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流派、特点及代表人物和作品台录推理小说流派、特点及代表人物和作品1本格派1⑴塑造严谨的社会结构:2⑵扑搠迷离的案情:2⑶主角形像塑造的鲜明生动2变格派5艺术特色6本格派介绍推理文学的开展过程之前,我想应该先简单归纳一下推理文学的范围由于写作的 手法不同,一般我们统称为“推理”小说的作品,可以区分为“浪漫主义”及“写实主义”; 假设要进一步分类,所谓的“推理”小说应该是偏向写实的作品;而带有幻想成份的作品,那么 应该称为“侦探”小说但无论是侦探或推理,其基本要件是要有逻辑分析的成分,因此将 一些悬疑怪奇小说,也冠上推理之名,实际上是不恰当的侦推文学的开展,一般皆是以“推 理小说之父”爱伦坡(Edgar Allen Poe)为起点但实际上,爱伦坡的作品是由幻想小说转 型而来,和现代的推理小说并不完全相同,而且他并没有长篇的作品延续爱伦坡风格最著 名的,那么是家喻户晓名侦探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他的作品同样带有幻想色彩而他 们的著作较为单纯,爱伦坡的杜邦探案将不必要的情节加以省略;而道尔故事中的人物,除 了福尔摩斯及华生外,往往只有委托人及凶手在场景方面,福尔摩斯中的凶案现场通常只 有一、两个房间,一扇门及一、两扇窗,布局非常简单。
这也是当时推理小说的特色而所 谓“现代推理小说”,那么是指本世纪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产生的作品,经过了一百年的 演进开展,其中又以世纪初至二次大战前后的二十多年间开展最快,可以称为推理文学的黄 金时期其写作风格已脱离神秘小说的形态,而是古典短篇侦探小说适度的延伸,但仍维持 了爱伦坡及柯南道尔传统的架构与精神,以侦探为主的推理分析依旧是作品重心克莉丝蒂、 艾勒里・昆恩及贾德纳等人,皆是此时期欧美的著名作家,其中克莉丝蒂更是这个阶段的代 表人物以克莉丝蒂为例,其作品的特色有以下几点:(1)塑造严谨的社会结构:相对于福尔摩斯时期书中登场人物的稀少,克莉丝蒂笔下小说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 读者必须透过书中的介绍及对话,去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及特征2)扑搠迷离的案情:前文提到过福尔摩斯的布局单纯,而克莉丝蒂笔下的现场那么大不相同,一幢大宅中有十 多个房间,屋内的格局附有草图说明,各涉案人的供词、行纵及隐私,皆有因果关系,往往 需要数十页的篇幅才能将作案的过程说明清楚3)主角形像塑造的鲜明生动而在二次大战前,有一批作家为防止侦探小说千篇一律,于是便在主角、写作风格上力 求创新,而求新求变的结果使推理文学出现了新的写作形式,如心理惊魂小说、冒险动作或 间谍小说、冷面硬汉派小说等,他们尝试重塑侦探形象、拓展取材范围,甚至走纯文学的路 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跳出传统推理小说的窠臼。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推理小说大受欢迎, 一些写实主义的作者便开始将自己想写的方向,融入推理小说的内容中,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写实派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离幻想派更远,靠着天才侦探灵感轻松破案的情况也不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的搜查与失败,最后才破案的情节一般看到的警察及犯罪小说,便是 属于此范畴以日本为例,虽然由于当时文坛有许多不懂推理技巧的一般文学作家有搭便车 之嫌,将一些无推理成分的作品也冠上“推理”的头衔,使得局部传统派的推理小说迷对社 会写实派不以为然,认为并不能归于推理文学的领域内,但不能否认社会派在推理文学的发 展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为走“纯”推理分析路线的侦推文学开创了新的局面以上的介 绍是以欧美的推理小说开展的过程为主轴,事实上,在亚洲的日本在侦推文学的领域上,也 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及作品由于推理文学是由欧美发源的,因此日本的推理小说出现的 较晚,当传统派的侦探小说输入日本时,融入写实风格的作品也同时传入,使得当时尚未分 辨清楚带有幻想色彩和写实主义差异的日本作家,创造出一些系谱不明且不太成功的作品 而这也使古典的推理小说在日本文坛,被写实派完全压倒达很长的时间日本的侦探推理文 学,常用“本格派”作为区分标准。
