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图像、图表信息题(讲练)【教师卷】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0.54MB
约54页
文档ID:595101262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图像、图表信息题(讲练)【教师卷】_第1页
1/54

专题1 4图像.图表信息题考情分析.2方法技巧.2考 点 一 光 学.4【真题研析规律探寻】.4【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题型特训命题预测】.6考 点 二 热 学.9【真题研析规律探寻】.9【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1【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2考点三力学.18【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8【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2【题型特训命题预测】.23考点四电磁学.35【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5【核心提炼考向探究】.40【题型特训命题预测】.41考点要求课程标准命题预测能根据实验目的整理信息,会用简单的图像或表格描述信息,能通过信息比较或图像分析发现其中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因果判图像、图断,形成结论并作出解释;能表述物理问表信息题题,会用物理学术语、符号、图表等描述探究过程,说明探究结果,撰写简单的科学探究报告近年来,中考物理加强了图像、图表信息类试题的考查力度,命题主要体现在识别物理特征与规律、反映物理过程、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方面图像、图表信息题解读题型特点图象是一个数学概念,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很直观由于物理学中经常要研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图象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的关系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1.直线型图像例如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就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图像类型D3210温度reA直线型图像2.折线型图像折线型图像例如晶体的熔化图像其拐点分别表示熔点0BC段表示熔化过程,持续了 4分钟,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3.曲线型图像例如,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像,表明: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解题技巧1 .看轴:看直角坐标系上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物理量,以便了解物理图像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2 .看点:看图像上的端点、顶点及拐点等各代表什么物理含义物理图像中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物理状态,其中拐点又具有特殊的物理意义,它是两种不同情况的交界,是物理量发生突变的点3 .看线:看图像中的直线、折线及曲线各表达什么物理过程和规律4 .看斜率:看在物理图像中斜率表示的是哪个物理量,斜率越大(斜线段的倾斜角度越大),其表示的物理量就越大5 .看面积:看某物理量的图像与横、纵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它常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

如:(1)v-t图像中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图像中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在对应时间内所做的功;(3)/-R 图像中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考点一光学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 随物距M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 该 将 光 屏 向 (选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答案】5,远离详解】凸透镜成像时,当”=尸 至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乙可知u=v=2f=10cm解得此凸透镜的焦距是户5cm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往后会聚,像的位置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会再次接到清晰的像2.(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和像距v 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为20cm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答案】C【详解】A.当 =v=4=20cm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户10cm,故 A 错误;B.物距为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故 B 错误;C.当 a=15cm时,2J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故 C 正确;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像距变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故 D 错误。

故选Cv/c m3.(2 0 2 0 江苏宿迁 中考真题)小明在 探 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 随物距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物距a=1 2 c m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答案】缩小,照相机详解】由图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1 0 c m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的w=v=1 0 c m=2/*,户5 c m当物距=1 2 c m 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核心提炼-考向探究内容核心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图像1 .根据像距V 随物距 变化的图象计算焦距首先找出物距与像距相等的交点,该点物距等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 据 求 出 凸 透镜的焦距2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分析(1)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4 v /;(2)“=4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丫=名;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心球(4)/时,不成像;(5)时,成正立、放大、虚像3.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1 1 1=一+一f U V2 01 0v/c mO 1 0 2 0 w/c m根据 v=Z 2 0c m 求出凸透镜的焦距y=1 0c n i o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物距=12cm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答案】缩小【详解】由图可知,当物距越来越大时,像距始终大于5 c m,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是大于焦距的,所以焦距在5cm左右;当物距=12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2.下列一些物理现象及物理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在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的物距瓦和像距v 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牙医用的小镜子先在火上烤一下,目的是为了消毒C.北方的冬天,在保存蔬菜的地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D.我们看到的水壶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答案】D【详解】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v=316cm 时,凸透镜焦距户8 c m,故 A 错误;B.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是为了提高镜面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使镜面变模糊,故 B 错误;C.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 C 错误;D.我们看到水壶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后的小水滴,故 D 正确。

故选D3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M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 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答案】0.05 变小【详解】由图象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v=10cm时,物像的大小相等,物距和像距都为二倍焦距,可得:y=5cm=0.05m;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 f,即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0.05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且大于焦距,则像距减小,像变小.4.如图所示,线段为一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 cm当物体距透镜30cm时,物 体 所 成 像 的 性 质 可 以 应 用 于 (选 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答案】25 幻灯机【详解】由图可知,=2m时,5=2 m,可得M=v=0.5m=50cm-2 m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体处于二倍焦距处,即=V=50cm,因此户25cm。

当物体距透镜30cm时,符 合/根 据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可 知,物体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是实像,其应用是幻灯机5.某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物距“、像距v 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当”=1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B.当=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当 i/=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D.当”=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答案】D【详解】由图得,的图像是一条倾斜向下的直线,图像的斜率为 A=-=-l则4 3的关系式为-=-lx-+10m-1U V u v凸透镜的焦距满足u=v=2f,则此时解得户0.1 m=10cmA.当 a=10cm于 时,不成像,故 A 不符合题意;B.当/=15cm4时,成倒立、缩小的像,故 D 符合题意6.小丽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调整好实验器材后,小丽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选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选 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3)图乙是小丽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和物距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o【答案】缩小 仍能 10【详解】(1)由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 心 功fv10打的热量乙物质的比热容为2.1义103J/(kg)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答案】D【详解】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根据。

放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若 A、B 两种液体中,一种物质是水,则一定是甲物质,故正确;由图可知,012min乙的温度从60降低至20,所以乙的温度降低Arz,=60-20=40,故错误;012min甲放出的热量Q 水 放=c 水加水 甲=4.2X 103J/(kg*)X0.5kgX(60-40)=4.2X 104J故错误;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加水=小乙,而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水 放=乙放,则 c 水相水乙结合图像可得,012min水放出的热量,即另一种液体放出的热量水 放=乙 放=4.2义10勺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4.2X104J0.5 版 x(60-20)=2.1X103J/(?C)故正确,故 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4.(2022山东潍坊 中考真题)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对固态物质a、b、c 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f2时间内,a、C吸收热量相同B.,2为时间内,的内能不变C.6 的比热容可能大于c的比热容D.若 0、6 是同种物质,则 6 的质量小于。

的质量【答案】AC【详解】A.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对固态物质a、c 加热,用加热时间表示吸热的多少,fi/2时间内,加热时间相同,所以a、c 吸收热量相同,故 A 正确;B.在 f2f3时间内,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故 B 错误&及C.根 据 一,取得,b、C质量不确定,所以的比热容可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