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科研诚信与道德,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活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活动亦成为千百万人谋生的手段,科研成为一种职业科研的产生,问题的出现,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而种种不道德的不端的和不当的科研行为也就随之产生科研诚信的概念,一、基本概念,1.,科研诚信,也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从广义上说,科研诚信是指科研工作者应,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必须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
从狭义上看,科研诚信是指在申报、开展或评审科研项目过程中应用诚实、可验证的方法,提交的科研成果报告应遵守相关的规章、条例、准则和公认的职业规范或标准科技部、教育部等在,2009,年的界定:是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2.,科研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包括: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研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科研不端行为,主要,包括:,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抄袭,、,刹窃,他人科研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资料;,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其他科研不端行为3.,什么是科研不当行为?,数据的不当使用,违反科学规则,不当的同行关系,不当的师生关系,基于产出压力的不当科研,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论文写作中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参考引文不规范;,为得到预设结果而使用不恰当的实验手段、统计方法;,重复发表相同内容的研究成果;,在科研成果上的署名排序上不按实际贡献的大小;,在同行评议,包括项目评议、成果鉴定、出版物评审、学位授权审核、学校评估活动中,受某些利益的干扰而有失客观、公正;,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和占用科研资源;发表不成熟的结果;扣押研究成果;不与同事共享研究记录或珍贵材料,等等。
科研不当行为的具体表现有:,民族英雄的倒下韩国当局特别发行了一套邮票向黄禹锡致敬;韩国最高科学家委员会会议全票推选黄禹锡为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的名字出现在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他出国访问归来之际,会有数以百计的支持者前往机场迎接;美国时代杂志2005年度最重大发明黄禹锡科研小组培育的世界首只克隆狗“斯纳皮”荣登榜首2006年5月12日韩国首尔地方检察厅 发表了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决定以欺诈罪、挪用公款罪以及违反生命伦理法的罪名起诉黄禹锡金童的陨落自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范帕里耶斯已在科学、自然遗传学、全国科学院学报等最高级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涉及分子免疫学、(核糖核酸)干扰技术等前沿领域被称为是免疫学领域的世界级“金童”2005年5月曾被认为是免疫学研究“新星”的年轻副教授范帕里耶斯,被发现曾编造和修改科研数据,杜撰合作者姓名,因而遭到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的开除近年在我国发生的学术造假,案例,2002,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抄袭国外著作,2003,年,清华大学科学与技术系常智杰副教授涉嫌捏造论文,2004,年,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伪造国外履历和论文发表记录,2005,年,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刘辉伪造论文发表记录和国外学历。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汉芯一号”事件,学术造假,2007,年,中国科学院新院士谢华安被举报涉嫌剽窃他人成果200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涉嫌剽窃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学术不当和不端行为?,科研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1.,体制方面的原因,1.1,科研绩效评价机制不尽合理,1.2,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1.3,科研资源分配体系不合理,1.4,监督机制薄弱,历史和现实原因,“无所谓”态度的历史根源,互联网:剽窃的高速公路,成本低,收益高,学术评价失衡,处罚不严厉,科研机构“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2.,科研工作者本身的原因,2.1,科研诚信意识淡漠,2.2,科研诚信方面观念文化的落后,2.3,诚信文化的缺乏,个人原因,错误的出发点,时代局限,无知或认识水平有限,沾沾自喜得过且过保守,嫉妒心面子委过于人,疏忽懈怠,利令智昏,社会大环境是影响科技人员科研诚信缺失的外部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驱动科学研究活动越来越趋于短期利益,从而滋生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浮夸浮躁的学术风气考核评价体系是影响科技人员科研诚信的导向因素,现在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仍然存在以论文数量的多少、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大小、申请科研项目的数量及金额的多少作为对科技工作者的评价,学术指标化管理、量化管理过度。
