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1929年由美国人C.A.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理论,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 组成居住区的“细胞”商店或教堂551口面积以65公顷左右为宜, 人口效须考虑能设址- 个小学,用地形状不拘, 但各边离社区中心以接 近等距离为好、■— 、、,,殳公禹O炉刁Fi万英酋II与商店M I主干道 交通路劇于哌昨游职与公园\,「 面积占10%・0<―去商业中心I I/..内部街道不超过 很适宜宽度,须便: D 于到达商店与社1区中心、〉、_11 iH ii I 厂 图9-2-1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1-■邻里中心;2-商业和公离;3—商店或教堂;4一绿地(占1/10的用地)'5—大街;6—半径1/2英里①邻里单位示意图四界为主要交通道路,不使儿童穿过,内设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充分绿地,建筑自由布置,住宅要求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一.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1.生态功能( 1)放出氧气( 2)净化空气( 3)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2.心理功能 3.物理功能( 1)隔声减噪( 2)隔热保温与防风( 3) 防灾避灾4.美学功能 5.经济效益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定额指标1.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居住区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 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的屋顶绿地。
1)公共绿地 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 地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中心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2)宅旁绿地 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最接近居民的绿地,以满足居民日常的休息、观赏、 家庭活动和杂务等要求3)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居住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环境绿地4)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绿地), 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的不同进 行布置2.0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1) 绿地率: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四类绿地(包括满足当 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 区用地总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 不宜低于 25%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绿地率$35%, 绿地本身的绿化率M 70%(4)各级公共绿地指标规定 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1.0公顷;小游园最小规模0.4公顷;组团绿地最小规模0.04公顷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三 .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局1.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1)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3)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4)以植物造园为主进行布局5)统一与特色相结合2. 居住区各类绿地的规划布局( 1)公共绿地中心绿地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 70%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和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 分割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 米,面积不小于 400 平米,及以 上中心绿地的要求1)居住区公园为整个居住区居民提供的公共绿地,居民可就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1000 米,便于居民步行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面积较大,要求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设置内容丰富,应包括花木草坪、花 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地面等最好与居住区的公共 建筑、社会服务设施结合布置,居住区的居民,多在一早一晚,特别是夏季的晚上加强 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 如果居住区附近有较大的公园绿地可供居民就近使用,在居住区内可不设公园2)小游园主要供居住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
服务半径一般以300——500米为宜主要服务对象老人和青少年,提供休息、观赏、游玩、交往及文娱活动场所利 用率高,应位置适中,方便前往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结合布置,游憩 和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吸引居民前往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充分利用自然地 形,原有绿化基础,设置内容包括,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 • 小游园设置位置① 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常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② 另一种布置形式是设在小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