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州战鼓引进高中音乐课堂的现实意义 摘要:思州战鼓文化是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本土的当地人民创造的、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化,它以催人奋进、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满足本土民族文化生活为目的、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将其引进校园,让其走进课堂,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传承手段关键词 :思州战鼓 高中音乐课堂 现实意义 岑巩,是省级思州战鼓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民俗古朴,风情浓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彩据悉,土生土长、世代相承的思州战鼓最初用于战争中传送号令、鼓舞士气及祭祀活动,是古思州练兵秣马、催人出征的军事重器,因历史悠久、魅力独特,从而在岑巩各地世代相传发展至今,已变成一种辟邪除灾、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是岑巩地区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共同创造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岑巩县第二中学是一所面向全县11个乡镇一个街道招生的普通高中,这里的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校师生的80%以上,校园里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受到区域村落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从他们身上都能闻到古朴的民俗文化艺术风味,这为我校传承思州战鼓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传承和充分挖掘思州战鼓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优化音乐教育环境、深化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引导高中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思州战鼓文化艺术,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无疑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一、思州战鼓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它以催人奋进、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满足本土民族文化生活为目的今年来,有着丰富而独特内容的思州战鼓相继走进观众视野,受到热烈反响和关注,如果将战鼓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这对于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传承中存在脱节的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衔接契机,也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受国家单一课程体制限制造成大量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闲置、浪费的弥补如何把握好这一发展思州战鼓的有力契机,开发思州战鼓“文化财”,弘扬和传承思州战鼓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将思州战鼓传承发展下去,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课内课外教育教学中需要不断探讨和尝试的新课题二、思州战鼓引入课堂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是客观现实紧迫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现代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使得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加上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存在的盲目自卑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本民族文化。
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重要性缺乏保护、弘扬和传承意识,导致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今天的思州战鼓被重新确认和关注,如果不加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思州战鼓也将濒临着断裂、消解和流失的危险一旦流失消解,将是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的一大损失所以,现实呼唤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三、思州战鼓进课堂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如今,基于文化交流和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撞击,文化热和复归热风靡全球,文化出现了“全球化”在我国也掀起了“乡土文化”、“民间艺术”的热潮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以浓烈的现代魅力,引导人们文化和审美的回归意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是时代潮流,势不可挡,有着时代的重要意义文化全球化”实质是西方化,有效的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实质是对文化差异性的维护,对民族文化特质的保护,对国家安全的维护,也有着时代的重要意义四、是开发本土及校本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全面推进本土地方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思州战鼓进课堂可以弥补国家单一课程的不足,是教育平等的体现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地方、学校乃至地区独特的优势、传统和办学的积极性,正如许多研究结果所表明,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厌倦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同时,思州战鼓进课堂可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人才的成长,是培养传承本土音乐人才的新路子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也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等目标挖掘思州战鼓资源,充实音乐课本内容,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必然思州战鼓引入课堂,可以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对促进民族地区人文素养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思州战鼓进课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思州战鼓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对民间音乐的热爱,树立传承和弘扬本土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意识五、是促进本土地方旅游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各级部门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带动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近年来,岑巩县围绕思州战鼓、思州砚、思州花灯、思州金钱棍等文化资源,整合打造个性化的非遗主题品牌,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岑巩打造成文化荟萃、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思州战鼓进课堂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人才,保护正在日益流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从而带动本土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思州战鼓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本土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维系民族之间交流的纽带,是民族精神提振的有效手段,把思州战鼓引入高中音乐课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参考文献:[1]安正康、蒋志伊等编著,《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