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偏执狂批判法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89KB
约14页
文档ID:481456861
偏执狂批判法_第1页
1/14

二、达利艺术观的核心:偏执狂批判法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表达内容和主题,超现实主义艺术 发起人布列东称,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通过它,我们想表达一以语言、 文字或是其它任何方式一思想的真正作用他以达利作品的风格为代表解说了超现实主义绘 画概念,这种风格就是以精致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场面和经过变形的形象, 来营造幻觉和梦境的画面达利选择了梦境作为艺术题材,可无形的梦幻具有飘渺不定的特征,潜意识还没有一个 大家公认的形象系统达利要展示神奇的梦中世界,他就必需找寻或发明一些新的语言符号, 自己创建信息系统达利公然承认他的画是在努力表现一种潜意识,他把这种超乎理智之上的东西看成是艺 术所要捕捉的“更为重大的现实”1920年,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 自称为“偏执狂批判”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并引人他的创作过程何谓偏 执狂批判方法呢?简单而言,它“是把互不相关、无内在和外在联系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 困惑不解,要偏执地去思考,从而使思维进人潜意识和梦境状态的方法找到这一方法后,达利不再孤立地考虑超现实主义的意象和现象,而是从整体上来考虑 系统的有意义的关系,明确地把虚幻世界推向现实世界。

为让人们“看见”他的梦境”,达 利精细人微,甚至毫发不差地描绘梦中的物像这种怪异的“真实感”使他展现的”梦”明 显区别于其他超现实主义画家《哥伦布之梦》取材于15世纪末哥伦布亲率3艘木帆船,经过70天旅程,终于抵达美 洲巴哈马群岛的一段史实达利对于他们在冰雪中登陆时的情形作了神奇的构思,选用有十 字架、耶稣像和圣母画像等的旗蟠,让原本古人仪仗队伍习用的旗蟠和无尽无休的十字架出 现在一个虚幻的环境中一些裸体与半裸体的现代人(这是他自50年代以来习用的手法)则 浸泡在水中近景中仍然显得如此之小的中世纪后期的木船顶着惊涛骇浪前行,远处的船也 正源源不断地随来风雪交加,一切都是模糊的,处在雾蒙蒙的混沌之中为了让人感到似是而非,他采用一种古典主义或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手法,真实与细腻 地刻画每一个细节如这幅画中提拽木船的古代青年,旗蟠上带有现代明星头像的圣母,浸 人水中的侧面青年像,都是非常真实的它不是一幅实景,而是一种意象,是人在梦中常常 不够具体的意象达利巧妙地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移到创作过程,使自己内心的荒诞、 怪异加人到外在的客观世界,又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 使幻想具有真实性。

这幅作品中,事件是真实的,场景则是虚构的;人、物是真切的,他们所处的时空则是 模糊的素描的表现是细腻逼真的,色彩的调制则停留在古典主义阶段这种超乎现实的真 实,令观者在欣赏中感到迷惑难解这里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主观上的虚拟性加强了情 景的反理性因素,凡不可能的形象在那个世界都精确、逼真地浮现,尽管他们并现在,我们归纳一下达利的作品表象的种种矛盾里孕育的新变化1. 确定新领域、新主题从原则上讲,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对超现实主义者开放的, 但超现实主义者选择的领域却非常有限他们都将焦点集中在弗洛伊德的研究领域一潜意识 上达利的作品放在今天的美术界,也许够不上前卫,更别说惊世骇俗,但20世纪30年代, 将性、血、腐败物 等纳人画面令人无法容忍达利作品的这些内容相当离奇和扰人,以至 无人能继承他的衣钵,对他的创作来一次滑稽的模仿2. 找到新手段、新方法创作者确定新内容、新主题并不意味着作品具有价值,他还 必需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达利的作品诞生在一个反传统观念的时代,布 列东曾夸他“靠他的偏执狂批判方法授予了超现实主义第一流的武器”他用这个武器制作 的作品涉及艺术各个领域一绘画、雕塑、诗歌、电影、摄影,以及建筑设计、家具设计、首 饰设计、芭蕾、玻璃、肥皂。

