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肥害原因及其预防浙江柑椭2002年第19卷第2期柑橘肥害原因及其预防石学根沈光献(浙江省柑橘研究所318020)目前生产上肥害现象时有发生.轻者出现叶片黄化落叶,重者枝梢枯死.甚至全树死亡.其原因主要有化肥施用不当,有机肥未经腐熟后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使用浓度过高或混用不当等.现将这些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综述如下.1肥料用量过大据报导,湖南邵东县魏家桥乡冷水村柑檑场有成年温州蜜柑1300多株,1994年采果后施复混肥30(30kg.施后全园橘树普遍产生黄化枯枝,像火烧一般,有400多株枯死.600多株树仅保留主干主枝,其余300多株仅存少量绿叶.1995年总产量不足5000kg,比上年减产80%,经济损失达2万多元,成为严重的”肥灾”.据分析,造成肥收稿El期:20C,2-01-0~害的原因主要是不讲究科学施肥所致.一是一次性施肥量过大,平均株施复混肥2.3kg;二是施肥时图简单省力,每株树只挖1~3个小而浅的施肥穴,肥料分布过于集中:三是肥料干施,施肥前后正是秋末冬初的干旱季节,土壤十分干燥,造成根系烧伤,加之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形成反渗透.引起树体内严重生理失水.因此,施肥应根据不同树龄产量.算出大致的施肥量,再看天气和土壤干燥情况确定适当的施肥方法,一般成年树一次性化肥施用量不宜超过0.5kg,并在下雨前后施或兑水施,以避免肥害的发生.2施用新鲜有机肥所有的有机肥,如新鲜猪粪牛粪绿肥,杂草等,如果直接埋入土中,这些有机地果实的果形指数(纵径/横径)分别比对照下降4.o9%,2.78%,即果形变扁,级别提高(表1)2.3杨康肥对芦柑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表l的试验结果可看出,喷施杨康肥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家的提升效应.天马场比对照增加10.68%;良种场比对照增1.88%.且果实风味较对照浓,口感较化渣.2,4杨康肥与化学农药混用的结果良种场把杨康肥与化学农药混用,而天马场则分开喷施.从结果来看,混用后对防治病虫的效果无差异,而表现在减弱了杨康肥的肥效,对树势果实品质的正面效应均比单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1).3小结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芦柑果实生长期喷施杨康微生物有机肥,对树势,果实生长和品质具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表现在提高果品等级,提升果实内质上,具有现实意义.另外,与化学农药混用.可能会降低微生物有机肥的活性,导致肥效降低.因此,从适用.经济有效的角度考虑,杨康微生物有物肥在芦柑上应用可在果实生长期单独喷施1~2次.对其它柑橘品种的效应有待于进—步试验.2O02年第19卷第2期浙江柑椭肥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伤害根系,特别是在大量施用的情况下,肥害更加严重,所以应将有机肥制成堆肥后施用.成龄果树园,每年因结果要消耗大量腐殖质,为了保证高品质化的正常生产,每年每666.7橘园需补堆肥800~1000kg左右.3含氯化肥用量不当氯为植物必需元素之一,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大气雨水提供的氯远远超过作物的需要量,故作物缺氯问题少见.但由于柑橘对氯比较敏感,生产中因用含氯化肥导致氯害时有发生.氯害症状主要有两种:一是息陛中毒,毒害持续时间短,表现为老叶落光,果实随之脱落,导致绝收如果春季连续用三氯杀螨醇,杀虫脒,氯化钾等含氯农药化肥进行叶面喷布会发生这种症状.二是慢性中毒,持续时间长,表现为叶色灰白,叶脉浓绿,冬季易落叶在地面施用氯化钾,叶面喷布三氯杀螨醇等含氯农药的桶,橙园,容易出现这种药害.停止使用含氯物质即很快得到矫正.氯害应以预防为主.由于含氯化肥价廉易得,使用得当可降低肥料成本.据有关部门试验,枳砧对氯最为敏感,柑橘无果的春梢叶片中,氯离子含量以不超过0.3%为适量;橙类叶片中,氯含量在0.7%以上时对树体有害.一株成年柑橘树每年施氯化钾总量lkg(氯含量450g),分次施,每次不超过25og,未发现橘树有受害症状.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中,对中等大小的温州蜜柑和槛柑树,—年每株施氯化铵1_5kg,与等氮量的尿素肥效相当,对柑橘树生长.结果,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均无影响.但是,含氯化肥用量亦受土壤,气候条件等所左右,如在土层浅薄,肥料施用集中,不兑水干施施肥前后天气干旱,土壤干燥等条件下,即使用量并不很高,一次株施25og氯化钾,也可能引起树体危害.另外,在用含氯离子的农药防治害虫的橘园,更要慎用氯化肥.