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最高建造 多震区的东京建造 安谅 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会员,经济学博士,在某机关任职,啃书与码字为一生嗜爱,偶著短文,乃忙中啜饮咖啡,过把瘾也 罕见的5.12汶川大地震,建筑瞬间倾塌,八万生命迅即消弭让人心碎,也让我们从事与不从事建筑的人都特别关注那些与人共存的建筑,也令人会联想那些常年地震不断的地方,包括日本,现代化的东京他们的建筑又是什么模样的一个架构呢? 东京是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这座城市面积大约不到220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过1200万作为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交通发达,建筑林立,其繁华而又雅致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新宿是东京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现代气息十分浓烈这里的建筑以摩天大楼居多,其气派豪华并不逊于美国纽约或者法国巴黎东京都厅大楼、东京歌剧院,京王饭店等等都傲然耸立,颇有巍峨和唯我独尊之气另外在涉谷、池袋、银座也有些类似这样的现代大楼,霸气凝聚,又释放出一种文化、商业的旺气 但东京给人印象最深的还不只是这些建筑先说住宅,虽然在东京的六本木、新宿、丸之内等地方,高楼建筑的建设仍有方兴未艾之势,但东京城市所见的大都是比较低矮的建筑,在农村则都是一层或两层的民居,因此,特别能防震抗震。
住宅大多外观平直,初看让人有呆板单调之感,但也显得实在和简朴标准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颇像一个粗壮而又木讷的老汉,但仔细品味,“老汉”也是粗中有细,神情和肌肤上另有一种文化的积淀和质感的确,粗犷的外表之下,这些住宅的细枝末节都十分耐看,也颇具品味纹理细腻,设计精致,有的细部不时令人叹为观止不仅住宅,好多建筑也都是如此这些灰白色的建筑遍布城市各地,净洁而又亮爽,也是东京一大奇景 这些年来,日本的建筑也像不少城市一样,愈来愈丰富多彩,世界各地的建筑大师的作品竞相涌入,日本建筑的现代化特色也更加明显世界建筑博览之都的名声也在悄然崛起有人曾说日本的现代建筑运动,已成为当前日本建筑的主流但日本建筑“维古”思潮也依然很固执,很强势比如坚持住宅的小户型的设计,比如坚持民宅限高,有些地方的建筑屋顶坚持使用轻便的铁质材料等等,也自成一体同时,结合日本是多震区的特点,他们坚持学校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防震强度要坚持高标准,一些公众场所,诸如文化中心等,也参照此类原则把握,这样,这些地方自然而然成为受灾最小,同时也是人们地震时的避难之处了据历史记载,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发生一场大地震,约7.9级,也是大片住宅乃至学校倒塌,大批学生骤然失去生命。
当时的建筑主要是木或砖瓦结构,客观上难以抵御很有破坏力的大地震日本政府从此确定一个原则,让这些建筑成为城市最为坚固可靠的堡垒为了防震,日本不少建筑还在地基部分动足了脑筋比如加上硬质橡胶和钢板,还有的干脆将弹簧直接安装在地基上,从而形成了一大批所谓的弹性建筑,建筑的减震效应比较明显,因此在多震区中也平安无事地震催生了新的建筑工艺,也造就了东京建筑的别具一格 东京建筑还有一大奇迹,就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是城市中少见的在繁华的银座,有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地下商业街,商店密密匝匝,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东京地铁也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建筑在地底下相互连通,相互牵手,上天入地的感觉恍如梦幻之中东京建筑中的明治神宫与浅草寺也值得一提他们都是日本建筑的国宝,也是东京寺院神社中的骄傲曾经在二战中被烧毁的明治神宫,在1958年重建,内苑外苑总面积达120多万平方米各类古典式的建筑在蓊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显得十分神秘和雅致,纪念馆、体育馆也在外苑中有序排列,别有风味而浅草寺,大红灯笼高挂,大殿气象不凡,西南角的五重塔,颇具英雄豪气他们都各自呈现出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外,在东京南港区芝公园西侧,还巍然耸立着一座铁塔,就是高度超越了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东京铁塔,高达333米,建成于1958年,塔身红白相映,比埃菲尔铁塔确实更加细巧精致,又不失威猛,此乃东京建筑之象征! 3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