究竟什么是本格派呢?事实上,所谓本格派是为了和前 面提过的,将自己想写的主题融入推理小说中的写实派做区分,如美国的冷酷硬汉派,而在日本那么以“社会派”为代表这些小说可以统称为“应用推理小说”而本格派那么是完全继 承爱伦坡的精神,所写的纯粹作品换言之,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共通点,是要具有“逻辑性”, “思索性”,而又可依其“幻想色彩”及“犯罪气息”再加以区分为“本格侦探”和“本格 推理"日本著名推理作家岛田庄司,在其评论集“在本格侦探小说馆”中,对侦推文学的风 格领域有以下的诠释:浪漫(幻想)由上图我们可以将前面提到过的不同派别作一个整理:浪漫主义的古典侦探小说,主要 分布在第二象限,并且包含了一、三象限的一局部;写实主义的推理小说是指第三象限内靠 左上方的作品,•警察小说位于第三象限的右下方,以及整个第四象限内,•犯罪小说那么几乎全 在第四象限内假设由这个角度来看,在二次大战后盛极一时的“社会派”,和所谓“纯侦探 小说”正好是完全相反的不过这种分法只是岛田庄司的见解,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 可能因个人观感而有些许出入一般来说,本格侦探小说(浪漫型)的作家,应以横沟正史 为代表,之前有江户川乱步,之后有岛田庄司、绫十行人;本格推理小说(写实型)作家, 那么以绘川哲也为典型;而高木彬光的作品两者兼而有之(但仍以浪漫型为主);而和本格派 完全不同、在50至60年代风行的“社会派推理小说”,那么以松本清张为代表人物。
在简述 欧美及日本的推理文学开展后,应该回头看看台湾推理文学开展的情形了林佛儿先生曾经 分析过,认为台湾的推理小说之不能兴起和普遍开展,有几个恶性循环的问题:(1)作者不读推理小说,便无力创造推理小说⑵读者读不到推理小说,便无从产生浓厚的兴趣(3)强势的群众媒体不热衷刊载推理小说,无从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这样的描述真是一点也不错我相信台湾有许多读者绝对有“推理小说迷的潜在因子”, 这可由以下几点得到印证:很少有人没看过“福尔摩斯探案”,而有许多人更深深为它所吸 引;“今田一少年事件簿”漫画(甚至电视剧)在台风行;以及前一阵子上映的“八墓村” 电影引发的热烈讨论,都可以证明台湾是有广大的可能成为推理迷的读者只是由于大环境 的限制,很多推理小说迷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看推理小说,没有和同好一起讨论、交换意见的 机会;而推理小说研究社的创社宗旨,便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个这样的管道,让大家能抒发己 见,使推理小说能在社会上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而有进一步的开展既然讨论本格推理,当然先要说说什么是本格派从日本推理史来看,上世纪前叶主要是译介欧美作品,其中就按"Detective story"的 说法,称之为“探侦«4工3 小说”。
但不久之后,随着大量神秘小说的出现,又出现 了 "pure detective"一词,即"纯粹探侦小说",以此与前者相区别大正15年以926年) 甲贺三郎将“纯粹探侦小说”分为“本格(母人力、'〈)派”与“变格 CA柠〈、派”,这 是“本格”一词的起源所谓本格,指“纯粹的、正统的”,相对而言,那些描写异常心理、 事件的那么属“变格派”,两大流派的代表大师分别为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其实现在看来, 江户川并没少写“怪力乱神”的故事,而金田一耕助那么已成为日本推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名 探之一所以这两种区分并无多大意义,事实上一直到战后初期,本格(探侦)小说就是推 理小说5^0)的代名词然而随着战后社会派推理的崛起,本格推理一蹶不振,同时推理小说的型态也不断扩展, 如在《日本推理辞典》中,就将其分为本格派、社会派、英汉派、法律犯罪、恐怖小说等多 个类型,这个与欧美的开展格局其实是相一致的由此而言,本格派可以被认为是目前日本推理小说中的一个流派,以传统的杀人-解谜 为核心展开情节查《大辞泉》对其的解释是:“推理小说"€、复雉玄犯罪卜夕(7)解 明9犯人搜•中心仁久卜一U一力''展开占八一卜''术彳儿卜''?久/〈彳小说玄o而本格派中兴的功臣主要是岛田庄司与绫it行人,是他们在80年代之后举 起“新本格派”的大旗,使一度式微的本格推理重焕生机。
