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78KB
约10页
文档ID:234052276
2022年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1页
1/10

第一章 绪论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是以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基本学问为主体,并吸取沉积学,自然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新构造学和地质岁月学等有关学问组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第四纪地质学: 是争辩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进展历史规律的学科.地貌学: 是争辩地表地貌形状特点,成因,分布和形成进展规律的学科.两者都以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化历史为争辩对象.课程学问的应用价值 (填空 or 简答)1, 第四纪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地质争辩2, 工程建筑3, 自然灾难与环境变化争辩4, 其他其次章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第四纪分期与积存物特点现代第四纪: 是综合性的,是指约 2.4Ma B.P.以来地球进展的最新阶段.第四纪的特点: 1,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发生过多次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 2,人类极其物质文明的形成进展. 3,显著的地壳运动. 4,广泛积存陆相沉积物和矿产. 5,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类灾难不断转变人类生存环境. 6,人类活动的范畴和强度与日俱增.第四纪分期: 早更新世( Q1),中更新世( Q2),晚更新世( Q3)和全新世( Q4) 第四纪沉积物的特点 (填空 or 简答)1, 岩性松散2, 成因多样3, 岩性岩相变化快4, 厚度差异大5, 不同程度的风化6, 含有化石及文化遗存其次节 地貌的形状地貌: 是指地面上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高低起伏,有地势面,地势线和地势点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地势面: 是地表面具有不同坡度的面.地势线: 是指两种地势面相交而成的线.地势点: 是两条以上地势线相交的点.地貌形状测量指标:1, 高度 分为确定高度(即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相对高度: 是两种地貌形状之间的高差, 如阶地面与河床平水位间高差, 溶洞底部与河床高差等.2,坡度 :是指地貌形状某一部分地势面的倾斜度,如夷平面,阶地面和斜坡的坡度等.3,地面破坏程度 常用的有地面刻切密度,地面切割深度和地面破坏程度数据等.4,地貌的形状类型 正形状:高出四周地貌.负形状:比四周地貌低.第三节 地貌的相对等级可分为 5 级,即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地貌.一,巨型地貌: 即地球上的大陆和洋盆,这是两个最大的对立的地貌单元.二,大型地貌: 即大陆和洋盆中的山地和平原等主要大型地貌.(平原成因分类: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 构造平原: 构造上升作用大于剥蚀作用,平原面与岩层面一样,如前第四纪水平岩层和熔岩等的固结岩层形成的平原和高原.2, 剥蚀平原: 构造上升作用与剥蚀作用大致相等,平原面切过岩层面,地面微有起伏.3, 积存平原: 新构造时期地壳下降大于积存或两者接近,形成各种松散沉积物组成的积存平原. 有海成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平原,风积平原和各种混合成因的平原.平原面与松散沉积层一样.)三,中型地貌四,小型地貌主要是各种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小型剥蚀地貌和积存地貌.也有很少一部分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如活动断崖层,地震裂缝和火山等.小型地貌形状是野外观看争辩的主要对象.五,微型地貌: 是将小型地貌进一步划分成更低一级的地势起伏.第四节 地貌的成因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 是地球内部深处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它们是造成地表主要地势起伏的动因,其进展趋势是向增强地势起伏方向进展.外力地质作用: 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与积存作用,其作用趋势是“削高填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向接近海洋水准面的方向进展,这一过程塑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表外力成因地貌.一般内力越强外力作用随之增强,但在不同相对等级地貌的形成进展中,内,外地质营力所起的作用不同.外营力作用有 削高和补低 两个过程,削高产生剥蚀地貌,而补低就造成积存地貌.第五节 影响地貌形成进展的因素1, 气候 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的地貌组合.2, 植被 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就,加速地貌的形成.3, 人类活动 加速地貌的形成.4, 地质构造 有顺构造地貌,如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也有逆构造地貌,如背斜形成负地貌,向斜形成正地貌.第六节 地貌岁月及进展地貌的岁月: 指地貌的主要特点形成以后的岁月.即只有基本要素固定下来以后方能算岁月.地貌岁月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1, 切割关系2, 过渡关系3, 掩埋关系第七节 地貌进展的阶段性坳谷的形成阶段: 切沟→冲沟→坳谷河谷形状 从“ V”形谷→河漫滩河谷→成型河谷第三章 重力地貌与风化积存物第一节 风化作用和残积物风化作用: 出露地表的岩石, 在太阳能, 大气和生物的作用下, 发生崩解和碎裂, 变为松散的碎屑物, 这种在原地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成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 物理风化: 地表岩石由于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岩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它使岩石从比较完整固结的状态变为松散破裂状态, 使岩石的孔隙度和表面积增大. 这种只引起岩石物理性质变化的风化作用称为物理风化或机械风化.