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格罗布斯剔差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4KB
约27页
文档ID:521405693
格罗布斯剔差_第1页
1/27

绪论——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1光学实验的内容 1. 学习光学中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光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透镜的焦距、光栅常量、光波波长等2. 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光学仪器光学中的常用的光学仪器有光具座、分光计、读数显微镜、干涉仪等。

3. 学习分析光学实验中的基本光路4. 继续学习分析误差的方法和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2光学实验仪器的结构与调节在光学实验中,常使用的一些基本光学仪器有光具座、测微目镜、移测显微镜、望远镜、分光计等本节将对几种基本的光学仪器及其特性作一介绍§2-1光具座光具座结构的主体是一个平直的导轨,有简易的双杆式和通用的平直导轨式两种导轨的长度为1-2 m,上面刻有毫米标尺另外还有多个可以在导轨面上移动的滑块支架一台性能良好的光具座应该是导轨的长度较长,平直度较好;还要保持光具座上各组件的同轴性和滑块支架的平稳性图0-2-1 示出GP-78型光具座的结构示意图,它是目前光学实验中比较通用的一种光具座,长1.5m,精度较高图0—2—1光具座上的共轴调节如下:将各种光学元件(透镜、面镜等等)组合成特定的光学系统,运用这些光学系统成像时,要想获得优良的像,必须保持光束的同心结构,即要求该光学系统符合或接近理想光学系统的条件,这样,物方空间的任一物点,经过该系统成像时,在像方空间必有唯一的共轭像点存在,而且符合各种理论计算公式为此,在光具座上调节光学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光具座水平调节光具座底角的水平调节螺钉(借助水平尺),使光具座水平。

2.共轴 调节光学系统中各光学元件的光轴,使之共轴并让物体发出的成像光束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3.等高因为成像公式中的各段距离,都是指光学系统共轴上的距离,所以要从光具座轨道上的读数求出符合实际的距离,必须做到光学系统的光轴和光具座道轨的基线平行—简称等高调节光学系统各元件的共轴等高,是光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必须很好掌握,一般的调节可分粗调和细调两步进行图0—2—2(1) 粗调先把物、透镜、像屏等元件放置于光具座上,如图0-2-2依次检查并调整物、透镜及屏的中心(图中物体P经透镜L成像于P/),使各元件的中心大致在与导轨平行的同一条直线上,并使物平面、像屏平面和透镜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光具座导轨2) 细调依靠成像规律进行调节例如在透镜焦距测定实验中,若物和观察光图0—2—3屏相距较远,则移动透镜时会有两个不同的位置Ⅰ和Ⅱ,于屏上分别呈现大、小两个实像若物的中心处在透镜光轴上面且光轴与导轨基本平行,则移动透镜时,大小两次成像的中心必将重合若物的中心偏离光轴或导轨与光轴不平行,则移动透镜时,两次成像时像的中心不再重合这时可根据像中心的偏移判断,调节至共轴等高状态如图(0-2-3)所示,物体P的中心偏离在透镜光轴之下,则大小两像P/、P//的中心均偏离光轴,分别位于光轴上方的P/和P//处,小像中心P//离轴较近。

一般调节的方法是成小像时,调节光屏位置,使P//与屏中心重合;而在成大像时,则调节透镜的高低或左右,使P/位于光屏中心依次反复调节,便可调好§2-2分光计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实际上就是一种精密的测角仪在几何光学实验中,主要用来测定棱镜角、衍射角等等,而在物理光学实验中,加上分光元件(棱镜、光栅)即可作为分光仪器,用来观察光谱,测量光谱线的波长等等下面以(JJY型)分光计为例,说明它的结构原理和调节方法一、 分光计的结构分光计主要由底座、望远镜、准直管、载物平台和刻度园盘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0—2—41.狭缝装置;2.狭缝装置锁紧螺丝; 3. 准直管; 4. 制动架; 5. 载物台;6. 载物台水平调节螺丝;7. 载物台锁紧螺丝;8.望远镜;9.望远镜锁紧螺丝;10.阿贝式自准直目镜;11.目镜视度调节手轮;12. 望远镜光轴倾斜度调节螺丝;13.望远镜光轴水平调节螺丝;14.支臂;15.望远镜微调螺丝;16.望远镜微调螺丝; 17.转盘与度盘止动螺钉;18.制动(一);19.底座;20.转座;21.度盘;22.游标;23.立柱;25.游标盘止动螺钉;26.准直管光轴水平调节螺丝;27.准直管光轴倾斜度调节螺丝;28.狭缝宽度调节手轮;均有特定的调节螺钉,图0—2—4为JJY型分光计的结构外型图1. 分光计的底座要求平稳而坚实。

在底座的中央固定着中心轴,刻度盘和游标内盘套在中心轴上,可以绕中心轴旋转2. 准直管固定在底柱的立柱上,它是用来产生平行光的准直管的一端装有消色差物镜,另一端为装有狭缝的套管,狭缝的宽度可在0.02—2mm范围内改变3. 望远镜安装在支臂上,支臂与转座固定在一起,套在主刻度盘上,它是用来观察目标和确定光线进行方向的物镜Lo和一般望远镜一样为消色差物镜,但目镜Le的结构有些不同,常用的是阿贝式目镜(其结构如图0—2—5所示)4. 分光计上控制望远镜和刻度盘转动的有三套机构,正确运用它们对于测量很重要,它们是:图0—2—5(1) 望远镜止动和微动控制机构,图0—2—4中的16、15;(2) 分光计游标盘止动和微动控制机构,图0—2—4中的25、24;(3) 望远镜和度盘的离合控制机构,图0—2—4中的17转动望远镜或移动游标位置时,都要先松开相应的止动用螺钉;微调望远镜及游标位置时要先拧紧止动螺钉要改变度盘和望远镜的相对位置时,应先松开它们间的离合控制螺钉,调整后再拧紧,一般是将度盘的0o线置于望远镜下,可以减少在测角度时,0o线通过游标引起的计算上的不方便5. 载物平台是一个用以放置棱镜、光栅等光学元件的圆形平台,套在游标内盘上,可以绕通过平台中心的铅直轴转动和升降。

