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十四孝砖雕(高清大图) 欣赏北京故宫藏品祝愿天下母亲健康快乐!祝愿天下母亲健康快乐!2014 年母亲节即将来临,这里为孝顺的您分享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北宋珍贵藏品--二十四孝砖 雕因二十四孝是各自独立的故事,所以这里未按二十四孝顺序排列,敬请谅解资料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舜子耕田砖雕(孝感动天)舜子耕田砖雕(孝感动天)北宋,高北宋,高 19.5cm19.5cm,宽,宽 26cm26cm,厚,厚 3cm3cm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正上刻有“舜子”2 字画面上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两头大象与 三头小象正在耕地,舜子在后面挥鞭播种舜子耕田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舜子即帝舜,名重华,父名瞽叟瞽叟在舜母死后娶后妻而生象 瞽叟喜欢象而憎恨舜,常欲杀之一次,瞽叟与象令舜凿井,舜担心会出意外,在凿井时预先从旁边留 了出口瞽叟与象见舜在深井之中便埋土填井,想置舜于死地,舜只得从旁口逃出尽管如此,舜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兄弟尧很赏识舜的孝行,后来就将帝位传给了他舜称帝后,载天子旗,朝见瞽叟, 依然恭敬孝顺,而且还封象为诸侯最初舜的孝行图像是瞽叟与象埋土填井这一场景,宁懋石室还有“舜从东家井中出去时”的榜题。
但后来不知为何,转而成为舜耕种田地、大象为之犁、百鸟为之播谷这一场面据《孝子传》载,舜从 井中脱逃后,在历山躬耕种谷,天下大旱,民无收者,只有舜种之谷获得丰收,舜就将米粜给饥民,使 许多灾民得以度过难关在家能孝亲友弟,出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舜子之孝,可谓大矣,因 此他牢牢占据了二十四孝的首席而从未变位 撰稿人:冯贺军郭巨埋儿砖雕(埋儿奉母)郭巨埋儿砖雕(埋儿奉母)北宋,长北宋,长 19.1cm19.1cm,宽,宽 25.5cm25.5cm,厚,厚 3cm3cm画像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壸门内浮雕人物故事正上刻有“郭巨”2 字左侧男子头 罩巾,着窄袖袍衣,腰中系带,足穿芒鞋他手持铁锹作挖土状右侧女子怀抱小孩,女子面庞清秀,神色平静,仿佛视埋儿为平常事,但小孩却紧紧抱住母亲,神色紧张,似乎意识到危险的临近画面中 央偏下一釜黄金闪闪发光从画面及题记可知,此画像砖刻的是孝子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汉朝人,家贫,每次供给母亲饭食的时候,其母必分给孙子吃郭巨便对妻子说,自己的儿 子分吃了母亲的食物,因为家里穷而使母亲吃不饱,这样是不行的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却只有一个, 不能让母亲饿着。
所以决定把儿子埋了,其妻也认为理所应当,然而当他掘地三尺后却发现黄金一釜, 釜上丹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得取”郭巨埋儿图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北魏孝子石棺上便有线刻的 郭巨形象;河南博物院所藏邓州出土的南朝彩绘画像砖中也有此一场景,并有“郭巨”、“妻子”、 “金喜釜”等字此题材在北宋时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成为当时之流行的故事曾参咬指心痛砖雕(啮指痛心)曾参咬指心痛砖雕(啮指痛心)北宋,长北宋,长 19.4cm19.4cm,宽,宽 26.5cm26.5cm,厚,厚 3cm3cm画像砖长方形,内凹雕成壸门状正中上方刻“曾参”2 字画面浅浮雕左侧柴门前立一老妇,上 穿短袄,下着裙,手持长杖,身体微曲向前,为曾参的母亲右侧的曾参刚放下肩上的柴担,腿微屈, 双手握拳,面向母亲,似在询问事情的原由曾参咬指心痛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传说曾参每外出,其母若有事,便会自咬手指,曾参即会感到 心痛此砖雕表现的是曾母咬指,曾参匆匆赶回,母子二人在门口相见的场景睒子鹿乳奉亲砖雕(鹿乳奉亲)睒子鹿乳奉亲砖雕(鹿乳奉亲)北宋,高北宋,高 31.5cm31.5cm,宽,宽 30cm30cm,厚,厚 4.5cm4.5cm。
