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料第十章第一节 复合肥料的意义及其发展方向一、复合肥料的意义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氮 磷钾主要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料按其 制造方法一般可分为化合复合肥料、混合 复合肥料和掺混复合肥3种类型 (一)化合复合肥料 v化合复合肥料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 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复合肥料一般属二元型 复肥,无副成分如磷酸铵、硝酸磷肥、硝 酸钾和磷酸钾等是典型的化合复肥二)混合复合肥料 v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料与化合复 肥简单的机械混合,有时经二次加工造粒 而制成的复合肥料,叫做复混肥料在混 合过程中可通过加热和添加酸、含氮溶液 或水蒸气提供少量液相,在滚动的条件下 进行造粒它们大多属于三元型肥料常 含有副成分如尿素磷酸钾、氯磷铵钾、 硝酸铵钾等三元复肥 (三)掺合复合肥料 v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复 肥作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 地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 配料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如由磷酸铵与 硫酸钾及尿素固体散装掺混的三元复肥等 在美国因为原料和产品都可以是散装运 输,所以又称散装掺合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 v一般用N—P2O5—K2O的含量百分数来表 示。
如含N12%,含P205 52%的磷酸一铵 ,其有效成分可顺序表示为12—52—0; 含N13%、K2044%的硝酸钾,可用13—0 —44来表示复合肥料中几种主要营养元 素含量百分数的总和,称为复合肥料的总 养分含量总养分含量≥40%的复合肥料 .,常称为高浓度复合肥料,≥30%为中 浓度复合肥料,三元肥料≥25%、二元肥 料≥20%为低浓度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的优点1.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复合肥料是具有 多种成分的化肥品种:养分均衡,能同时 供应作物两种以上主要养分,这样就可以 避免目前施肥中普遍存在的养分比例失调 、肥料增产效益低的问题,有利于施肥从 带有盲目性的走向习惯向科学施肥复合肥料的优点2. 可以大量节约包装、贮存、运输及施用等 费用复合肥料有效养分含量高,副成分 少,因此肥料的包装、贮运成本低 复合肥料的优点3.肥料副成分少,在土壤中不残留有害成 分,对土壤性质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 量试验证明,其肥效与等量养分单元肥相 当或略高复合肥料的缺点 ①化合复合肥料差盆比例固定,不能完全满 足各种土壤、作物对养分比例的不同需要 例如,磷酸二铵是以磷为主的高浓度复 合肥料,适合豆科作物对养分比例的要求 .但在供氮能力差的土壤上,就很难满足 禾谷类作物对氮的要求。
因此.复合肥料 往往要配合单元肥料施用,才能收到更好 的增产效果 复合肥料的缺点②难于施肥技术的要求复合肥料中各种养 分只能采用同一施肥时期施肥方式和深度 ,这样不能充分发挥每种营养元素的量佳 施肥效果—般来讲,氮适合作追肥用, 而磷适合作种肥或基肥用,如果施用含氮 、磷的复合肥料,就很难同时满足这种施 肥技术的要求二、复合肥料的发展动向v复合肥料,特别是高浓度复合肥料是近代 化肥品种发展的主要方向 v国内外发展复肥总的趋势是: 高效化 液体化 多成分和多功能化第二节 复合肥料的种类和施用v复合肥料一般分为二元和三元复合肥料两 大类,各类复合肥又有很多品种,它们生 产方法不同,所含化合物的种类、数量不 同因此各种复肥的养分种类、含量、比 例以及施用技术自然也有差异 一、二元复合肥料(一)磷酸铵 