当平台和游标盘(刻度内盘)一起转动时,控制其转动的方式与望远镜一样,也是粗调和微调两种;平台下有三个调节螺钉,可以改变平台台面与铅直轴的倾斜度图0—2—66. 望远镜和载物平台的相对方位可由刻度盘上的读数确定主刻度盘上有0o—360o的圆刻度,分度值为0.5o为了提高角度测量精密度,在内盘上相隔180o处设有两个游标V左和V右,游标上有30个分格,它和主刻度盘上29个分格相当,因此分度值为1'读数方法参照游标原理,如图0—2—6所示读数应为167o11’记录测量数据时,必须同时读取两个游标的读数(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度中心和仪器转动轴之间的偏心差)安置游标位置要考虑具体实验情况,主要注意读数方便,且尽可能在测量中刻度盘0o线不通过游标记录与计算角度时,左、右游标分别进行,注意防止混淆算错角度 二、 分光计的调节1. 调节要求分光计是在平行光中观察有关现象和测量角度,因此要求:(1) 分光计的光学系统(准直管和望远镜)要适应平行光2) 从度盘上读出的角度要符合观测现象中的实际角度用分光计进行观测时,其观测系统基本上由下述三个平面构成(0—2—7)图0—2—7①读值平面 这是读取数据的平面,由主刻度盘和游标内盘绕中心转轴旋转时形成的。

对每一具体的分光计,读数平面都是固定的,且和中心主轴垂直②观察平面 由望远镜光轴绕仪器中心转轴旋转时形成的只有当望远镜光轴与转轴垂直时,观察面才是一个平面,否则,将形成一个以望远镜光轴为母线的圆锥面③待测光路平面 由准直管的光轴和经过待测光学元件(棱镜、光栅等)作用后,所反射、折射和衍射的光线所共同确定的调节载物平台下方的三个调节螺钉,可以将待测光路平面调节到所需的方位按调节要求,应将此三个平面调节成相互平行,否则,测得角度将以实际角度有些差异,即引入了系统误差2. 调节方法(1) 粗调① 旋转目镜手轮(即调节目镜与叉丝之间的距离),看清测量用十字叉丝(如图0—2—5)② 用望远镜观察尽量远处的物体,前后调节目镜镜筒(即调节物镜与叉丝之间的距离),使远处物体的像和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同时清楚③ 将载物台平面(可调载物台下三个水平调节螺钉顶起载物台的螺距相等)和望远镜轴尽量调成水平(目测)在分光计调节中,粗调很重要,如果粗调不认真,可能给细调造成困难2) 细调将分光计附件——平面反射镜(或三棱镜)(如图0—2—8所示)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放置方位)图0—2—8① 应用自准直原理调望远镜适合平行光。

点亮“小十字叉丝”照明用电灯;将望远镜垂直对准平面镜(或三棱镜)的一个反射面,如果从望远镜中看不到绿色“小十字叉丝”的反射像,就慢慢左右转动载物平台去找(粗调认真,均不难找到反射像),如果仍然找不到反射像时,就要稍许调节望远镜光轴高低调节螺钉,在慢慢左右转动载物平台去找;图0—2—9调整用叉丝;2. 十字叉丝反射像;3. 测量用叉丝;4.棱镜p 的阴影;5. 十字叉丝1.看到“小十字叉丝”反射像(如图0—2—9(a))后,在前后微调目镜镜筒,使小十字叉丝反射像清楚且和间无视差这样,望远镜就已适合平行光,以后不许在改变望远镜的调焦状态② 用逐次逼近法调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转轴垂直(即将观察面调成平面,观察平面与读数平面平行)由镜面反射的小十字叉丝像和调整叉丝如果不重合,调节望远镜倾斜使二叉丝间的偏离减少一半,在调节平台螺钉b1使二者重合,如图0—2—9(b);转载物平台,使另一镜面对准望远镜,左右慢慢转动平台,看到反射的小十字叉丝像,如果它和调整叉丝不重合,再同上由望远镜和螺钉b1各调回一半(参照图0—2—10如下)注意:时常发现从平面镜的第一面见到了绿色小十字像,而在第二面却找不到,这可能是粗调不细致,经第一面调节后,望远镜光轴和平台面均显著不水平,这时要从作粗调;如果望远镜轴及平台面无明显倾斜,这时往往是小十字像在调节叉丝上方视场之外,可适当调节望远镜倾斜(使目镜一侧升高些或降低些)去找。

图0—2—10反复进行以上的调整,直至不论转到那一反射面,小十字叉丝像均能和调整叉丝重合,则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转轴已垂直此调节法称为逐次逼近法或各半调节法(问:上述调节后载物平台的台面与中心转轴是否已垂直?)③ 调节准直管使其产生平行光,并使其光轴与望远镜的光轴重合关闭望远镜叉丝照明灯,用光源照亮准直管狭缝;转动望远镜,对准准直管;将狭缝宽度适当调窄,前后移动狭缝,使从望远镜看到清晰的狭缝像,并且狭缝像和测量叉丝之间无视差这时狭缝已位于准直管准直物镜的焦平面上,即从准直管出射平行光束;调准直管倾斜,使狭缝的中心位于望远镜测量叉丝的交点上,再将转动900,如果狭缝的中心位于望远镜测量叉丝的交点上这时准直管和望远镜的光轴平行,并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