砖近似正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画面右侧骑马者张弓射箭;左下一人,身披鹿皮,旁置提梁 壶,双手握住飞来之箭,似在向骑射者解释什么此幅画面描绘的当为二十四孝中睒子鹿乳奉亲故事 睒(音陕)子,也称郯子,其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睒子披鹿皮,装扮成鹿,在鹿群中取奶 一次,遇见打猎者,睒子只得脱下鹿皮,以实情相告睒子的孝行感动了神灵,其父母的眼疾也不治自 愈此故事源自佛经据十六国时期佛教僧人释圣坚所译《佛说睒子经》记载,过去有一对双目失明的长者夫妻入山求道一切妙行菩萨悲悯其意,投胎生于长者之家,取名睒子睒子至仁至孝,年过 10 岁,穿鹿皮之衣,提瓶取水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引弓射死睒子睒子父母为其祈祷,释梵四天为睒 子口灌神药,拔下他身上的箭,使他复活,父母惊喜,双目皆开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睒子本生故事 画描绘的就是这一内容后人将这一外来故事加以改编,使睒子成为周朝之人,将披鹿皮取水变成取鹿 乳孝亲华夏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不断吸取外来文化之精华,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内涵将具有孝悌 内容的佛教故事融入其中,为我所用,睒子孝亲便是其中一例孟宗哭竹砖(哭竹生笋)孟宗哭竹砖(哭竹生笋)北宋高北宋高 19cm19cm,宽,宽 26cm26cm。
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孟宗”二字正中一人曲身蹲坐,面向竹林,双袖掩面, 正在哭泣斜上方一老妇,正向下注视,似乎期待着什么孟宗哭竹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孟宗老母年 迈,想吃新鲜的竹笋,可时届隆冬,天寒地冻,无笋可寻孟宗手持竹篮,无处采摘,悲从心生上天 被他的孝行感动,新竹骤出,孟宗采得鲜笋,回家孝亲刘明达卖儿砖雕刘明达卖儿砖雕北宋北宋 高高 19.2cm19.2cm,宽,宽 26cm26cm,厚,厚 3cm3cm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部刻“刘明达”3 字壸门内左侧雕刻一骑马男子怀抱幼儿前 行,右侧一女子正急步追赶,探手呼唤背景衬托树木山石画面讲述的是古代二十四孝中“刘明达卖儿”的故事刘明达家贫,无力兼顾母亲与孩子的口粮, 见老母日渐消瘦,无奈之下,遂将孩子卖给路过的王将军妻子见儿被卖,连声呼唤,肝肠寸断,自尽 而亡老莱子娱亲砖雕(戏彩娱亲)老莱子娱亲砖雕(戏彩娱亲)北宋,长北宋,长 19.2cm19.2cm,宽,宽 26cm26cm,厚,厚 3cm3cm画像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呈壸门状,正中上刻“老莱子”3 字老莱子的父母坐在长方形桌子后 面,背后树枝婆娑左下角为老莱子,面向双亲,双腿下跪,两手各持一玩具,地面上放有 4 个木偶, 树下摆放一鼓,鼓上置两杖。
老莱子娱亲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据传,老莱子本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后来不知怎的传为他为尽 孝道,都年过 70 了,还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在父母身边作小鸟状,以博父母一乐老莱子的图像, 现存最早的为东汉晚期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室画像,宋、金时期北方地区的墓室内发现尤多,多表现为老 莱子手持鼗鼔(即拨浪鼓),后也有描绘老莱子将挑水桶摔在地上的内容,意在表现老莱子装成天真烂 漫的儿童,为的是让双亲觉得他们自己还未衰老老莱子的孝行故事后来发生了变化后人将其说成是 从堂上取水,故意跌倒,将水洒在地上,装作小孩啼哭陆绩怀橘砖雕(怀橘遗亲)陆绩怀橘砖雕(怀橘遗亲)北宋,高北宋,高 19cm19cm,宽,宽 26cm26cm,厚,厚 3cm3cm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陆绩”2 字画面右侧树下端坐者为袁术,左侧低头躬身 者是六龄童陆绩,一颗橘子滚落在地陆绩怀橘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陆绩的故事见于《三国志》陆绩,字公纪,吴郡人他 6 岁的时 候,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给他橘子吃,他怀揣了 3 个,在告辞时橘子不慎滚落在地袁术问他为何怀 揣橘子?陆绩回答是想带回家给母亲吃袁术为一六龄童能有如此举动而大感诧异陆绩怀橘遗母属古 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与孔融让梨有些相近,但在儿童中流传更广的孔融却未入二十四孝之中,不知何 故。