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预习全解

赵****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31KB
约6页
文档ID:203620890
[全]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预习全解_第1页
1/6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预习全解01我会写寒h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姓刘、刘海儿)盖gi(盖楼、盖章、掩盖)菊j(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ng(橙红、橙色、鲜橙)送s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02我会认犹y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03多音字行hng(银行)x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04古诗全解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缭绕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丽课文主题】:《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的山中景致,表达了作者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啊!正是这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冬初时节创作背景】: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

当时苏轼和刘景文同在杭州为官,两人交谊颇深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此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难免有迟暮之感,故苏轼作此诗赠之以作勉励课文主题】:《赠刘景文》诗人通过对”荷枯、菊败”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雪斗寒的气概通过对”橙黄、橘绿“的描写,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青春已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诗人用此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且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嘱咐和勉励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创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课文主题】: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05问题归纳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

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3.《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