磷酸与氨反应可生成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化学反应如下 :制造过程中生成这两种化合物数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 氨化程度磷酸一铵是由一分子氨和一分子磷酸反应制 得磷酸二铵是由二分子氨与一分子磷酸反应制得因 此,控制氨化反应条件,就能调节其数量目前某些磷 酸铵肥料往往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 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v磷酸一铵(12—52-—0或10—50)性质比较 稳定,呈酸性反应,DH为4.4.氮磷比为 1:4或1:5。
它适合作为生产其它复合肥 料的原料v磷酸二铵(18—46—48—0),稳定性稍差 ,呈碱性反应,pH为8.0在高温、高湿 条件下常有氨的挥发其氦磷比约为1: 2.5,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特别适于需磷 较多的作物和缺磷土壤磷酸铵的施用v磷酸铵适合各种土壤和作物施用,宜作种 肥和基肥如作种肥每公顷用量不超过 75kg,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对种子 发芽产生不良影响用作基肥时,每公顷 用量为112.5~150kg施肥量应以P2O5 置计算,不足的氮素,可用单元氮肥补充 磷酸铵不要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 混施,以免引起氨的挥发和磷素有效性的 降低二)硝酸磷肥 v 硝酸磷肥是用硝酸分解磷矿粉制得的氮磷复合肥料硝 酸磷肥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硝酸既用于分解磷矿,它本身 又是产品中氮素的部分来源因此,生产硝酸磷肥较为 经济特别是在硫磺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适合这类 肥料的生产v用硝酸分解磷矿,生成主要含有磷酸和硝酸钙的溶液 反应如下:v然后必须果用不同方法除掉这种溶液中大部分的硝酸钙 因为大量钙的存在,在氨化时可使磷转化为难溶性的 形态这样就产生出不同的硝酸磷肥生产工艺措施,如 冷冻结晶法、硫酸盐法、磷酸法、碳化法等。
硝酸磷肥的性质v硝酸磷肥的主要组分是磷酸二钙、磷酸铵 和硝酸铵产品中的一部分磷酸盐是水溶 性的,另一部分溶于中性柠檬酸铵硝酸 磷肥中大部分的氮素为硝态氮,易随水流 失,故宜用于旱地,适宜在北方地区施用 它吸湿性较强,应注意防潮硝酸磷肥的施用v硝酸磷肥宜作基肥和种肥,也可用作追肥 一般基肥每公顷225 375kg;种肥每公 顷施75~150kg,但不要与种子直接接触 ,以免烧种据上海化工研究院1976-- 1980年间进行的342个田间试验果表明, 硝酸磷肥与等量有效养分的单质氮、磷肥 料比较,油菜增产效果显著,水稻、玉米 、小麦、谷子、高粱、甘薯、马铃薯、棉 花、花生、烟草、甘蓝、番茄等作物大多 略有增产,豆科作物施用效果较差三)磷酸二氢钾 v 磷酸二氢钾是由磷酸和硫酸钾(或氯化钾) 反应制成它是一种高浓度磷钾复肥,纯 品为白色结晶,含P205 52.%和 K2034.5%,易溶于水,呈酸性反应,pH3 ~4磷酸二氢钾的肥效较高,适宜各种土 壤、作物施用它所含的磷全部为水溶性 磷 磷酸二氢钾的施用v磷酸二氢钾价格较贵,因此,最适宜做根 外追肥或浸种用洹种适宜浓度为0.2%, 根外追肥适宜浓度为0.1%~0.3%。
一 般禾谷类作物在拔节到抽穗期,大豆在盛 花至结荚期,棉花在盛花期前后喷施较好 ,应连续喷施2次,每次每公顷喷施溶液 750kg左右,有一定增产效果四)硝酸钾 v硝酸钾可通过硝酸钠与氯化钾反应而制成化 学反应式如下:v硝酸钾为高浓度的氮钾复合肥,含—N—13.5% ,K20 45%~46%,氮钾比为1:3.4为白色 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较小,具有强氧化性 质,属易然、易暴品,在运输和贮藏时要特别 注意,切忌与有机物一起存放硝酸钾的施用v硝酸钾中的阴、阳离子均能被作物吸收,所以它 是一种不含副成分的复合肥料,特别特别适用于 烟草、铃薯、番茄、葡萄等忌氯喜钾作物在温 室栽培时施用硝酸钾,由于它在土壤中不会残留 和积累Cl-、Na+、SO42+等有害盐类,所以不 会改变土壤的性质v 硝酸钾适宜作浸种和根外追肥 浸种浓度数 0.2%,它有利于加快种子出芽,可促进幼苗及 根系生长作根外追肥的适宜浓度为0.6%~ 1.0%,能迅速消除作物缺钾症状,增强作物抗 病能力,改善产品质量五)聚磷酸铵 v聚磷酸铵又称多磷酸铵,是由多磷酸和氨 中和反应制成其中最常见的是二聚磷酸 铵、三聚磷酸铵和四聚磷酸铵,他们是一 种浓度非常高的氮磷复合肥料,用它可与 尿素、氯化钾等配制成高浓度的复合肥料 。
