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图 描述业务处理的实际过程和步骤 明确业务流程图有哪些基本符号,,,,,,,哪个业务单位完成了某项业务处理功能(主谓结构),,,,某项业务处理功能生成了某张表格(报表)(谓宾结构),,,,将某项表格提交给某业务处理单位,,完成某项业务处理后,需要修改某个文件存档,,,根据某表格修改某文件存档,,,某项业务处理单元需要某存档,,,某项业务处理需要某表格,,举例:库房发出缺货通知单给采购员,采购员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向库房发出取货通知单库房发出缺货通知单给采购员但这么写,这块实现的功能就很模糊:业务处理功能命名必须明确,,,,采购员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向库房发出取货通知单,,确定有哪些业务处理单元:库房、采购员、供货单位 确定有哪些业务处理单位:缺货通知、查阅合同、发货 产生了哪些表格: 需要(修改)哪些存档:,,,,,是否存在着问题,,,,,,,,,,,业务流程图的一些规范: (1)要让人清晰地明白业务的流程,包括有哪些业务处理单元、这些业务处理单元都是由谁来处理,业务处理之间的先后关系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3)优化流程:产生的中间表格或存档是否需要用到;串行的流程是否可以改成并行;,,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 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则编制相应的采 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
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 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 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书上例子: 书上描述和业务流程图不一致的地方 评价一下书上的业务流程图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 书上描述和业务流程图不一致的地方,,,,,,,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数据流程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他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程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系统数据流程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程图,一般用DFD(Data Flow Diagram)表示四要素:外部实体、数据处理、数据流、存储单元,,,在系统之外,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 系统的边界(系统输入的来源,系统输出的去处)斜线:表示重复出现的外部实体。
对数据的逻辑处理通常P+数字的方式表示数据处理单元,如P1,P1.2 功能描述:一般动词+名词,带箭头的直线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箭头表示数据流的方向用名词来标识数据流适当的合并数据流可以达到简化的目的,,,数据存储的地方 避免处理与处理之间的直接联系,以保持数据处理的独立性 就整个数据流程图而言,数据存储有输入有输出编号一般用D+数字,如D1,,确定关联图 关联图——非常概括地反映出信息系统最主要的逻辑功能、外部实体、输入和输出数据流内容应尽可能少,使人立即知道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组成部分 自顶而下,逐层分解,直至所有单元成为基本处理单元 分解自然,保持功能的一致性 上层分解的快些,下层分解的慢些 在不影响以理解性时,层数尽可能少,顶层DFD 寻找学籍管理系统的输入输出:输入——新生入学时的新生名单及其档案;输出——学生离校时的毕业生登记表以及定期给上级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每个处理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数据流必须要么从某个处理流出、要么流入某个处理,而不能与处理无任何关系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 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则编制相应的采 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
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 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 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以采购部的数据流图,,,,,,,库存部门根据需求填写采购申请单,采购部门相关的人员根据采购申请单,查阅供货商信息和商品信息,编制采购订单采购订单编制后,对之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订单重新进行编制,合格的采购订单交付给选定的供应商和财务部门,并编制采购付款申请单给财务部门当采购的产品到货后,供应商出具送货单,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订单和送货单对到货产品进行验收如果货物验收合格,则制定采购入库申请,,单,提交给库存部门如果验收不合格,则编制采购退货单,交付给供应商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退货单制定相应的采购退货收款申请单,并将其提交给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对采购订单、采购商品和采购退货情况进行统计,并将采购订单汇总信息,采购商品汇总信息和采购退货汇总信息上报给经理库存部门:(1)根据需求填写采购申请单, 采购部门:(2)相关的人员根据采购申请单,查阅供货商信息和商品信息,编制采购订单。
