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嘧磺隆原药行业前景分析报告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一、 农药行业产品细分市场情况(一)杀菌剂市场杀菌剂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植保产品,使用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2010-2020年全球杀菌剂市场规模由116亿美元增长至168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3%,增速与整体农药行业持平根据农药资讯网数据,全球销售额前十大杀菌剂分别是嘧菌酯(6.9%)、丙硫菌唑(6.8%)、代森锰锌(5.9%)、吡唑醚菌酯(4.9%)、戊唑醇(4.4%)、铜制剂(3.6%)、肟菌酯(3.6%)、苯醚甲环唑(3%)、氟唑菌酰胺(2.8%)和丙环唑(2.7%),前五大作物分别是蔬果(23.8%)、谷物(17.4%)、大豆(17.2%)、葡萄(8.3%)、水稻(7.7%)巴西大豆锈病和西欧谷物颖枯病是杀菌剂最重要的市场,长期单一作用机理杀菌剂的重复使用,导致局部地区病原菌的抗药性积累欧洲地区的禁限用政策趋严,限制了部分杀菌剂品种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比如代森锰锌、百菌清和部分三唑类杀菌剂,将推动欧洲市场杀菌剂产品迭代升级。
此外,在有机农业发展、登记政策推动和抗性管理需求影响下,欧美地区种植者对杀菌生物制剂需求增长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水稻)、油菜、花生和豆类作物等的多种病害丙硫菌唑对谷物上几乎所有真菌病害都有优异的防治功效,如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菌核病、叶斑病、基腐病等;可有效防治油菜和花生田土传病害(如菌核病等),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锈病、褐斑病、黑斑病和黑胫病等);还可用于防治白菜黑斑病等丙硫菌唑防治小麦赤霉病十分高效,可以有效抑制呕吐毒素的产生丙硫菌唑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根据kleffmann及中农纵横的统计数据,2020年丙硫菌唑全球销售额已超过13亿美元丙硫菌唑用药市场主要位于欧洲、南美和北美地区,包括巴西、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巴西是丙硫菌唑第一大用药国,占到全球总用量40%以上,大豆是巴西丙硫菌唑用量最高的作物,占比高达87%,其他作物用途包括玉米、棉花、谷物等英国、德国和法国是欧洲地区丙硫菌唑用量最高的三个国家,超过80%的产品均用于谷物;美国农业市场中,超过60%的丙硫菌唑用于谷物,大豆和玉米上的应用仅占13.60%和4.01%。
而在加拿大,谷物和油菜是丙硫菌唑应用的两个主要作物,分别占到51.35%和41.05%,其它少量应用于玉米、大豆等根据kleffmann及中农纵横《丙硫菌唑市场现状和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的统计数据:2010年至2020年全球丙硫菌唑市场规模由4.21亿美元增加至13.8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62%;2010年至2020年全球丙硫菌唑使用规模由1,643.51吨增加到7,393.07吨,复合增长率达到16.23%按照该增长率测算,至2025年全球丙硫菌唑市场规模将达到25.04亿美元,使用规模将达到15,673吨另外,随着全球农药监管趋严,对农作物、食品相关物质农药残留减小的趋势和农药对环境、有益生物风险评估更加全面、严格,对高风险杀菌剂禁限用力度不断加大丙硫菌唑作为新兴的杀菌剂产品,受相关竞品农药禁限用管理政策影响以及随着相关厂家登记及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包括北美、东欧、中国和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登记和推广),将为丙硫菌唑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根据中农纵横《丙硫菌唑市场现状和前景预测分析》报告预测,丙硫菌唑增量市场,具体包括:1)受一系列杀菌剂禁限用管理政策的影响,如欧盟不再批准多菌灵用于农用与9类型的生物杀灭剂产品以及百菌清、代森类等禁限用以及巴西对多菌灵的禁用,将进一步为丙硫菌唑提供3,000吨替代市场;传统三唑类杀菌剂受到内分泌干扰的负面效应,多种三唑类杀菌剂受新监管政策影响较大,包括丙环唑、环丙唑醇、戊唑醇和叶菌唑等品种禁限风险较大,预计为丙硫菌唑带来约6,000吨的替代增量;2)丙硫菌唑在亚洲和美洲等区域的新增登记和推广(复配),预计将带来约8,000吨市场增量。
综上,结合全球丙硫菌唑历史增长率及增量市场情况,中农纵横预测,到2025年,全球丙硫菌唑市场容量有望达到31,000吨左右丙硫菌唑化合物的专利到期后,先正达、巴斯夫、安道麦等国际作物保护领先企业竞相参与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国际农化巨头一般通过开发丙硫菌唑复配产品的方式参与丙硫菌唑市场竞争与丙硫菌唑复配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氟嘧菌酯、戊唑醇、肟菌酯、联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苯并烯氟菌唑、螺环菌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甲霜灵、噻虫胺等此外,巴西批准登记安道麦、先正达、UPL等企业的丙硫菌唑制剂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防治南美地区大豆亚洲锈病和小麦赤霉病目前,巴西已成为丙硫菌唑的第一大用药国我国是小麦种植大国,常年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20%左右,约3.6亿亩小麦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茎基腐病被称为小麦之癌,抗赤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2022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列为38项重大需求之首抗小麦赤霉病品种的选育需要长期的努力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仍是当前最现实有效的方法近几年小麦赤霉病和锈病发生频率上升,小麦赤霉病一般流行年份可使产量损失10%~20%,大流行年份可导致绝收,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