(物理风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温差风化, 冰劈作用 【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 融解后体积变下, 再加入水, 然后再次膨胀, 长期反复作用引起岩石破裂】,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2, 化学风化: 是指岩石在水, 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氧化碳等作用下产生溶解, 结晶,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一般包括:溶解作用,结晶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氧化过程.3, 生物风化: 是指生物在其生长和分解过程中. 直接或间接地对岩石矿物所起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风化作用.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地质因素(岩性,结构,裂隙度等),气候因素,地势因素.残积物: 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转变后,残留在原地的积存物.风化壳: 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残积物主要特点:1) 其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下伏基岩有亲热的联系2) 残积物是基岩风化破裂后留在原地的风化物质,碎屑物未经搬运磨圆,未经分选,不具层理3) 残积物的碎屑经长期风化后所形成的黏土矿物,常黏附在石英砂的表面4) 残积物的结构等特点向下伏基岩逐步过渡5) 有上而下风化过程逐步减弱,颗粒由细变粗其次节 土壤与古土壤土壤: 是经过成土作用后,在陆地表面具有确定肥力的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成土作用: 是指残积物的表层在确定条件下发育成土壤的过程.第三节 重力地貌及积存物重力地貌: 地表物质受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经块体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貌斜坡: 包括山坡和岸坡,有凹形,凸形,直线型和凸 -凹形之分按斜坡上块体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和灾难性质,斜坡重力作用分为滚落,滑动和流淌三种基本类型.倒塌: 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的现象.倒塌形成的条件: (简答题)1, 地貌条件2, 地质条件3, 气候条件错落: 是岩体沿陡坡,悬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错落与倒塌区分在于错落岩体是沿确定近垂直的滑动面整体下坐, 而无破裂和翻动, 基部有挤压现象,有时坡顶坡度相当平缓.滑坡: 斜坡上的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积存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确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要素: 包括滑坡体, 滑动面和滑动带,滑床和滑坡周界四种要素,一般仍有滑坡凹地(滑坡湖) ,滑坡阶地,滑坡鼓丘,滑坡舌,剪出口,滑坡前后缘等微地貌.滑坡形成条件: (简答)1, 岩性条件2, 地质构造条件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 地貌条件4, 水分和气候条件5, 地震滑坡发生的过程: 蠕动变形阶段,滑动阶段,稳固阶段滑坡的分类: (P47 页图表)针对斜坡地貌的进展存在两种基本观点, 即 W.M. 戴维斯的“平行下降说 ”和 M.彭克的“ 平行后退说 ”.第四章 流水地貌与沉积物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是最一般的外动力,凡有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流水地貌.(填空)地表流水依据运动形式可分为面状水流和线状水流:依据流水的连续性可分为临时性水流和常常性水流:依据流淌部位可分为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第一节 流水作用特点流水作用 包括流水的腐蚀,搬运和积存作用.沟谷流水和河流的腐蚀作用变现为下切和旁蚀两种.下切: 是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对谷底腐蚀加深,以及溯源腐蚀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延长旁蚀: 又称侧蚀,是流水对谷底两侧的腐蚀,使岸坡后退,谷底展宽.流水的搬运作用 (填空 or 简答)1, 推移2, 跃移3, 悬移4, 溶移河流中水质点的运动状态分为层流和紊流.层流 是低速流,水质点运动时各点流速大小和流向相同,上下互不干扰,公平流淌,与总流向一样.紊流 是高速流,相邻水质点运动速度和方向各异,相互干扰,与总流向偏离.环流 分为横向环流和漩涡流.其次节 河流地貌和积存物河谷: 是河流挟带着砂砾在地表腐蚀塑造的线型凹地是一种形状组合.河谷剖面形状: 由谷底,谷坡和谷缘(或谷肩)组成.河谷进展过程中的“ V”形谷的三个发育阶段:隘谷,障谷,峡谷河流腐蚀基准面: 是限制河流腐蚀作用的下限水风光, 在腐蚀基准面以下河流不发生大规模腐蚀作用.河谷按成因分为腐蚀谷,构造谷和多成因谷三类.河床: 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地部分.河床按形状和弯曲度分类,有顺直河床和弯曲河床.河床基岩经流水腐蚀形成的地貌有岩槛,壶穴和深槽等.河床积存地貌有心滩,沙洲,边滩和沙嘴等.边滩: 是河床中常见积存地貌,又称点坝或滨河床浅滩.河漫滩上曲流, 是在河流因积存而发生主流线弯曲与水流总的向前运动和横向环流叠置作用下进展的.牛轭湖: 教材 P64,65冲积物: 是河流在河床中或溢出河床的积存物.冲积物主要鉴别标志:1) 砾石成分复杂,往往具叠瓦状排列.砂和粉砂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固组分较多.2) 碎屑物质的分选性较好.3) 碎屑颗粒的磨圆度较高.4) 冲积物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5) 冲积物常呈透镜状.6) 冲积物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部为河漫滩沉积.河流阶地势状类型: 腐蚀阶地, 基座阶地, 嵌入阶地, 内叠阶地, 上叠阶地,掩埋阶地, 坡下阶地 ( P67页图识记)河流阶地的形成缘由: 1)间歇性新构造运动 2)气候变化 3)其他缘由水系格式: 水系平面组合的几何形状.主要水系如下: 树枝状水系,格状水系,平行水系,羽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向心状水系,辫状水系,星状水系,串珠状水系( P71 页图识记)河流袭夺: 是溯源腐蚀进展快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河流后,留下肘状河湾,风口,断头河乃至残余冲积物等的一系列表现.第三节 临时性水流沉积物与地貌洪流: 沟谷中流淌的水位暴涨暴落的临时性沟谷水流统称洪流.洪积物扇形岩相有: 扇顶相,扇形相,滞水相洪积扇: 是干旱,半干旱区洪流形成的主要积存地貌.冲积扇: 是常年性河流形成的积存地貌.冲积扇与洪积扇的区分: 在于前者扇面轴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