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专 业: 法律(本科) 考籍号: 301103100017 考生姓名: 余为红 指导老师: 张永红 通信地址:湖南省靖州县司法局邮政编码:418400联系: 15974006016 完成时间: 2008 年 3月摘要 1关键词 1一、 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 11.1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 11. 2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 2二、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 22. 1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 22.2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个人原因分析 3三、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 43.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3.2加强对青少年自身的教育 5参考文献 7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摘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网络 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促使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青少年 网络犯罪者上网操作能力娴熟、网络犯罪几乎没冇罪恶感以及网络犯罪强人的破坏 性等特点导致青少年进行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耍有青少年特殊年龄段 的因索、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索以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等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应该结合其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法制观念、丰 富课外文化生活,加强课外指导和教育、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 良信息源头、完善网络管理,开辟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以及建立健全网 络法律体系,使青少年网络犯罪有法可依。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 防范对策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 来了阴暗丑恶的一而从冇关部门公开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网络犯罪的数量逐年 上升,年龄界限却呈下降趋势,且多为青少年,青少年网络犯罪将成为社会危害性 最大的犯罪之一因此,分析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及成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是现代社会、国家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青少年的 网络彳亍为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1.1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所谓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指青少年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命 令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或其他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危害网络中的信息系统及信息 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及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的其他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①其主体 是青少年,主观方面既存在故意,乂有过失方面的因素;客休是网络中的信息系统、 信息内容,客观方面是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命令及法律规定上 的漏洞或其他方法1.2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青少年网络犯罪和其他社会犯罪一样,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和应受 刑法处罚的基本特征,但他又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1.2. 1青少年网络犯罪者上网操作能力娴熟因为青少年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充沛的精力,比较了解网络产品的构造、性能、 原理等,能较快地掌握计算机知识,熟练地上网操作,因此进行网络犯罪的青少年, 绝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智商,在电脑技术方面有一技之长。
1.2.2网络犯罪几乎没有罪恶感网络是虚拟的世界,非面对面的网络交流方式使网络犯罪处于一种隐匿状态, 因而犯罪人也就没有很深的罪恶感因网络犯罪具的高度的智能化,冃冇一定的超 越时空性,便使得侦破的难度越来越大1.2.3网络犯罪的破坏性大网络犯罪不仅对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安金构成了威胁和损害,而且还给国家经济 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可以造成直接或间接 的巨大危害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当代青少年是受互联网影响最大的群休,他们可谓“一网情深”,成为我国网 民的急先锋和主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丁 2008年1月17日13点 45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7年12刀31日, 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 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 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其中50. 9% 是青少年②互联网信息的高度开放,不仅使得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 了空前的变化,同时,也使得青少年计算机犯罪的原因呈多元化,应结合其自身的 特点来分析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既有主观原因,同时与他们置身的客观环 境的彩响分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对丁青少年网络犯罪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 1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2. 1. 1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的毒瘤青少年通过网络了解大千世界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吸收了许多负而的彩响, 互联网上的很多有害信息成了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污染源,甚至有些青少年成了这些 有害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网络犯罪的虚无化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加 网络犯罪通常不附加暴力,犯罪者而对的只是屏幕、键盘和鼠标这些无生命的个体, 无论是黑客行为还是网上诈骗、网上诽谤,实施犯罪的人眼前没有满怀愤怒和痛苦 呻吟的受害者这一切的表象极易导致青少年判断的偏差在实施犯罪后,犯罪人 的主观心理上往往没有罪恶感,极易在心理上自我宽恕,其至述会产生成就感2. 1.2健康向上文化生活氛围的缺失近年来,学校应试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法 制教育,淡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学校现阶段的法治教育与网络时代对学校法治 教育的新要求之间存在着相当人的差距一是缺乏既精通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法治 教育工作者,以致不能及吋帮助青少年认识网络,使其摒弃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活 动,及时中止网络犯罪活动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共青团组织忽视网络法制和道德 教育工作很多学校本來就不重视德育和法治教育,更别说涉及网络礼仪、网络伦 理和网络法律法规的法治教育,学校教育本身的预测、引导、评价职能等难以得到 应冇的发挥。
