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突环境事件问责情况的分析报告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KB
约11页
文档ID:532398844
突环境事件问责情况的分析报告_第1页
1/11

突发环境事件问责情况的分析报告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问责,是落实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业环保责任,保障环境安全的有力措施2006年,监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处分暂行规定》200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对因对工作失职、管理监督不力、滥用职权或不作为等造成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发生,产生重大损失或对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为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环境安全,我们对近年来某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因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而被问责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加强警示教育,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一、责任追究总体情况 自2004年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问责力度有关方面对31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进行了问责.依法严肃耍处了361名有关责任人,其中行政处分29 6名,占82%,追究刑事责任6 5名,占1 8%在受到问责的人员中,地方政府有关责任人为36名,占10%;环保部门有关责任人为62名,占1 7%;其他部门有关责任人为1 71名,占4 7%;企业有关责任人为92名,占26%。

在受到行政问责的人员中,约4 5%受到降级、责令辞职、免职等处分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中,多数被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投毒罪、环境监管失职靠、玩忽职守罪、渎职罪等通过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严厉打击和震慑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极大地增强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推动了环保工作 二、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盲目决策,疏于监管,导致突发环境事件,政府主要领导被追究责任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明知故犯一些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为发展经济降低环保要求2005年4月,发生在浙江金华东阳市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其环评报告已对东阳市画水镇化工区做出无环境容量、不适合建化工集中区的结论,但当地政府置环评结论于不顾,强行招商引资1 3家化工等各类污染企业,并陆续建成投产,结果对当地的农作物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引起周边这群众的强烈反对,最终酿成“4.10”群体性事件浙江省有关部门决定免去东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职务,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决策失误 一些地方因决策失误造成污染物长期超标,并引发突发环境事件云南省玉溪市为拉动阳宗海周边经济增长,盲目兴建污染企业,导致2008年阳宗海重大砷污染事件,沿湖2万多群众饮水困难。

尽管相关责任企业数年间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多元,纳税1000多万元,但此次污染致使阳宗海恢复到III类水质至少需要3年左右时间,而整个污染治理费用将达数十亿元云南省政府对2 6名涉及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的政府相关人员进行行政问责,其中玉溪市副市长被责令引咎辞职,市长助理被免职 (三)疏于监管 一些地方政府为污染企业大开绿灯,甚至为违法排污企业充当“保护伞”甘肃省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长期使用明令禁止的淘汰工艺从事生产、并违法排污,严重污染环境,导致300多名村民血铅超标,其中200人铅中毒在企业长期违法生产过程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熟视无睹,甚至包庇纵容在此事件问责中一些已调离原来岗位的政府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也被依法追究责任四)应急响应不当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应急工作重视不够应对不及时.处置不科学,信息迟报现象严重,致使错失最佳处置时机,造成巨大损失和恶劣影响2004年2月,四川沱江发生特大水污染事件后,沿江近百万群众饮用水暂停供应,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很大影响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和区环保部门有关领导由于环保责任心不强、环境应急意识淡薄,在发现川化公司超标排放高浓度氨氮废水后,既没有及时上报,也没有跟踪调度水质异常情况,更未对企业采取措施,错过了应急处置的最佳时机,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事态。

在事后问责中,青白江区政府副区长等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青白江区环保局副局长、青白江区环保监测站站长被判环境监管失职罪三、相关职能部门把关不严事件,有关责任人员被追究责任监管失职、渎职,引发突发环境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审批把关不严一些地方在上项目时,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审批把关不严,人为降低污染企业准入“门槛”2008年,河南省发生的大沙河砷污染事件,主要原因是成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线不符合产业政策但当地政府及工商、技术监督、经济、安监等部门违规审批,擅自开“绿灯”,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有18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二)监管失职、渎职一些地方有关部门疏于监管,导致发生安全生产等事故,并引发次生灾害.其中尾矿库溃坝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尤为突出,2006年,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发生了污水蓄存池溃坝事故,因有关部门巡坝不力,没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导致地方政府及经济局、河灌局等多家单位的有关人员被追究责任2006年,陕西省商洛市发生了米粮金矿尾矿库溃坝事故,主要原困是该尾矿库库容已经用完,企业擅自加高尾矿库坝并继续使用,而当地政府及安监等部门没有及时制止,最终酿成溃坝事故,共有3 3人被追究责任。

四、企业违法建设、违法生产、违法排污,导致环境污染事件,企业主要责任人被判投毒、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破坏环境等罪行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未履行环保审批手续违法建设和生产有的新建企业未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就上马,有的企业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改变生产工艺2003年,福建建阳金山矿业有限公司在环保手续尚未批复、尾矿库等设施尚未建设到位的情况下,擅自投入生产,造成附近多名群众血铅超标,终于2006年酿成了群体性事件,矿长、副矿长都因此受到撤职和解聘处分二)未按环评审批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生产 有些企业未建治污设施即投入生产,有的治污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环保审批要求即投入生产2008年,湖北驰顺化工有限公司在环保“三同时”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擅自开工试生产,导致高浓度超标废水进入灌渠,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企业负责人因此被刑事拘留.2008年,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硫酸厂违规使用高含砷硫铁矿,废水渗入地下,导致饮用水水源遭受严重污染,90人砷中毒该企业4名负责人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三)恶意违法排污 造成污染事故的企业漠视环保法律法规,明知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后果,仍然擅自上马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肆意偷排偷放。

