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近代现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27KB
约3页
文档ID:23485543
福建近代现历史十大著名人物_第1页
1/3

福建近现代历史十大著名人物1、林则徐(1785~1850) 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嘉庆十六年(1811) 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1820)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道光十年(1830)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是时鸦片危害日炽,他提出 6 条禁烟方略,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十八年(1838)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他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 ”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撤买办工役,封锁商馆,逮捕主要烟犯 60 余人,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鸦片 19179 箱、2119 袋共 237 万多公斤,于十九年(1839)六月初三在虎门销毁此间,他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方书报,辑有《四洲志》 、 《华事夷言》等,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 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英国侵略者舰队多次侵犯粤海,均被军民合力击退同年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二月授两广总督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英军攻粤、闽未逞,改途进犯浙江,陷定海,再北犯天津大沽。

二十一年(1841)五月,道光皇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充军伊犁此间,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勘察,行程 3 万里,沿途倡导水利,开辟屯田二十五年(1845)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1847) 升云贵总督二十九年(1849)因病归籍,三十年(1850)九月奉旨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普宁,病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2.沈葆桢(1820~1879) 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道光二十七年(1847) 进士同治三年(1864),赐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赏头品顶戴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倡兴船政,荐为首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建船政,建造近代中国第一批舰船;并着眼于“船政根本,在于学堂” ,创办船政前后学堂,培养造就了大批海军及造船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基础同治十三年(874),因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台,任钦差大臣办理台湾防务,率福建水师赴台日军撤退后,为开发台湾经济等作出计划,并倡建郑成功祠以祀先贤翌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南洋水师,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妥善处理“皖南教案” 在修水利、固海防、选贤能诸方面颇有政绩卒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3.林祥谦(1892~1923) 京汉铁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福州闽侯县人早年在私塾读书1911 年入京汉铁路江岸机器厂当工人,在陈潭秋的教育培养下,参加工人运动1922 年 1 月被推选为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会计干事,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次年 2 月 1 日到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总工会决定京汉铁路全线大罢工,林祥谦为江岸地区罢工负责人7 日下午,被吴佩孚部湖北督军府参谋长张厚生逮捕,缚于江岸车站电线杆上,强迫复工林祥谦坚定回答:“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 ”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4.严复1854~1921)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特赐文科进士出身清同治五年(1866)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派往英国学成归国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甲午战争后,致力译著,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学术名著《天演论》于 1898 年正式出版至 1909 年,先后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西方名著 160 多万字他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 ,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 ,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

他还倾心于教育事业光绪二十八年(1902)受聘为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纂;三十一年参与创办复旦公学,并于次年任校长;三十二年赴任安徽省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文科学长他在《与外文报主人论教育书》(1902)中,提出一个比较详细的学校教育制度蓝图,并对各级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为中国发展新式教育作出了贡献 5、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1900 年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广泛接触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 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此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惟悴》 、 《去国》等探索人生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此后著有散文《南归》 、小说《分》 、 《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战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 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 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散文集《归来以后》 、 《再寄小读者》 、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 《樱花赞》 、 《拾穗小札》 、 《晚晴集》 、 《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独特风格短篇小说《空巢》获 1980 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还有小说集《超人》 、 《去国》 、 《冬儿姑娘》 ,小说散文集《往事》 、 《南归》 ,散文集《关于女人》 6、陈景润 (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 1933 年 5 月 22 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7.叶向高(1559~1627) 明代宰相福州福清人万历十一年(1583) 进士,后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三十五年(1607)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一人主持朝政 8 年,人称“独相” 任上,在罢矿税、整顿边防和用人等方面均有良措,撤回辽东和福建税监,给辽东和闽中人民除了一害天启四年(1624)七月返乡,曾用熹宗赐赠的千两白银在家乡建 “赐金桥” 卒谥“文忠”,追赠太师,赐葬闽县东台戊辰山8、林嗣环 号起八,字铁崖,明末清初人,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原籍福建省晋江县) 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 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 、 《海渔编》 、 《岭南纪略》 、 《荔枝话》 、 《湖舫集》 、《过渡诗集》 、 《回雁草》 、 《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 《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9、张钰哲(1902~1986) 天文学家。

福州闽侯县人1919 年就读于清华学堂高等科,1923 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天文,1926 年获硕士学位,1928 年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用 60 厘米反射望远镜发现一颗编为第 1125 号的新小行星,将此星命名为“中华” 翌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并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抗日战争时期,随该所迁往昆明1941 年任所长,率远征队赴甘肃临洮,对当年 9 月 21 日的日全食进行观测,获得成功1946 年随研究所从昆明迁回南京紫金山同年再度赴美,在叶凯士天文台从事研究工作,又发现一颗新变星1948 年回国1949 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主持小行星和彗星观测、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轨道改进等研究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 年发表《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对中国的人造卫星轨道研究工作起了开拓和前驱作用1958 年以后,相继对数十颗小行星的光变周期作测定,确定出小行星自转轴的空间指向30 多年来与同事先后进行 1000多次小行星定位观测,陆续发现若干星历表上没有编号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 3颗新彗星。

10、侯德榜(1890~1974) 化工专家、制碱工业实业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11 年考入北京清华留学生预备学堂1913 年以特优成绩保送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化学工程博士1921 年回国,任塘沽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总工程师兼厂长、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1939 年试验联合制碱法成功,称为“侯氏制碱法” ,引起国际上强烈反响1940~1941 年在美国“世界贸易公司”任总工程师1941 年后在印度“达坦”公司、巴西、日本等地进行勘察、设计、考察工作,1943 年被选为英国化工学会名誉会员1949 年出席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49 年后,历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和副董事长、重工业部化工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195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民建中央常委、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著有《制碱》 、 《从化学界看原子能》 、 《制碱工业》等,还发表科研论文100 多篇1974 年 8 月 26 日卒于北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