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数量的 增加: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校内活动和社会 实践活动开展较少,让不少青少年学生感觉学习单调乏味,而一些对青少年思想道 德教育负冇责任的社会单位,也没冇发挥其应冇的作用,因此便导致越來越多的青 少年在业余时间空虚无聊2. 1.3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网吧经营的不规范一方面,我国目前专门针对计算机不良信息传播的立法还不完善,法规的操作性 不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项立法,青少年网 络犯罪基本上是被作为网络犯罪来加以防范的,并没有考虑到这类犯罪主体在年龄、 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在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方面,我国的立法还没冇形 成一个严密体系,无法发挥整体防范优势;另一方面,为了留住上网的孩子,许多 黑网吧经营者对发生在网吧内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听之任之,其至纵容、包庇,客 观上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场所2. 1.4家庭环境的不和谐由于体制的变迁,出现了残缺家庭、问题家庭、双下岗家庭,家庭暴 力问题日益严峻青少年得不到家庭温暖,只能在网络中寻求虚拟的幸福 与快乐,容易导致一部分青少年对伦理道徳和整个社会规范的怀疑,甚至 漠视,很可能因此误入网络违法犯罪的歧途。
西方那些享乐、奢侈、冒 险、刺激、性自由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喜欢猎奇的青少年来说,具有极 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容易使他们认同并模仿,产生冲动和迷失,引发对 现实的不满,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③对于青少年来说, 无疑将面对网络文化的严峻考验,少数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因价 值观的错误而埋下犯罪的种子2.2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分析2. 2. 1生理心理特征因素实施网络犯罪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世界观、人生观形 成阶段,社会阅丿力浅,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片而,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其抵制诱 惑与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相对低下,容易被表面现彖所迷惑,被复杂现彖所困扰 其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与正确的分析、判断,容易形成 错误的念头,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2.2.2心理不成熟、独立人格不完善“互联网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口我实现的新空间”④处于此年龄阶段的青 少年可塑性很强且精力旺盛,虽冇一定的辨别是非、控制行为的能力,但自控力非 常脆弱,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不成熟,好冲动,理性意志薄弱,逞强好胜心切,很 容易偏激、任性,为所欲为,稍有诱因,一触即发。
在一定内外因索作用下,常常 在已经作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时难以接受家人和其他人的劝阻,不知悔改,一意孤 行,意气用事,将错就错,不计后果,最终落入犯罪的深渊2. 2. 3逆反心理和孤僻心理的影响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就具冇一种麻醉功能,若青少年性情孤僻, 心理不健康,则容易诱发其人性的'异化',从而导致网络失范行为和网络犯罪行 为的发生⑤青春期的少年,渴望有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因而经常坚持白己的观点, 盲目地抵制和排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而、偏激和极端化这个时期,他们想极 力摆脱各个方而的束缚,特别反感齐种规章制度,在网络中越不允许一般网民进入 的区域,他们就越想进入,即使是国家机关、金融部门的网络系统也不例外2.2.4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青少年分辨能力差,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 容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 迷于暴力、色情等感官刺激,只图一时满足,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 道路有的青少年利用网络攻击计算机信息系统,浑然不知已严重触犯法律,在被 法律追究时才恍然大悟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和治理,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中 华民族的明天。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地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或某 一股力量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现阶段,只有将“五股力量”(即家庭力、 学校力、社区力、同伴群体影响力和网吧网络吸引力)聚合起來,综合发力,才能 共同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它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犯罪学、社会学多角 度加以防范和治理,在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同吋,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消 除青少年网络犯罪,重在预防与控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冇效的 预防措施3. 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 1. 1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是治本之策我们应提倡一种'电脑道德’这是一种典 型的现代道德观念,也是一种科技与社会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全新的伦理观念” ⑥在无序的网上世界,网络安全立法尚不健全的今天,提倡网络道德尤其必要因此, 我们耍从网络道德教育入手,从根木上遏制网络暴力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要加强 青少年个人道德修养,重点培养青少年的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止网络犯罪的“防火墙”,让 青少年在多元化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 青少年才能做到上网聊天时语言文明,发布信息时内容健康,不浏览“黄色”网站, 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合格网民。
3. 1.2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耍按照中央的耍求,依法加人对互联网经营服务活动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 坚决清除互联网上的各类冇害信息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 别是加强我国自主开发的防火墙的研究,防止国内外黑客的入侵和秘密资料的泄霜 编制新的软件,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将与色情、犯罪等不 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一旦冇浏览色情和非法网站的,便自 动阻断,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与青少年的接触此外,各冇关部门要进一 步加强对公共网吧的安全合格检查和管理,对-•些违法、违规开业的网吧依法取缔3. 1.3完善网络管理,开辟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就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