很多科技人员希望尽快出成果、获晋升,把跑项目、做鉴定、报奖励当成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以安心搞科研,无形中助长了科技人员心浮气躁、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学术带头人的学术品行是影响青年科技人员科研诚信的重要因素,学术带头人是一个学术团队的灵魂,他的学术道德和学术品格会对团队中的青年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往往,对于学术科研诚信缺失现象,你怎么看?,元芳,你怎么看.,应对挑战,全球在行动,面对科学道德受到挑战的新形势,世界科学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进科学道德研究和建设1996,年世界科学联盟第,25,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建立“科学道德与责任常设委员会,(SCRES)”,,其秘书处设在挪威的科研理事会,(NFR),1999,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科学联盟在布达佩斯联合召开世界科学大会,会议讨论了科学道德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近年来,国际社会也多次召开全球大会,讨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2007,年,9,月首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2010,年在新加坡召开了第二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三、科研诚信的实现,1.,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推行科技诚信管理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科技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学术管理透明机制,提升科研公信力4.,加强科研诚信教育5.,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建立有关部门、科技机构和高等学校、科技社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科技人员自觉行动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遏制科研不端行为,提高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质和科研诚信意识,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家,社会,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活动;,营造社会科学部积极健康、和谐创新的学术文化氛围即:提倡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素养道德建设,保证学术评价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和健全学术评价制度个人,努力提高科研水平,为学院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努力做出贡献的同时,坚决以实际行动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道德修养,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做遵纪守法、恪守学术规范的科研工作者第二节科研伦理问题,一、基本概念,1.,科研伦理问题,是指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碰到的对错、好坏、该不该等方面的伦理问题,比如,人类该不该开展生殖性克隆(克隆人)研究?当代人是否有道德义务去改变后代人的基因,以便增强其性状和能力呢?不同科技领域引发的伦理问题不同,表现形式和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也不同。
2.,科研伦理问题类别,2.1,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问题,2.2,信息技术伦理问题,2.3,生态与环境伦理问题,2.4,纳米技术伦理问题,二、科研伦理的原则,1.,尊重自主原则,知情同意的本质:知情同意是一切人体研究的伦理学指南,是科研伦理学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两个必要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部分:让受试者知情和获得受试者的没有任何外在压力下做出的同意知情同意的要素:知情同意主要包括提供信息、信息理解、做决定能力和自愿参加,4,个基本要素知情同意书2.,不伤害原则,其最基本要素就是平衡利益与伤害,给受试者或社会带来最大利益3.,行善原则,属于特定行善义务4.,公平原则,涉及,3,个层次:公平地分配不足的资源(分配性之正义)、尊重人的权利(权利正义)及尊重道德允许的法律(法律正义)案例:,731部队,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的一个秘密军事机构它名义上是水处理厂,实际是利用人体试验进行细菌战及其它研究的罪恶组织它的总部位于中国东北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当时,该地区是伪满洲国的管辖地731部队的负责人是日本军医和细菌专家石井四郎,总部下设8个部门(如研究部和实验部等),共有3,00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1,600 人为研究人员)。
它开展子弹创伤、烧伤等各种人体实验在日本军队于1945年战败投降以前,平房地区那个被当地人称为“木头工厂”的地方整天戒备森严在那里,日本人利用从附近抓来的村民和船上运来的战犯进行活体实验,以检测炭疽、伤寒、霍乱、痢疾、氢氰酸、丙酮氰和氰化钾等致命的细菌和化学品一旦受试对象,或称“材料”失去了他们的利用价值并且死亡,尸体当即被焚毁或投入万人坑下面是731部队所进行的大量人体实验的几个例子瘟疫实验:,该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日本军人患上瘟疫;与此同时,日本军队还在中国5次散布瘟疫每次有意散布完瘟疫后,日本人会在该地区附近设立一家貌似诊所的机构当那些染上瘟疫的中国人前去寻求“治疗“时,日本军队的研究人员便会进行活体解剖,以观察病菌对人体器官的影响压力实验:,被关进731部队压力室的受试者受尽痛苦他们的眼膜会破裂、眼珠会被挖出来,脸上鲜血直流这一实验极具残酷性,它是为日本空军而进行的脱水实验:在这一实验中,男人、女人和孩子在热风扇下流汗、脱水,最后被活活风干成木乃伊至死亡时,他们的体重仅为正常值的五分之一还有一些人被电死或沸水煮死冷冻实验,由于预见和苏联的战争不可避免,日本人希望为寒冷气候条件做准备。
他们急于了解冷冻对人的影响,并希望找到治疗办法他们把战犯拉到零度以下的室外,赤身露体地绑起来,用棍子不停地猛击其四肢,以观察手脚何时才彻底冻起来这些受试者也遭遇同样的命运:尸体腐烂、缺胳膊少腿究竟有多少人死于731部队罪恶的研究,迄今无确切的数字在平房,那些被称为“木头”的受害者被用1 至1,500的号码标记当1,500名“木头”被“使用”完后,又一个1,500将会开始据估计,在1940-1945年其间,至少有3,000至12,000人死于该细菌战计划纽伦堡法典(1947),WMA,(,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2000修订),CIOMS,(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流行病学研究伦理审查的国际准则,(1991),CIOMS/WHO:,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1993制订,2002修订),UNAIDS:,艾滋病预防疫苗研究中的伦理学考虑(2000),OHCHR,(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UNAIDS:,HIV/AIDS,与人权国际宣言(1997制订,2002修订),UNESCO,(,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