聚磷酸铵的特性及施用v 聚磷酸铵的养分有效性高,易溶于水,适合各 种土壤和作物,尤其适用于喜磷作物及缺磷土壤 作物能直接吸收和利用聚磷酸铵(主要是焦磷 酸铵,分子式为(NH4)3HP20 7.H20)在大多数 土壤中,它很快水解为正磷酸盐形态,因此,作 物吸收的大部分磷酸盐可能是正磷酸盐离子由 于聚磷酸铵的分子结构特殊,它可以和许多微量 元素直接结和,形成络合物,避免锌等元素形成 不溶性化合物因此,可利用聚磷酸铵作为许多 微量元素的栽体六)偏磷酸铵 v偏磷酸铵是把磷氧化为五氧化二磷,然后,在 高温和水蒸汽存在下,五氧化二磷、水蒸汽和 氨气相互作用,生成偏磷酸铵,其化学反应式 如下:偏磷酸铵的特性及施用v它系高浓度的氮磷复合肥料,白色粉末, 纯品含N14.4%,含P205 73%,稍有吸湿 性,不结块.偏磷酸铉中的磷约70%为水 溶件磷.其余为枸溶件磷它在十壤中逐 步水解生成正磷酸盐后,容易被作物吸收 利用,肥效比较持久v偏磷酸铵宜作基肥施用,每公顷用量 150kg左右由于它含的磷比氮多,宜配 合单质氮肥施用,以提高肥效二、三元复合肥料(一)尿磷钾肥 尿磷钾是由尿素、磷酸一铵和氯化钾按不同比例掺混造 粒而成的三元混合复合肥料。
一般要求以粉粒状的基础 肥料为原料进行混合通过加热和添加某些液体使混合 物料中产生一定量的液相,并在滚动情况下制成颗粒 也可以采用料浆造粒工艺,即结合磷酸铵的生产,在将 磷酸铵料浆加人造粒机的同时,加入尿素和钾肥一起造 粒今年来上海化工研究院通过中试生产尿素一磷酸一 铵一氯化钾体系的典型品种有19—19—19;27—13.5一 13.5;23—11.5—23;23—23—11.5几种通过在江苏 宜兴县对水稻、小麦和油菜的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证明 ,施用NPK复肥比单施N肥每公顷平均增产粮食约750kg 土壤供磷供钾水平与三元复合肥料中养分比例的关系(二)铵磷钾肥 v 铵磷钾肥是用硫酸铵、硫酸钾和磷酸盐按不 同比例混合而成的三元复合肥料也可用磷酸铵 加钾盐制成一般有12—14—12,10—20一15 ,10--30--10等几种比例由于铵磷钾肥中磷的 比例较大,可以适当配合单元氮、钾肥,以便更 好发挥肥效v 铵磷钾肥物理性状良好,三种养分基本上都是 速效性,易被作物吸收利用,适宜条施或穴施作 基肥目前主要用于烟草、棉花和甘蔗等经济作 物三、复合肥料的经济使用(一)选择比例适合的复肥品种 各地试验表明,在南方,除少数地区连年 大量施用外,磷肥保持着良好的肥效,同 时土壤缺钾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在北方多 数地区,磷肥肥效呈上升趋势,而钾肥效 果仍不十分显著。
三、复合肥料的经济使用(二)根据复合肥料中养分形态合理使用铵态型复肥宜用于水稻田、多雨地区的丘 陵坡地以及沙性土壤上,能够减少氮素损 失,增加肥效含氯复肥对烟草等忌氯作 物和盐渍土、碱土不用或少用含枸溶性 磷为主的复肥施在酸性土壤上效果要比施 在石灰性土接上的效星好在多数情况下 ,复肥应作基肥,且宜深施三、复合肥料的经济使用(三)按复肥中养分比例计算施用量由于复肥中养分比例不同,因此计算用量时,大 致有二种情况:①养分比例接近或相等的(如硝 酸磷肥N:P为1:1),一般按含氮量计算之若 某一作物对另一养分要求较多时,则用单质肥料 来满足②养分比例相差悬殊者,则按肥料中占 比种较大的那一养分计算,如磷酸铵以P2O5含 量计算若N不能达到计划用量时,可用单质肥 料进行调整 第三节肥料的混合一、肥料混合原则 (一)要选择吸湿性小的肥料品种吸湿性强的肥料会使混合过程和施肥过程发生困 难两种吸湿性都强的肥料混合后,其混合物的 相对湿度(指在某一温度下,肥料开始从空气中 吸湿的大气相对湿度)比其所含的任何组分盐 为低,因此,混合物的的吸湿性更强所以在肥 料混合的配料选择中,必须注意对肥料物理性的 影响。
例如,硝酸铵与尿素混合时.会形成临界 相对湿度非常低的物系,(临界相对湿度仅18% ,吸湿性强) 一、肥料混合原则(二)要考虑到混合时肥料养分不受损失 在混合过程中由于各肥料组分之间发生反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