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夫妻的人格特质及匹配类型与婚姻质量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99KB
约3页
文档ID:397883411
夫妻的人格特质及匹配类型与婚姻质量_第1页
1/3

夫妻的人格特质及匹配类型与婚姻质量人格是影响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具体与哪些人格特质和婚姻质量存在密切相关,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Bouchard等[2]研究发现,妻子的神经质和宜人性,丈夫的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对各自的婚姻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Yoav[3]研究表明神经质对夫妇双方的婚姻质量都有预测作用,情绪表达对妻子的婚姻质量有影响,对丈夫的婚姻质量没有影响Watson[4]的研究认为外向性对于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度具有正向的预测力而Robins[5]和Donnellan[6]的研究却认为外向性和婚姻质量的满意度无显著相关国内学者李凌江等[7]对100对离婚诉讼者配对研究发现,精神质影响婚姻满意度,内外向个性特征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不大程静等[8]的研究结果却支持外向性特质与婚姻质量呈正相关刘鹂的研究[9]得出妻子的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水平的相关更为显著王中杰[10]对男女婚姻资源的权重分析得出,女性的性格因素比男性的性格因素在婚姻资源中的地位更重要以上研究者均认为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婚姻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但关于外向性对婚姻质量是否有影响,以及妻子和丈夫的人格特质各自对婚姻质量的作用存在一定争议。

心理学者还进一步探讨了夫妻人格特质组合在婚姻中的效应,但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研究者认为夫妻人格特质的不同组合会影响婚姻满意度,如Luo等[11]认为夫妻人格相似性与婚姻满意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人格中等相似的伴侣婚姻满意度最高王德明等[12]研究结果显示,内外向不同组合类型对婚姻质量有显著影响,神经质不同组合对婚姻质量的影响不显著,王会[13]在有关婚姻的研究中指出,夫妻大五人格维度的特质相似性影响婚姻满意度有些研究者[14-15]则认为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研究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选用的人格和婚姻质量测评工具不同:②选取的样本不同;③更重要的原因是,研究者的关注点要么集中在人格对婚姻质量的影响,要么集中在夫妻人格匹配的相似性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缺少把人格、夫妻人格匹配类型和婚姻质量放在一个框架内的研究本文选用本土化的婚姻质量和人格测评工具探讨不同夫妻人格特质及其匹配类型与婚姻质量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心理系研究生担任主试,由课题组在郑州大学公开招募各省份大学生(省会城市和农村各1名)协助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共招募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陕西、甘肃14个省份共28名大学生,根据方便取样原则,在这些大学生所居住的农村和省会城市的社区逐户登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72份,收回有效问卷1852份(共926对夫妻)。

农村夫妻415对,城市夫妻485对,缺失26对;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9±10)岁;婚龄1~45年,平均婚龄(15±10)年;子女数0~7个1.2工具1.2.1中国人人格7因素量表(ChineseSevenFac-torsPersonalityInventory,CSPI)[16-17]共130个条目,包含情绪性、开创性、坚持性、德性、外向性、宜人性和传统性7个人格维度,每个维度下面对应的题目数分别为30、28、17、17、13、14、11采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5级评分各自对应的条目分相加所得总分为因子分,分值越高,代表该种人格特质越突出7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0.95,结构效度良好(NFI、CFI值均>0.90)1.2.2婚姻主观感受量表(MarriagePerceptionScale,MPS)[18]该量表强调当事人的主观感受是婚姻质量的主要指标共20个条目,包括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和夫妻冲突3个因子,每个因子下对应的题目数分别为10、5、5采用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7级评分各自对应的条目分相加所得总分为因子分,MPS总分=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夫妻冲突,MPS总分越高,婚姻质量越高。

对测评员进行系统培训,要求选取成对夫妻,并强调保密原则由受试单独填写问卷,完成问卷后密封,由调查人员收回1.3统计方法通过Epidata3.1对问卷进行录入和数据管理使用SPSS17.0对夫妻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人格特质、人格匹配类型和婚姻质量进行x2佥验和回归分析2结果2.1夫妻两量表得分情况及两量表得分的相关性1852名受试CSPI的7个维度分、MPS总分及因子分见表1相关分析显示:夫妻情绪性得分与双方的MPS总分及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因子分均呈负相关与夫妻冲突因子分呈正相关;开创性、坚持性、德性和宜人性得分与双方的MPS总分及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因子分呈正相关,与夫妻冲突因子分呈负相关丈夫的外向性得分与自身及配偶的MPS总分及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因子分呈正相关,与夫妻冲突因子分呈负相关;妻子的传统性得分与自身及配偶的MPS总分及家庭关系因子分呈正相关,与夫妻冲突因子分呈负相关(表2)2.2夫妻人格特质不同匹配类型的婚姻质量比较分别按照CSPI中的7个人格维度得分的高分30%、中分40%和低分30%选取被试,将926对夫妻进行高低分排列组合,每种人格特质都可以构成从夫低妻低到夫高妻高的9种匹配类型(表3)。