氯化钾不宜作根外追肥,改用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4越冬肥化肥量过多且干施由于脐橙比温州蜜柑需肥量大,加之果实商品价值较高,于是生产上重施化肥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果农冬季干施,重施尿素碳铵钾肥,复合肥等,由于冬季多为干燥少雨气候,土壤及树液浓度大,干施化肥后,使树体反渗透而生理失水,造成死树.兑水施化肥有时会产生肥害,如有的果农,干旱时将化肥稀释后施,由于脐橙感温感肥性强,致使树提早萌芽,春节前就萌发近lcm长的新梢,且枝干皮层因营养充足而”松皮”,春节期间恰恰出现几天冰冻天气,导致部分结果母枝枯死.因此认为,冬季的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少用速效性化肥,特别是脐橙.5沿海地区沿海地区7~9月是台风盛行期,狂风暴雨常常使低洼橘园淹水,造成水害.经多年调查,水害的严重性与肥料密切相关,橘树受害程度,淹水前1个月内施肥的比不施的重要;越接近淹水期施肥,受害越重.另外,与肥料品种有关,同是施肥,淹水后的橘树死亡率,尿素要高于碳铵和过磷酸钙,有机肥受害较轻.其原因是根系组织幼嫩,呼吸作用强,淹水后无氧呼吸亦强,另一方面,肥料在水中溶解,产生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毒害根系,加重水害.因此,对水害经常发生的橘园,壮果迫梢肥尽可能不施或少施尿素,改用碳铵或用有机复合肥:要薄肥勤施,将规定的夏肥用量分2~3次施入,或采用多次叶面喷肥.另外,实行生草栽培,不割草,不喷除草剂,橘园养草可减轻水害.6施肥方法不当传统的内外挖环形或半月形沟,或以主干为中心的放射浙江柑牺2’0O2年第l9卷第2朝黑刺粉虱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枣唐志祥赵秀清沈明光(1,浙江省兰溪市农业局植保站321100;2.兰溪市兰江镇农技站:3.兰溪市马达镇农技站)黑刺粉虱(AleurocanthHspin,H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在我市主要危害柑桶,葡萄,茶,梨,樟树等,尤以柑橘为甚.黑刺粉虱幼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引起叶片发黄而提早脱落.该虫的排泄物能诱发煤烟病+使枝,叶,果严重发黑,导致枝枯叶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其残留在叶背的蛹壳成为各种螨类的安全越冬场所鉴于国内报道该虫生物学特性的有关资料尚不很详细Ll,,为了全面了解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搞好预测预报,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于1999~2001年在柑收槁日期:2O02-0l—l0拳文垃渐江戈学孙志右托授修改.特此致教橘上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现报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观察地点设在兰溪兰江镇水董村全年不防治的666.7柑橘园内,选择5株作为全年连续观察调查记载树.每株在东南西北中各选一张有虫叶,总虫量100~200只.挂牌标记.从越冬代幼虫开始(3月上旬)观察记载,除第一代虫隔天1次外,其它各代每周2次.观察记载成虫羽化,产卵,幼虫孵化,蜕皮,化蛹等生活习性.同时,室内阳台上盆栽温州蜜柑2株,在越冬代成虫羽状沟或穴,施后覆土.这些方法适合于堆肥,稀释腐熟的人粪尿等有机肥,或接近喷施浓度的化肥稀释液.若化肥直接进行穴沟式集中施肥,会发生”烧根,且受害后难以发出新根.因此化肥可改用拌施或撒施,即将难溶性化肥(如磷肥)在改土或冬季施基肥时,同有机肥,泥土等拌和后施;半溶性化肥(如复混颗粒肥)地面撒施后再翻耕;可溶性化肥在下雨之初撤施,或干旱时兑水稀释后施,作追肥用.7叶面喷肥浓度过大,次数过多叶面喷肥见效快,已在生产中广泛使用,但一定要注意浓度.特别是微量元素硼,钼等,如不正确掌握使用浓度,或使用次数太多(一般缺素橘橘园一年使用1~2次即可),往往会发生肥害.其移注意多种肥料混合,肥料与农药混合.因混合液浓度大,各肥料的混合只能按标准减量,不能扭量或等量.也可先小区试验后再实施,否则难免发生药害.如用氧氯化铜600~80D倍液加2%磷酸二氢钾或n1%硼砂(硼酸钠),x辩酎,雪柑喷布看,药害很严重,叶片上出现诌多直径1~3mm的环死斑点,新叶不均匀性黄化,新老叶片部分脱落.其原因是添加肥料中的钾,钠离子置换了氧氯化铜内的铜,使铜处于游离状态,而柑橘类植物对铜离子相当敏感.故使用氧化锕等铜制剂时,不能与硼砂或瞵酸二氢钾等强碱弱酸盐类混合使用,以免造成危害.又如,有的果农为图省工,将5~6种肥料与农药混合喷布,终因浓度过高而发生肥害.肥害发生后,要立即进行全国喷洒清水,逐株从上往下冲洗叶片,反复冲洗两次,以减少药物残留,减轻为害.(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