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小学英语家庭辅助教育探讨 【摘要】: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文根据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从创造英语语言环境、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加大英语语言的输入量等方面,提出几种简单易操作的家庭英语辅助教育方法,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关键词】:克拉申“输入假说” 语言环境 家庭英语辅助教育 兴趣引言:在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该标准也提倡学校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以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主要内容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五个假设的核心部分 在克拉申所著的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2)一书中,他说,“输入假说”理论试图回答二语习得涉及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如何习得语言?书中提到,要输入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i+1)的语言信息,即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习得者可通过借助语境、常识和语际信息等来理解语言材料这里的“理解”是指聚焦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而非语言形式语言材料远远超过习得者现有水平,那么输入是无效的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最佳输入”包含四个特征: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1.可理解性这是语言输入最重要的前提语言输入材料既不能太简单做低水平重复,也不能太难影响理解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图片、颜色、动画、声律等形式的信息所以,要把握好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将英语语言与语境、实物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创造语言互动的环境2.既有趣又有关输入的语言内容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与学习者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克拉申说,这在课堂环境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班级里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经历截然不同这一点却是可以在家庭英语辅助教育中,通过为孩子量身定制语言内容得到弥补3.非语法程序安排克拉申强调,不需要刻意的按照语法程序去设置课程,只要是强调语言习得,而非学得,语法程序的安排是没有意义的学校英语教学是按照国家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开展的,使用同一教材无论学生语言水平存在差异,都被动接受同一进度的教学安排4.足够的输入量目前虽然还没有研究证明需要多大的输入量,才能引起语言的习得和输出,但仅靠课堂上的语言输入是肯定不够的。
小学生要通过大量阅读难度适中的绘本、分级读物,反复听大量英语音频,才能积累语言基本功二、家庭开展英语辅助教育的几种方式克拉申的 “输入假说”理论对小学生的英语习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揭露了学校英语教学的局限相对于学校课堂来说,家庭英语辅助教育可以借助校外丰富的真实情境及父母对孩子个性的充分了解,利用当下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确保足够量的、可理解性、符合孩子兴趣特点的语言输入,让孩子能够自然习得英语语言下面就谈谈家庭如何有效的开展针对小学生的英语辅助教育,与学校英语教育形成有效的补充1.利用课外真实的生活情景,为孩子创造语言习得环境只要稍有一点英语基础的家长,通过在家庭生活、外出游玩时坚持就所见所闻进行英语交流,哪怕通过一个词、一个短语或简短句子,点滴渗入,建立英语语言与日常情境的关联性还可以借助原版英文动画片和电影,让孩子通过真实的情景中自然习得一些地道的生活用语,不断增强孩子英语习得的信心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让孩子英语习得变得有趣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学习风格都有差异学校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不一定都能抓住孩子的兴奋点,老师也不一定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但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采取一些迎合孩子口味的学习方式,增加一些符合孩子兴趣点的英语语言内容。
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在为学校的语言知识教学提供更多语言材料的补充的同时,通过参与孩子的语言习得过程,家长可以把握孩子的学习风格,孩子也可以找准适合自己的习得方式3.增加听力输入,确保足够的英语输入量家庭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按照克拉申i+1公式原则,找到符合孩子兴趣点和英语水平的听力资料,反复“磨耳朵”针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选择一些分级阅读(培生系列、兰登系列等)如果对听力材料兴趣浓厚,可以购买配套书籍,再进行边听边读,做适当干预这个过程有助于孩子实现自主阅读三.结论家庭在开展英语辅助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克服了学校教育输入不足、学习形式单一、非个性化等各项语言学习的弊端根据克拉申二语习得“输入假设”理论,可以探索出更多受小学生青睐的家庭英语辅助教育形式,每个家庭也可以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开展形式多样、经济实惠的英语辅助教育活动当然,这对家长的时间和精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家长和学生开展辅助性英语学习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考文獻】:【1】Kar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Longman,1985.【2】Krashen,S.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2.【3】 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M]. 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出版社,1983.2【4】 林庆英,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之研究现状述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