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的?题按:社工做活动之前需要写筹划书,筹划书上不可避免的有“目的”这一项也许有部分同工会觉得目的写成什么并不重要,反正都是同样做嘛叨叨倒不这样觉得,如果你目的都不清晰,怎么衡量你做过的活动是不是无用功呢?没故意识,怎么也许在活动中执行出来涅?思考目的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你写出来的目的,不是社工能做到么,如果可以,那么这个目的也许就有待修正下文是香港督导Yipsir分享的,摘取部分,共勉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的?文/Yipsir个人层面目的个人层面的目的,是要指出工作员盼望参与者在知识、感受、技巧、行为、态度等各方面所作的变化例如:活动完毕后参与者掌握照顾精神病康复者的技巧而不同的变化种类牵涉不同的学习原理和介入措施目的既然是要以「体现为基本」,故制定目的时应是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阐明对象,而非工作员所要做的事若然目的只是工作员要去完毕某些事情 (例如在家长小组中:提供机会,让家长们互相交流管教子女的经验,分享感受),那么当活动完毕后,无论参与者有否获益,只要工作员确曾提供机会,活动便算成功这固然并非工作员筹办活动的意图故此目的应当述说参与者在活动后的转变小组目的的写法, 可统一运用如下的较专业的格式撰写:小组完毕后, 成员可以:1. 说出....老人痴呆症患者的四项重要症状 (这属于知识上变化)2. 以正面字句....取代负面字句....去描述或形容...眼前面对困难或负面事件 (这属于思想上变化)3. 掌握....照顾老人痴呆症患者的两个....技巧 (这属于技巧上变化)4. 对....患上老人痴呆症家人...的厌恶限度减少两分(1-10计) / 接受限度增长两分(1-10分计 (这属于态度上变化)5. 于将来两周内, 每周平均会做三次...腹式呼吸松弛练习 / 优质亲子活动 / 积极夸奖同事 /感因默想...(每次20分钟)。
这属于行为上变化)6. 于将来三周内, 部份或所有成员自发性开展社交活动 (一起温习、烧烤、聊天、购物、旅行等)(这属于关系上变化)签订小组目的原则1. 活动目的可分基本目的及主题目的2. 基本目的涉及参与者对导师、内容、形式、日期、时间、地间、收费等满意限度, 以及下次会否再参与或推荐朋友参与这些问题都会在每份活动问卷浮现, 不要以这些问题内容为活动目的之一3. 主题目的多指向參加者在認知、感受、态度、技巧或行為上的变化签订一次过活动的目的范本1. 认知目的:参与者答对了七成问题、亲子双方增长了对对方的理解2. 工作目的:派出了100份单章给目的对象(老人、父母、青少年、在职人士...)4名社工共接触过50为居民3. 成果目的:- 活动后的三个月内,每月的新增个案、小组、活动、义工的人数有?人?%,- 活动被宣传后,能招募到多少参与者社区层面目的社区层面的目的指出在活动完毕后,工作员盼望社区的状况会有甚么变化这些变化一般以某些记录数字体现,例如:区内的虐儿个案数目减低20%一般来说,社区层面的目的可分为「长期成果目的」、「短期成果目的」和「工作目的」三个层次:1. 长期成果目的 (impact objective):指出在活动完毕后的指定期间内,盼望指定的社区问题状况有多少改善(可以用比例、宗数等记录数字体现)。
例如:l 活动完毕后十二个月内, 第1至4座内因家居意外而受伤入院或死亡的独居老人人数下降20%l 活动完毕后十个月内, 学校的欺凌个案宗数下降20%2. 短期成果目的 (outcome objective):指出在活动完毕后,盼望达致的实时变化由于态度和认知的变化一般较难量度,故此筹划者应避免以此等变化作为成果目的较可取的做法,是在目的陈述中指出盼望在活动后有「多少人作出某些具体行为」例如在一种为期半年的关注独居老人的活动中,可以签订如下的短期成果目的:l 在半年内,为区内1至4座中五十位独居老人建立互助网络(當中涉及2个文娛康体小組、每月一次外外活动)l 在半年肉,发动区内一百名义工,为1至4座的独居老人每月提供一次服务3. 工作目的(activityobjective):指出在一定期限内机构或工作员筹划须完毕的事工,以达到短期或长期的目的 (一般这些工作会放在筹划书的筹办工作内, 而不会放在活动目的中)例如:l 在半年内,与1至4座的楼内独区老人举办20次分层会议l 在三个月内,完毕一项有关区内独居老人状况的调查,并向传媒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