2005年年底,广东韶关冶炼厂将1000多立方米含镉废水排入北江,导致南华水厂停水1 5天,肇事企业的3名直接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2006年8月,吉林省蛟河市吉林长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废液异地处理的运输途中,将约10立方米废液倾倒于距厂38公里处的牤牛河内,致使牤牛河受到污染,影响了社会稳定,并造成了国际影响最终,肇事司机等2名直接责任人均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被处以3年有期徒刑2009年2月,江苏省盐城市因企业将30吨高浓度含酚钾盐废水直接偷排到饮用水水源地上游,致使20万人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我国首次以投放毒害性物质罪,对违法排放废水的法人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09年7月,山东亿鑫化工有限公司趁当地降雨、附近河流水量增加之际,将蓄意隐藏的大量含砷有毒生产废水泵入南竦河中,严重影响流域内50万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临沂市罗庄区法院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非法经营罪一审判决亿鑫化工有限公司责任人于皓有期徒刑15年,并判决亿鑫化工于皓、许长贤、于宗友等3名被告共同赔偿国家经济损失3714万元 五、环保部门问责情况 (一)未把好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关在已问责的事件中,约有45%的项目未履行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手续。

2004年,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铅酸电池等1 8家涉铅企业违法排污,其中4家企业承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改变生产工艺.3家企业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擅自建设、开工,尤其是徐水县环保局越权审批了11家蕾电池及铅熔炼企业,出具虚假监测数据,擅自为涉铅企业延长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导致7名环保部门领导受到处分,其中局长和两位副局长被免职近期发生的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中,环评报告书未考虑生产硫酸锌过程中产生的镉污染因子,浏阳市环保局在环评审批和项目验收中也未提出对镉污染进行预防和处置要求,且未能及时发现企业私自建设一条炼铟生产线,市环保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已被免职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长清镇血铅超标事件,原因之一是因为在企业未达到环评搬迁要求的情况下,环保部门就允许该企业试生产,并通过了环保“三同时”验收目前,相关责任人正在被追究二)未把好执法监督关 一些地方作风浮躁,工作走过场,对长期环境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在云南阳宗海事件中,省、市、县三级环境监察部门曾派人现场监察80多次,罚款70多万元,但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企业违法排污,为此县环保局两名环境监察人员被免职在贵州省独山县瑞丰矿业公司违法排污引发水源地污染事件中,县环境监察大队两名负责人因环境监管失职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些地方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现场执法和隐患排查发现不了问题近期,湖南省武冈市一冶炼厂用废料炼锰致使千余人血铅超标,此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就投入生产.且地方环保部门在群众举报污染后多次检查此厂,均认为企业排放没问题,引发了血铅事件,目前已确3名环保官员被立案调查一些地方纪律严重涣散,甚至充当非法业主“保护伞”在河南省大沙河砷污染事件中,民权县环保局仅指派一名副局长对民权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收费和监督检查,而该副局长在多次检查中,对企业擅自拆除部分治污设施的行为未予以纠正,对本应循环使用的合砷超标废水直接外排的行为置之不管,后以环境监管失职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二年三)未把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对关一些地区没有将环境应急管理摆在应有的位置,内部缺乏有效工作机制,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不力,迟报现象比较突出,个别地方值守形同虚设,甚至故意关闭、拒绝上级部门信息调度2009年,苏鲁交界邳苍分洪道在不到200天的时间内发生了两起砷浓度超标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山东省有关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未建立高风险污染因子的有效监控和应对机制,在已经判断可能会造成跨界污染的情况下,未及时通报下游政府并上报环境保护部,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对局势的掌控。

为此,环境保护部专门约谈了临沂市下政府和山东省环保厅主要负责人,并提出警告 (四)未把好有毒有害物质转移监督关 在发生的突出环境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转移废液、废渣过程,恶意倾倒所致其中主要原因,有的是环保部门疏予监管,有的则是当了帮凶,指使、纵容企业违法转运2009年2月,湖南省耀乡市环保局违规同意五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将合铬危险废渣非法转移出界、造成双峰县梓门桥镇檀山坝村地下水受污染,个别村民中毒目前,8名涉嫌非法转移铬渣人员已被刑事拘留,相关部门的责任正在调查处理中五)未把好部门联动关环保部门在工作中未依法履行职责,对该移送移交的问题未及时规范处理而被问责在山西省襄汾县尾矿库垮坝事件中,临汾市和襄汾县环保部门在检查该企业时,未将发现的尾矿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移送移交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襄汾县环境监察大队八中队负责人以玩忽职守罪被判刑一年,临汾市环保局局长、副局长、环境监察副支队长及襄汾县环保局局长、副局长等多人均受到党政纪处分 六、责任追究的几点启示 当前,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安全生产和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不断上升,环境风险加剧,突发环境事件正处于高发期。

一些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最近发生的多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危害极大,处置困难,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加强警示教育,使各地政府、相关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