再把夫妻的MPS总分按照两端各30%的比例分成高婚姻质量组和低婚姻质量组,对每种人格特质的9种匹配类型在MPS高低分组上的人数比例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MPS高低分组上的人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情绪性组合中夫低妻低组在MPS高分组上的人数比例最高,夫高妻高组在MPS低分组上的比例最高;开创性、坚持性、德性和宜人性等人格匹配类型中,夫低妻低组在MPS低分组上的人数比例最高,夫高妻高组在MPS高分组上的人数比例最高;外向性维度的9种组合中,MPS高分组上人数比例最高的仍为夫高妻高组,但MPS低分组上人数比例最高的为夫低妻中组,且夫妻MPS高分组的人数比例随着丈夫外向性人格维度分数的增加而升高;传统性维度的9种组合中,在MPS高分组上的人数比例分布上,夫高妻高组最高,夫低妻低居中,夫高妻低组最低,即高传统性丈夫和低传统性妻子的匹配类型在MPS低分组上所占人数比例最高(表3)2.3夫妻人格匹配类型的调节效应分析以夫妻各自CSPI的7因素为自变量,分别以丈夫和妻子的MPS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4)只有丈夫的情绪性、德性、坚持性、外向性和宜人性人格特质进入丈夫的MPS的回归方程(P<0.05),妻子的情绪性、宜人性、开创性和传统性进入妻子的MPS回归方程(P<0.01)。

根据温忠麟等[19]关于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以夫妻人格匹配类型为分组变量各人格特质为自变量,MPS为因变量,建立分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表5),人格特质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在不同人格匹配类型的夫妻中的作用不同,如丈夫的外向性人格对婚姻质量的正向作用在低(中)外向性丈夫和高外向性妻子的两种组合类型中不显著,但在其他匹配类型中的正向作用显著(B=0.47~1.03),说明夫妻人格匹配类型在人格特质对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3讨论在本研究中,除了外向性和传统性外,其他5个人格特质与夫妻婚姻质量关系密切其中,情绪性人格特质与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及MPS总分呈中等负相关,与夫妻冲突呈中度正相关;以冲动、变化无常和消极为特征的高情绪性会增加夫妻间的冲突,破坏夫妻的良性互动,使夫妻对婚姻的消极体验增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情绪性对婚姻质量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说明情绪性人格特质对婚姻具有破坏作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20]坚持性、宜人性、德性和开创性对婚姻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外向性对婚姻质量的正向促进具有统计学意义,支持了杜玉凤等的研究结果[21],但进一步,即外向性越高的丈夫,夫妻的婚分析可知,丈夫的外向性和夫妻双方的婚姻质量均为正相关姻质量也可能越高,而妻子的外向性仅与自身的婚姻质量存在正相关,提示,不能从夫妻总体的角度对外向性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的关系进行探讨,而应该从丈夫和妻子两个角度分别探讨。

同时,这个结果也揭示了我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可能仍在发挥作用,丈夫的外向性不仅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22],也意味着与妻子沟通与交流的丰富性,所以对双方婚姻质量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从人格特质对婚姻质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比较而言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婚姻的影响远不如其他人格特质的影响力大此外,相对于丈夫的传统性人格而言,妻子的传统性人格与自身及配偶的MPS总分、家庭关系及夫妻冲突相关更突出,暗示妻子的传统性人格与婚姻质量的关系更密切本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质匹配类型的夫妻婚姻质量不同在情绪性维度上,夫妻双方均为低情绪性特质的夫妻婚姻质量最好,而高情绪性特质的夫妻婚姻质量最差,婚姻质量呈现出随着夫妻双方情绪性水平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开创性、坚持性、德性和宜人性4种人格特质与之正好相反,呈现出随着夫妻双方人格特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当双方的传统性人格特质均处于高水平或中等水平时,在MPS高分组上的人数比例较高,即夫妻的婚姻比较幸福;婚姻质量最差的是夫高妻低组,其次是夫中妻低组,这与婚姻契合性的假设[23]一致本研究发现,夫妻人格特质对婚姻质量的作用与夫妻的人格匹配类型有关,这符合人们对婚姻的普遍看法。

同样是高情绪性的人格特质,在一对情绪较稳定的夫妻中,其破坏性就很明显,因为突发的高情绪反应往往意味着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配偶突然的强烈情绪反应会让另一方感到无所适从,影响婚姻的稳定;而对于一对平常情绪反应就比较强烈的夫妻而言,任何一方的强烈情绪反应对对方来讲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其破坏性就会降低同样是高传统性的妻子,当配偶的传统性水平也很高时,夫妻双方在家庭内外部事件的应对理念上倾向于一致,这会降低夫妻间冲突的发生,妻子的传统性人格所起的作用就会是正向积极的,而当配偶的传统性水平很低时,妻子的高传统性反而对婚姻质量起负向的消极作用,因为低传统性的丈夫则更喜欢变化、新异的生活环境,而高传统性的妻子更喜欢按部就班的安定的生活,理念的不一致会带来较多的婚内冲突发生,降低婚姻的幸福感,影响婚姻质量由此看来,仅对人格特质和婚姻质量做直接效应进行探讨是不全面的,考察不同婚姻组合中的人格特质和婚姻质量的关系也许更恰当4未来研究方向人格特质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绝不是简单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会受到家庭地位、经济收入[24]、生理条件、心理健康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何把人格因素与社会因素(如,收入和职业)与生理因素(如,健康和性行为)[25]等多种影响因素纳入到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构建夫妻婚姻质量的影响模型,将成为后续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