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的小说石黑一雄的小说作为一个日籍的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具有双重文化身份,使得他能写两个民族的故事处女作《远山淡影》便讲述一个感伤的____故事:移居英国的____寡妇回想起她的故土、故人,不可防止地想起战乱,与人生中种种已然发生的失败怪的是,小说情节的进展以回忆为载体后,一切都显得暧昧模糊,亦真亦假女主人公回忆中所展示的零碎细节,显然无法拼凑事件全貌甚至,读者难以区分其真实性,毕竟话语中蛰伏了太多矛盾、不安与大量空白为了知道过去终究发生过什么,读者不得不读下去,一读再读然而即使读完了整本书,仍有大量的机密隐于文本之后读者唯一可信任的,便是回忆并不值得信任与其抽丝剥茧探寻内心的隐秘,不如享受虚实相间的阅读乐趣而石黑一雄之所以能在虚实间找到表达自如的平衡点,得力于某种“诡计”的使用佐知子和悦子的故事齐头并进,情绪线和故事线同时爆发——只有阅读到最后,读者才可戳穿文字的“假面”,知晓二者的真正关系幡然醒悟又何如,阅读的快感已和痛感一并骤然落下,读者只好喟叹作者的技艺惊人其中引人入胜的表达诡道,那么来自石黑一雄做义工的真实经历作者本人语:“我有很多时间和无家可归的人在一起,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说怎么会到这里来,我发现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他们的故事。
正是饱含人世艰辛者不得已的遁世之为,使他觉察了交谈的诡计、回忆的自欺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于是,在他的处女作中,几位____女性均面容模糊、语焉不详,读罢,眼前浮现的远山之影如小津安二郎所拍摄,苍茫而氤氲的,令人怅惋作为移民的石黑一雄,也在这部作品中渲染了极致的____风味:结局处女儿猝然自杀,显然是风格凄厉、哀伤的____式死亡充满锋利矛盾、冲突的剧情,使回忆较之妇人如酷烈长鞭抽打的重刑在石黑一雄以英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中,作者再次铸造了记忆宫殿,只是回忆所带来的痛感不再切肤,而是持久与细微石黑一雄讲述了一个英国管家的故事:在达林顿府工作了三十余年的管家史蒂文斯,在假期里驱车远行一路向西的旅途中,他逐渐想起了自己在府上生活的点滴,有父亲的病逝、自己的成长、主人的衰败,以及一场极其含蓄却真实存在过的隐秘爱情显然,在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又玩起了所擅长的碎片化回忆和多线交织构造乍看不过是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处的“旅行文学”,而作者将事件与事件相织的方法,使得作品具有了“文学蒙太奇”一般效果,从而拥有更大的密度唯独足够理性与冷静的作者,才能游刃有余铺陈时间与空间的细线,从而在回忆中呈现出史蒂文斯先生一生的倒影。
值得关注的是,或许是由于大英帝国的戏剧传统,及作者的不断探究,使《长日留痕》中某些关键的表达语言、人物对话都能充满饶有兴趣的戏剧性作品中,人物的对话也拥有了其他文学作品难以比较的丰富性,充满玄机,也可延展出“过去—如今—将来”三种时态的交相影响时间”的概念之于“话语”,能如同水草在水中一般自然地舒展书中最直接的表达,表如今达林顿府上女管家——基顿小姐要走的那个晚上是夜,勋爵宴请了各国名流,基顿小姐也决定要分开府上,履行定下的婚约两个重要事件时间上的冲突,使得史蒂文斯先生必须从中选一倘假设他要挽留基顿,就不能实现为主人尽职的管家理想;倘假设他要专注准备宴会,便要看着爱人远走他乡、____为力正如黑格尔曾言:悲剧发生在对于对之间正因冲突双方都有自己合理的辩护理由,皆可存在下去,那么两方不能同时存在的现实,导致其中的一方必然要____、失败——史蒂文斯先生选择后者没有明显的肢体动作,在两人你来我往的短暂对话中,充满挣扎、犹疑、哀求、无法释然和被压制的爱情外表平静,实那么沸反盈天最终,史蒂文斯先生在基顿的哭声中决然分开,爱情既定无望理想与婚姻,贵族精神的实现和普通人自在快活的生活注定不可共存选择了牺牲婚姻和一生幸福的史蒂文斯先生,无疑成为“殉道者”。