这种打破疆界的延展方法给大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也给 后人留下了的有益的经验3. 落实新代码达利或许不是乔托、塞尚那样的艺术巨孽,但他以独特的手法、全新 的视角、怪异的表现让我们领略了意识领域的一角古典的学院派训练为达利提供了随心所 欲地模仿和创造各种形象符号的技术基础,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带他进人了一片前人不曾 涉足的广阔天地,西班牙的虔诚美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一种近乎瘫痪的肉体病态模本达利 在创作过程中,找到或设计了一种以夸张、变形、多个形象重叠为基本造型元素的个性新代 码达利作品中这些反复出现的代码成了他独有的语言标记4. 组合新意象达利作品中各种矛盾、对立的形式和符号并呈,构成了与他人迥然的信 息系统:局部元素的极度真实精细和整体视像的极度荒诞无理共存;变形痉挛的符号和古典 完整的形像同体;生与死、爱与恨、原始与现代、巨大与纤细、现实与梦幻等等奇异地交融 共生达利的作品不是依靠一个简单的个人印记就可区分,它是一种个性化的观察方式,需 要从局部到整体的完整把握就“超现实主义”的意义而言,达利远不及基里柯,但达利能 被大众认可接受,而基里柯没有,重要的原因就是达利采取的独特统合策略:作品显现古典 主义的功底一这是精微而易于品评的;形象化的图解弗洛依德的理论一这是新颖而可以炫耀 的;放大地借鉴民族传统中的灵异成分一这是独特而便于记忆的。

他将3种元素怪异地拧在 一处,而每一种元素又以模仿、拼装和改造为起点,最后营造出一种似是而非的迷幻效果 这3种浸润在达利血液中的元素,使得达利作品充盈诡橘的气息5. 展示新可能当代艺术评论家认为“超现实主义者对艺术的贡献不是他们的想象力、 全新主题(梦境),而是他们对符号科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里的符号科学指无言的交际系 统,我们用它来相互传递信息符号科学是在那套系统中能够被人们所认可的东西它告诉 我们意想不到的事可以成为智慧的开端;我们应该同时处理收集到的来自不同层次、以不同 伪装出现的信息〔’]”达利曾改造过《米罗岛的维纳斯》(1934年),他在维纳斯像的额头、 前胸和膝盖开了好几个长方形的小抽屉20世纪80年代,一幅广告画将这一创意搬了过来, 用逼真的写实手法,将维纳斯胸部描绘成一个有生命的活体,抽屉像真的被切割成的方块人 肉由于这种逼真性,达利那种无关痛痒的玩笑就发展成为一种灾难,人们在对生命体的重 新切割构制中感到了强烈的可怕与凶残评价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价值,维度是多样的,但艺术发展的动力是“创新”,若一 个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了无新意,毫无可资借鉴之处,这样的创作对艺术史毫无意义,对大众 生活也毫无意义。

达利继承和借鉴了他人的大量东西,但达利也为别人提供了借鉴之处随着西班牙人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的出现,人们终于改变了以往那种认为超现实 主义已经废除了天才的看法因为随着达利的到来,梦境的窗口或许第一次被真正打开了,以 至于整个世界都觉得被抛在了无边无际的荒诞中事实证明人们的判断没有错误,达利的确 是现代艺术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天才之一当然,使人们产生这种印象的原因,除了达利那令 人惊异的作品之中所迸发出的天才的能量之外,还有他那异乎寻常的行为在他的自传《萨 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一书中,达利以一种夸耀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成长以及艺术创作 的观念生活在父母无休止溺爱中的达利,在童年时期就制造出了各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疯狂 的事件达利在十七岁的时候进入马德里美术学校学习,此时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从印象主义 到立体主义所有的代艺术风格20年代初期,他发现了契里科和卡拉开创的“形而上画派”, 并接触到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尤其是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以及对潜意识的分析对达利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使他从中寻找到了摆脱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困扰他的色情与荒诞的出口,并为达利 提供了展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发泄自己过剩精力的空间。