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一定皆以天下为己任,非要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不可,倒常常是在平凡的小 事中看出其情趣,见得其真情陆绩怀橘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9 9、蔡顺拾桑砖雕(拾葚异器)、蔡顺拾桑砖雕(拾葚异器)北宋北宋 高高 19.5cm19.5cm,宽,宽 26cm26cm,厚,厚 2.8cm2.8cm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正中上刻“蔡顺”2 字图中右侧一人,头裹巾,巾带飘动, 身穿圆领袍,衣上有花纹,腰间束带,足穿长筒靴,左足抬起,右足下垂,坐于石台上,身后立一披甲 持刀的护卫左侧者身穿交领上衣,腰后束系袋子,下穿裤,躬身拱手,作恭谦状,其前有一袋米和两 只牛蹄,身后为一盛满桑葚的竹篮画面背景有山石树木点缀拾葚供亲”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蔡顺因家贫无粮可食,拾桑以供母每次都将拾到的桑葚分成 两部分,黑者奉母,白者自食一次在山中拾桑,路遇赤眉军赤眉军本想抢劫蔡顺,却为其孝行所感 动,遂赠其牛蹄与米从画面上看,右方高大者当为起义军的首领,左侧恭谦者应是蔡顺1010 杨香打虎救父砖雕(扼虎救父)杨香打虎救父砖雕(扼虎救父)北宋北宋 高高 19cm19cm,宽,宽 26cm26cm,厚,厚 3cm3cm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壼门状,上刻“杨香”2 字。
画面左侧一女子骑于虎背之上,右侧一男子 侧身躲闪杨香打虎救父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是说杨香(一作杨昌)之父务农耕田,遇斑斓猛虎,被扑倒在 地,杨香见状,不顾一切,赤手与虎搏斗,将虎打死,救得父亲田真哭荆砖田真哭荆砖北宋,高北宋,高 19cm19cm,宽,宽 26cm26cm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田真”二字画面三人,左侧者立于树下,双手笼袖右 侧者低头拱手,面露愧色中间者一手指树,面向左侧,似在训诫田真哭荆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田 真兄弟三人,要分家独立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荫,由木思人,三兄弟遂打消了分家念头,和好如 初王祥卧冰求鲤砖(卧冰求鲤)王祥卧冰求鲤砖(卧冰求鲤)北宋,高北宋,高 19cm19cm,宽,宽 26cm26cm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王祥”二字右下一男子解衣袒身,斜卧于冰面上左上 有夫妇二人,旁有树石、罐子,未见双鲤王祥卧冰求鲤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祥继母朱氏不慈,在父亲面前多次说王祥的坏话,王祥由是失爱但他并不记恨继母天寒地冻的冬天,朱氏想吃鲜鱼,王 祥解衣,卧冰求之此举感动天地,寒冰自然化解,双鲤跃出丁兰事木母砖雕(刻木事亲)丁兰事木母砖雕(刻木事亲)北宋,长北宋,长 20cm20cm,宽,宽 26.4cm26.4cm,厚,厚 3cm3cm画像砖长方形,内凹凿成壸门状。
正中上方刻“丁兰”2 字中央浅浮雕一老妇拱手坐于菱格纹座 椅上,前为长方形桌,桌面铺布,桌上摆放水果,中央高足托盘上置一带盖容器左侧女子缩颈,双手 相交于腹部;右侧男子身体前倾,头上罩巾,身穿圆领袍,腰中系带,双手握于胸前二人小心恭谨地 侍奉于左右丁兰事木母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曹植《灵芝篇》:“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 夕致三牲唐徐坚《初学记》卷十七引孙盛《逸人传》讲了丁兰的故事:丁兰自幼失去双亲,长大后 便用木头刻出双亲的模样,朝夕供养邻居张叔的妻子向丁兰妻借东西,丁妻询问木人,见木人有不高 兴的样子,就没有同意张叔喝醉后便来责骂木人,并用手杖敲木人的头丁兰回来后,看见木人不高兴,就问妻子原委,得知大怒,提剑便杀了张叔官吏前来缉捕,丁兰欲逃走,临行见木人为之落泪 郡县官吏得知后,夸奖丁兰的至孝以令神明感动,为之画像进行宣扬王武子妻割股砖王武子妻割股砖北宋,高北宋,高 19.5cm19.5cm,宽,宽 26cm26cm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王武子”三字画面共有两个场景右边为屋外,一女子 坐于地上,以刀割股左边为屋内,一老妇坐在床上,其旁的女子捧钵奉羹王武子妻割股为二十四孝 故事之一。
王武子为河阳人,唐开元年间征涉湖州,十年不归其妇至孝家贫,日夜以织履为计王 武子母亲得病,非食人肉不能治愈,王武子妻遂割股为羹,使婆婆之病立得痊愈曹娥投江砖雕曹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