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小麦赤霉病2001—2010年的10年年均发生面积为6,000万亩左右,2011—2020年的10年年均发生面积为7,300万亩左右原本使用的药剂如多菌灵、福美双等单剂及复配制剂产品,存在防效低,抗性强、高残留等问题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可降低呕吐毒素产生,对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颁布的《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更是将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列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防治用药属于需要持续稳定的生产供应的农药品种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小麦两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的通知》(农技植保〔2022〕7号),2022年小麦两病(赤霉病、条锈病)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小麦两病防控技术要点明确,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用量少、防效好的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以提高预防控制效果,降低呕吐毒素污染风险安徽省植保总站小麦赤霉病及其毒素污染预警系统将丙硫菌唑作为主推药剂,在安徽省粮食提质控害增产应用方面效果显著;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在2022年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防治技术意见中要求加大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菌酰羟胺等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的推广应用力度。
丙硫菌唑作为全国农技中心和部分省级植保站推荐的小麦两病防治用药,将为丙硫菌唑在国内市场的大力推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预计2022年国内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为9,000万亩,需预防控制面积在2.5亿亩次以上白粉病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条锈病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丙硫菌唑在我国小麦市场应用空间广阔作为广谱性杀菌剂,丙硫菌唑在防治水稻恶苗病、花生白绢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小斑病、大豆锈病等方面均具有优良的防效,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二)除草剂市场除草剂按性质可分为灭生性和选择性两种,为全球销售额最大的农药品种根据PhillipsMcDougall统计,2010-2020年,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从193.18亿美元增长至274.0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2020年除草剂占全球农药销售额的比重为44.2%自2015~2016年经历农药市场寒冬后,全球除草剂销售额持续增长全球除草剂市场销售额排名靠前的品种为草甘膦、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百草枯和2,4-D等2021年以来,在醋酸-甘氨酸原材料成本推动、行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随着草甘膦的大面积推广,其抗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根据Weedscience披露数据,截止到2019年,全球抗除草剂杂草超过500种,而抗草甘膦杂草就有41种草甘膦的抗性问题降低了除草效率和作物产量,对其未来可持续应用造成了一定影响玉米是除草剂的第二大用药作物,仅次于谷物根据PhillipsMcDougall数据,2019年玉米田除草剂全球市场为46.36亿美元,占全球除草剂市场的17.4%玉米田除草剂市场的前十大产品为草甘膦、莠去津、异丙甲草胺、硝磺草酮、乙草胺、烟嘧磺隆、环磺酮、噻酮磺隆、异噁唑草酮、氟吡草酮其中烟嘧磺隆和环磺酮为行业玉米田除草剂主要产品烟嘧磺隆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的磺酰脲类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品种产品以活性高、用量低、杀草谱广、选择性强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地应用,是全球磺酰脲类除草剂市场的主导品种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来源作物,也是除草剂的第二大用药作物据统计,2021年全球玉米种植面积约1.93亿公顷,与2020年基本持平,中国、美国和巴西是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排名前三的国家,累计占全球玉米种植面积的49%,其中,中国玉米播种面积最大为0.42亿公顷,占全球的比例为21.88%,第4、第5位的国家(或地区)是印度和欧盟,播种面积约为0.09亿公顷。
根据PhillipsMcDougall数据,2019年全球烟嘧磺隆市场为3.91亿美元,细分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中国市场超过2亿美元,原药使用量达到2,367.72吨,占比超过70%,欧洲集中在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等,拉美主要集中在巴西全球烟嘧磺隆靶标作物为玉米,多年来市场稳定2013—2019年全球烟嘧磺隆市场稳定增长,过去7年市场复合增长率为4.38%尤其是烟嘧磺隆与硝磺草酮、莠去津复配制剂具有较好表现环磺酮是2007年研制的三酮类最新一代玉米田除草剂,属于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其除草谱广、除草适期长,主要靶标玉米田芽后中晚期各种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也用于向日葵、非作物领域等,对蓟、田旋花、婆婆纳、辣子草、鼬瓣花和猪殃殃等防效优异环磺酮是最新一代HPPD抑制剂类苗后除草剂根据农药资讯网、世界农药数据,2019年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全球销售额为17.94亿美元,占当年266亿美元除草剂销售额(包括非作物用)的6.7%,同比增长5.2%,2009-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4%2019年,有4个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硝磺草酮(8.00亿美元,占44.6%)、异噁唑草酮(2.65亿美元,占14.8%)、环磺酮(2.45亿美元,占13.7%)、苯唑草酮(1.04亿美元,占5.8%)等四大产品的销售额占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市场的79%。
根据PhillipsMcDougall预测,2023年,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销售额将进一步增至22.15亿美元,2018—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4%根据该增长率测算,预计至2025年环磺酮销售规模将达到3.36亿美元巴西约占环磺酮全球市场45%,美国约占10%的份额环磺酮在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塞尔维亚、南非、厄瓜多尔、智利、肯尼亚等地区和国家也有销售和使用根据农药资讯网数据,环磺酮2019年全球销售额为2.45亿美元,2009-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3.40%我国自80年代末期,开始使用第一代茎叶处理剂烟嘧磺隆等,已使用30多年2007年开始使用第二代茎叶处理剂硝磺草酮,已经使用了15年以上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带来了玉米田杂草草相的变化,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