1929年夏天,他开始创作一些 小幅油画,这些作品布满了经过精细描绘的非理性的物象其中包括动物、昆虫、人体解剖碎 片以及其他怪异的东西,例如《被启发的欢乐》和《欲望的调节》等就是这类作品在这些 作品中,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被不合逻辑地组合在了一起,呈现出一种梦境般的意象达利后 来把它们称为“手绘的梦境照片”达利热衷于显示自己个性的努力,使他很快就找到了确立自己地位的方法他于1930年出版 了一本名为《看得见的女人》的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偏执狂批判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简 单地解释为用一种达利式的幻觉来取代可视的现实偏执狂批判”方法的出现使达利开始 摆脱了契里科等人对他曾经产生过的影响从30年代开始,他陆续完成了一系列奠定自己画 坛地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达利以他擅长的写实技巧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又令人感到焦灼 的世界在《记忆的永恒》一画中,远山、树干、达利肖像的变体以及软绵绵的钟表被不合 逻辑地安排在了同一个空间之中,显示出一种充满荒诞色彩的梦境效果特别是被软化处理 的钟表,至此成为达利一生偏爱的主题他把固体的钟表表现成为一种如同奶酪般柔软的东 西,目的是要“撕掉理性蒙在现实上的种种面纱,并努力地展现出面纱背后那个正在下沉或者 正在腐烂的软性世界”。

此外,达利有时候还会运用一些具体的、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来构成另 外一种似乎是完全陌生的存在,以此来显示视觉的歧义性他曾用七个裸体的女性拼成了一 个骷髅的形象,并把它称为“爱欲与死亡”的象征达利作于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的预感》 则运用了被拆卸的、零散的肢体表现战争即将到来之时社会摇摇欲坠的感觉有时他也会根 据他所感兴趣的古典画家的作品来创作变体画例如他宣称从米勒的作品《晚祷》中发现了 一种性欲的象征,并为之创作出大量的变体效果凡此种种,都是达利运用“偏执狂批判”来 进行创作的结果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达利的艺术完全是建立在理性的、刻意而为的基础之 上的正如达利所说的:“我相信,通过积极推进意识的妄想,在即将到来的这一时刻,将有可能 把混乱加以系统化,从而帮助人们完全不必相信现实的世界这或许并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对 现代社会的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达利的确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有 益的贡献一、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及发展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主张通过这种方式,口头地 书面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 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

哲学背景: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现实,这种现实即迄今遭到忽视 某些联想的形式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 移的种种变幻它趋于最终地摧毁一切其他的精神学结构,并取而代之,以解 人生的主要问题在1924年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安德烈•布雷东(Andr’ eBreton 对超现实主义(S盯realism)作了上述定义布雷东是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旗手, 提出的“超现实主义”一词来自阿波利奈尔(APolllnalre^剧本《蒂蕾丝娅 乳房》该词表达了布雷东及其追随者在这场文艺运动中的追求,那就是超自 的、无意识、无理性的精神自由弗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这一 说揭示了沉睡于人们心底、不被人们的意识所触及,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 义的所谓无意识和潜意识根据弗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 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 处秘而不宣的本质而艺术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以 为源,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强调梦幻的万能他们认为,梦幻能显示“生命永恒” 的“彼岸”,只有用梦幻纠正现实,改变现实,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墙, 到神妙的超现实的境界。

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是被归为“形而上”派的画家基里柯他的作品 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心动又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楼宇、寒月, 运家具的空车、玩铁环的女孩,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 这些偶然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