(3)采购订单编制后,对之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订单重新进行编制,合格的采购订单交付给选定的供应商和财务部门,并编制采购付款申请单给财务部门 (5)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订单和送货单对到货,,产品进行验收如果货物验收合格,则制定采购入库申请单,提交给库存部门如果验收不合格,则编制采购退货单,交付给供应商 (6)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退货单制定相应的采购退货收款申请单,并将其提交给财务部门 (7) 采购部门对采购订单、采购商品和采购退货情况进行统计,并将采购订单汇总信息,采购商品汇总信息和采购退货汇总信息上报给经理供应商:(4)当采购的产品到货后,供应商出具送货单,,,涉及部门:库存部门、采购部门、供应商、财务部门、经理 涉及活动:(库存部门)填写采购申请单;(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订单、审核、验收货物、编制采购付款申请单、编制采购入库申请单、编制采购退货单、编制采购退货收款申请单、采购退货统计、采购订单统计、采购商品统计;(供应商)出具送货单,,(采购部门——处理订单)编制采购订单、审核、 (采购部门——收货管理)验收货物、编制采购入库申请单、编制采购退货单 (采购部门——付款管理)编制采购付款申请单、编制采购退货收款申请单 (采购部门——汇总统计)采购退货统计、采购订单统计、采购商品统计;,,,,,,,,,,,,,,,,,,,,,,,数据字典: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其目的:保证全局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他与数据流程图共同构成对系统逻辑模型的准确完整描述数据字典要素: 外部实体描述、处理逻辑定义、数据流、数据结构、数据元素 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描述 处理逻辑:处理逻辑定义 数据流:数据流、数据结构、数据元素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数据结构、数据元素,,数据项: 数据的最小单位,记录数据的静态特性,包括数据项的名称、编号、别名和简述,数据项的长度和取值范围 数据项编号、数据项名称、别名、简述 类型及宽度、取值范围,,,,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描述了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就是单纯由数据项组成的一般情况下,数据结构可以由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 包含以下内容:数据结构的名称及编码、简述、数据结构的组成数据流: 用来描述数据的流动过程,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在数据流的定义中,说明数据流的名称、组成、来源、去向和数据流量数据处理逻辑定义: 介绍数据流程图中数据项的处理方式 处理逻辑编号、处理逻辑名称、输入数据流 处理方式、输出数据流、处理频率,,,,数据存储: 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 数据存储编号、数据存储名称 简述、数据存储组成 关键字、相关联的处理,,,,外部实体: 外部实体编号、外部实体名称、简述、 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数据元素,,,1.按各种要求列表 可以根据数据字典,把所有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按一定的顺序全部列出,保证系统设计时不会遗漏。
如果系统分析员要对某个数据存储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需要了解有关的细节,了解数据结构的组成乃至每个数据元京的属性,数据字典也可提供相应的内容根据初步的数据流程图,建立相应的数据字典在系统分析过程中,常会发现原来的数据流程图及各种数据定义中有错误或遗漏,需要修改或补充有了数据字典*这种修改就变得容易多了在一个稍微复杂的系统中,系统分析员可能没有把握断定某个数据项在数据字典中是否已经定义,或者记不清楚其确切名字时,可以由内容查找其名称,就像根据书的内容询问图书的名字根据各类条目的规定格式,可以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是否存在没有指明来源或去向的数据流; (2)是否存在没有指明数据存储或所属数据流的数据元家; (3)处理逻辑与输入的数据元素是否匹配; (4)是否存在没有输人或输出的数据存储调查研究的组织 1、成立调查研究机构:组成人员 2、做好计划与用户培训 3、工程化组织 4、主动沟通及亲和友善的工作方式 调查原则 自上而下 全面展开和重点调查相结合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围绕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过程 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 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 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方法 业务流程与工作方式 数据与数据流 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 占有资源和限制因素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问卷调查法 召开调查会 业务实践 专家访谈 电子问卷,1、管理现状 知道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2、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能力、应用、人,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 信息管理的效果 信息化人才的权重,1、事件跟踪 偶然与必然 2、效果比较 现状与期望 3、人的因素评价 人的评价的主观性 4、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