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绪论

ji****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KB
约4页
文档ID:481859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绪论_第1页
1/4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基本概念 1、哲学的含义 在希腊语中哲学意味着爱智慧从学科对象的角度来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学科关系角度来说,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科学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功能角度来说,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2、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与其中的世界(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根本 观点根本看法他是在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和逐步扩展中形成的 3、方法论的含义 人们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4、马克思主义的和含义 (1)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 学说的体系 从他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 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 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 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 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 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足以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 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存在两个基本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他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分为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 (2)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 题对他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 2、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时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存 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并反作用于存在。

3、为什么思维与存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这是由哲学这门科学的性质决定的,不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 可能是哲学 (2)这是由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的,一部哲学发展史,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而斗争的历史3)这是由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决定了哲学中其他问题 (4)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它必须成 为哲学的根本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 (1)根源:人类生产活动和周围事物的直接反映 (2)基本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3)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性、猜测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 义 唯心主义 (1)根源: 社会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 不能科学的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 阶级根源,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和剥削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认识论根源,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 (2)基本观点:意识是第一性的;世界是精神的;意识决定物质。

(3)两种基本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思想看作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识、观 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代表人,中 国明代王守仁(“心外无物” ) ,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b、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 产物、表现或附属品代表人,中国宋代朱熹(理在事先) ,古希腊柏拉图(理 念世界) ,19 世纪德国黑格尔(绝对观念)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 1、客观条件 (1)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 社会发展中物质力量的决定作用明朗化,同时,无产阶级日益壮大,由自在阶 级上升为自为阶级,迫切需要进行社会革命 (2)科学知识,三大自然发现(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国 复辟时期历史学) (3)理论思维条件,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理论思维条件,或 直接理论来源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影响最大 2、主观条件 (1)积极参加了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 (2)勤奋学习带来的渊博知识; (3)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真理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五、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首要最近基本的观点 1、在自然观中,实践是物化自然和人化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扬弃了人与自 然之间的二元对立2、在历史观中,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消除了物质的自 然和精神的自然对立的神话 3、在辩证法中,它确认实践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分化与统一的基础,而 且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否定的辩证法 4、在认识论中,时间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的标准,而真理与价值相 统一的标准就是实践 总之,实践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实践观点就是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 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本性所决定的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 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 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基础上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这种品质是人类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3)这种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唱戏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 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它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揭示 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一哲 学是科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 (1)它的无产阶级革命性 (2)它的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科学越是毫无顾 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同时,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与 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一致性无产阶级本身就是现代生产力的产物,人民群众 心之所向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题地位,是科学性和革命性想统一的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习惯及其统一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 性辩证法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事物 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是从 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 和革命的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1、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2、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 历史观的统一 3、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次使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哲 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意味着旧哲学的灭亡,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伟 大的革命性变革 九、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学会哲学思维,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高度理解和自 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

(3)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4)学会用唯物史观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素质,对社会,对个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