想起笔者读到此章节时,不由为感到悲恸,屡次掩书叹息,不忍猝读——而石黑一雄可以精准把握每一处情绪点的爆发、在文学中复原戏剧之情景,与我而言,也是鲜少的阅读体验悲恸是为史蒂文斯先生,一个堪称“新古典”典范的人物:现代化外壳包裹着古典精神,表达在人物身上变为抑制、隐忍、追求尊严等性格特点管家先生虽不苟言笑,却暗暗将感性藏在了理性的背后,他性格中也包含梦想、善感、细腻、乡村的抒情一面,有如戴留斯谱写的古老英国乐曲——因此,读者们啊,隔膜难以打破,无需对史蒂文斯先生的行为做过多的价值判断,这不过是国人难以理解其文化传统罢!英日两国皆对秩序、等级有所信仰,石黑一雄选取的史蒂文斯先生,即是庞大却可危的`帝国象征作者也在书中感慨:全世界只有英国有真正的管家,其他国家的,只能叫做“男仆”如此好的管家先生,却要面对“纳粹往事、帝国衰败、贵族精神崩塌与个人爱情错失”的四线交汇仿佛交响乐中各个声部般和谐运作,演奏出一曲具有广阔深度的挽歌既是哀悼远去的爱人,也为一个时代轰轰烈烈落幕王国已经丧失了,难回灯火葳蕤的旧日庄严水晶宫已不再,炮火中成为美丽的熔渣既捕捉了个人生命中的痛点、又捕捉民族时代的创伤是《长日留痕》的高明之处。
小说开头便已写下谜底:宅邸易主,新的美国主人岂能谙熟从不列颠和撒克逊浓重白雾中走出、如晴如晦的英国文化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终是碾压每个人命运的不可抗力当尊贵的主人身败名裂后,徒剩老去的史蒂文斯管家先生的回忆,像英国久久被雨水洗刷的天色,桌上端正摆放旧银器所散发出衰微之光读罢也才懂得,一场缓慢隐现的悲剧比什么都要动人当然,常常落雨的地方也会迎来明朗天色,正如一首爵士乐的歌名:《不管晴天下雨天〔e rain or shine〕》短篇小说集《小夜曲》无疑是石黑一雄的“亮色”倘假设说《长日留痕》的构造上效仿了恢弘庄严的古典交响乐构造,由不同故事组成的《小夜曲》,那么无疑是爵士乐跳动乐天的音符——在《穆尔文山》中主角和瑞士夫妇所形成的复调性,也许会让写作者们发现,原来音乐果真与文学想通——又一次验证了文学创作者具备音乐素养之必要石黑一雄选取音乐界的边缘人物〔餐厅乐手、过气歌星、萨克斯手等〕入手,围绕“艺术—生活”的戏剧性母题展开淡然的喜悦,适宜的闲愁,没用过度的无用煽情,戏谑调侃也恰如其分不疾不徐的表达步调,是夏夜阵阵清爽的风,让你阅读时感到轻松,读罢,甚至想去穆尔文山走一走在书中,石黑一雄也为人生的谜面给出另一答案:也许逝去的不可追回,生命中处处留有遗憾,但是,为什么不能像《不管晴天下雨天》一文中的“牢骚王子”和查理太太一样,在月光和爵士乐之中跳舞呢?既然人生会一步步错误下去,既然一切都可原谅。
无从知晓的是,石黑一雄会不会猜想到自己会获奖世界突如其来予以痛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一位耐心、细致、严谨、诚恳、技艺高超的写作者能获得认可,实在是件值得快乐的事文学的荣光闪耀在残忍的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却太过贫瘠,喧哗与躁动之下是一片肃杀愿你不会被溢美所打倒,跑起来吧,书写属于今日人类的世纪文字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