫块和隔板[1]——不吸水的、 刚性的正方形(图 B1、 图 B2 所示制作试件模型)或长方形块状物(图B3 所示制作试件模型),具有一定硬度与刚度,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试件 注 1:可以是塑料、木质的或其他材料含有糖分的木质块状物可引起水泥缓凝,为了防止发生这种现象,采用新的木质块状物时应先在石灰水中浸泡 24 小时,使用之前再在外面涂一层清漆或蜡,或者不透水的隔离膜 B.2.4 底托板——19mm 厚胶合板,用于托载混凝土砌块(砖)和灌孔混凝土砂浆试件应先在石灰水中浸泡 24 小时,使用之前外面涂一层清漆或蜡,或不透水的隔离膜也可使用刚度和胶合板一样、不具有吸水性能的材料 B.2.5 温度计——“高——低值”温度计 注:为了能看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