其中岛田庄司的创作更在新本格 诞生之前,是超前于时代的开路人,其所提出的《本格推理宣言》、《本格推理宣言II》、《21 世纪本格宣言》以及新本格创造7守那么,可以看作是新本格派的创作理论总结附:新本格创作7守那么lo把故事的舞台建筑在好像孤岛那样的封闭空间上,事件发生之后,已经出场的人物 不可以离去,也不容许警方或其他外人进入当然,先进的科学搜查也不能够进行2O把事件发生的场所设置在附有可以被锁上的房间的人工建筑物内、或在这建筑物的 四周3O把在事件发生场所居住或作客的人,在小说的初段给全部介绍出来安排某些事件的发生,最好是杀人惨剧,而且还是发生在密室之内5o把扮演侦探角色的人,从最开始便安排出现在惨剧发生的场所内6O安排惨剧一件接一件的发生,可是凶手仍然不被查出,在这阶段,也可以包含一些 侦探的错误推理最后安排侦探把凶手指出来,而对于读者来说,那个凶手必定是意料之外的人物变格派变格派注重描写科学幻想、变态心理,内容大都阴森恐怖,荒诞不经,手法夸张在江户川乱步创作侦探小说的生涯中,有几位作家对他的帮助很大,除了他的恩师森下 雨森,还有一位就是“变格派”侦探小说创始人横沟正史横沟正史(1902—1981)生于神户,少年时代就喜爱读侦探小说,1924年毕业于大阪 医药专科学校。
他比江户川乱步小4岁,但在文学上出道颇早,19岁就开始写侦探小说, 1925年结识江户川乱步,双方谈得颇为投机,1926年去东京,弃医从文,先后担任《新青 年》、《文艺俱乐部》、《侦探小说》杂志的编辑,193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前期作品有《鬼 火》、《库房中》、《真珠郎》等,这些作品充满了一种凄凉妖艳的气息与唯美主义的风格,其 中以《人形佐七捕物帐》最受欢迎横沟正史塑造的美男子侦探人形佐七,既有日本武士的 魁梧,又风度翩翩,英俊滞洒他带了两个徒弟辰五郎与豆六,破获了一连串疑案横沟正 史写人形位七的故事多达200余篇,在日本读者中掀起一股“侦探小说热”旋风值得指出 的是,在20世纪四十年代,日本的侦探小说尚未引起读者兴趣,横沟正史就参照中国公案 小说的方式,把人形位七塑造为一个正直的捕头,因此他前期的侦探小说,有中国公案小说 的影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横沟正史的成就更大他写出了《本阵杀人事件》、《蝴蝶杀人案》、 《狱门岛》、《八墓村》、《犬神家的悲剧》、《毯谣魔影》等侦探名作销售量达5500万册, 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出版纪录《八墓村》、《毯谣魔影》、《犬神家的悲剧》拍成电影后, 更加风行日本。
在横沟正史的笔下,除了人形往七之外,他还塑造另一位大侦探金田一耕助此人是个 书生,并去过美国留学,有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穿的是破衣裤、破袜子,说话时有点口吃, 但目光却十分锐利他自称是直观型的侦探,搜索足迹,检验指纹,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判断 是其特长横沟正史不仅在创作上颇有造诣,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他以阴森诡秘的气氛一改 传统侦探小说的风格他在小说中加入变态的心理描写,甚至出现神魔鬼怪,死人复活的情 节如果说江户川乱步代表了日本侦探小说的现实主义流派,那么横沟正史那么是日本侦探小 说的浪漫主义流派的鼻祖变格派”与“本格派”虽为日本侦探小说的不同流派,但相互关系甚好江户川乱步 在“封笔”时,横沟正史就抱病给他写信给予鼓励变格派”作家小栗虫太郎得到"本格 派”作家甲贺三郎的推荐,发表了小说《完全犯罪》"变格派''作家木木高大郎对“本格派” 作家极为推崇,松本清张、仁木悦子都得到过他的提携与帮助,成为日本侦探小说文坛上的 佳话艺术特色下面我们就横沟正史的三篇代表作来分析一下“变格派”的艺术特色《三根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