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申诉土耳其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限制违背了非歧视原则案例介绍根据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土耳其在纺织品与服装产品上与欧盟一样实行 “大体上相同”的贸易政策欧盟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对包括印度在内的部分 国家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实施了进口数量限制作为与欧盟建立关税同盟,在纺织品与服装 上实行与欧盟“大体上相同”的政策结果,土耳其对印度的 19 个种类的纺织品与服装实行了 数量限制印度因此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申诉土耳其,请求成立专家小组来调查 此案1998年3月13日,DSB成立专家小组对此案进行调查泰国和美国等以第三方身份参 加印度认为,土耳其实施的数量限制违背了 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 则”、第13条“非歧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土耳其 则争辩说,它在成立关税同盟时实施的数量限制符合1994年GATT第24条的规定专家小组经过调查后,在1999年5月31日分发的报告中裁定,土耳其对印度纺织品与 服装实施的数量限制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3条“非歧 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
专家小组否决了土耳其关 于1994年GATT第24条授予它在与欧盟成立关税同盟后可以违背1994年GATT及(纺织 品与服装协议》有关规定实行数量限制的辩护1999年7月26日,土耳其通知DSB,对专家小组在法律解释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上诉 土耳其没有上诉专家小组关于其数量限制措施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和《纺 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不一致的裁定,只上诉专家小组裁定它不能依据1994年GATT 第 24 条规定实施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上诉机构维持专家小组的裁定:在此案中,不 能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来判决土耳其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然而,上诉机构推 翻了专家小组对1994年GATT第24条作出的解释上诉机构裁定,根据1994年GATT第 24条第5款引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裁定与GATT不一致的措 施是合理的辩护方可以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认定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但必须满足 两个条件:第一,在关税同盟成立时,这样的限制措施必须完全符合GATT第24条的规定,特别 是符合该条第 5 款及第 8 款的规定;第二,成员必须证明如果成员没有被允许实施这一措施,关税同盟的成立已经受到阻碍。
对于第一个条件,上诉机构认为,在此案中专家小组做出了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安 排完全满足1994年GATT第24条的假定然而,这个假定没有被土耳其上诉,因而没有在上诉机构按 程序讨论上诉机构对专家小组进行了批评,认为专家小组在审查措施是否应根据1994年 第24条来判决时,需 要WTO成员证明这个措施在关税同盟成立时完全满足关税同盟的要求c 对于第二个条件,上诉机构裁定,土耳其没有证明它与欧盟之间关税同盟的成立在没有采取 数量限制措施时会受到阻碍,土耳其还可以利用可替代措施,如运用原产地规则来证明达到 限制的目的上诉机构得出结论,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土耳其对印度的纺织品与服装的进口限 制措施不合理专家小组裁定土耳其的行动与它所需承担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 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规定的义务不一致是正确的最后,DSB通过了上诉机构的报告及上诉机构修改后的专家小组报告案件评析印度申诉土耳其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限制问题,属于非歧视原则问题非歧视原则是世界 贸易组织各项协定、协议中最重要的原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非歧视原则主要是通过最惠 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来实现的。
而非关税壁垒主要体现在数量限制措施、进口许可制 程序的繁简、海关估价的方法、手续及程序、贸易技术壁垒的规定、原产地规则及装船前检 验的规则等方面在这些非关税壁垒中,最显著的是数量限制(QRS)数量限制措施指对 出口产品的数量加以限制的措施,其形式主要有配额、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限制和禁止4 种 数量限制这种贸易壁垒长期为各国所宠爱,各国不断用它来保护受到进口冲击的国内 工业,特别是农业、纺织业和钢铁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数量限制实施起来较容易、简单, 效果明显但是,相对其他措施,数量限制的保护效果代价较高,缺少透明度,成本难以估 量,对国际贸易扭曲较大GATT —直强调应通过关税而不是通过数量限制及其他非关税措 施来保护国内工业,显然,数量限制违背了 GATT精神,所以,取消数量限制成为GATT 追求的目标之一GATT第11条明确规定:“任何成员除征收税款或者其他费用以外,不得设立或维持配 额、采用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成员领土输入或者向其他成员领土输出 或销售出口产品基于各国情况的复杂性,GA TT认识到,完全取消数量限制是不切实际 的,为了对数量限制更好地进行管理与监管,GATT在强调取消数量限制的同时,规定了部 分例外,主要有: GATT 第 11 条第 2 款规定的例外;国际收支平衡保障例外;特定工业保 护例外;数量限制的非歧视原则例外。
GATT第11条第2款规定了三种例外:(1) “为防止或缓和输出成员的粮食或其他必需品(包括纺织品)中的严重缺乏而临时 实施的禁止出口或限制出口 ”在这一例外中,值得注意的有四点:第一, “防止或缓和”意味着采取的限制措施可以在 事件发生前或事件发生后;第二, “其他必需品”(包括纺织品)指本国可枯竭的资源;第三, “严重缺乏”暗含季节性食品由于受国外售价的上涨而引起国内售价的暴涨而导致的缺乏,且 这种缺乏是“严重”的;第四,临时实施指禁止出口或限制出口的措施是临时而非长久、永恒 地适用,一旦事情发生转机,回到正常情况,呀袄立即撤消这种措施2) “为实施国际贸易上初级产品分类、分级和销售的标准及条例,必须实施的禁止进 出口或限制进出口关于该例外, GATT 第 16 条规定, “初级产品”应理解为天然形态的农业、林业、渔业 或矿业产品,或为在国际贸易中能大量销售而根据习惯性需要进行过加工的上述产品(包括 纺织品)3) 对任何形式的农渔产品(包括纺织品)有必要实施的进口限制:(a)限制相同国 内产品允许生产或销售的数量,或者若相同国内产品的产量不大,限制可直接取代进口产品 的国内产品的允许生产或销售数量的政府措施;(b)通过采用免费或低于现行市场价格的办 法,将过剩产品供国内某阶层消费,以消除国内相同产品的暂时剩余,或者相同国内产品若 产量不是很大,以消除能直接代替进口产品的国内产品的暂时过剩的政府措施;(C)限制 生产是全部或主要地直接依赖于进口,而国内产量相对有限的动物产品允许生产的数量的政 府措施。
任何成员在依照第(3)款对任何产品的进口实行限制时,应把所设定的指定时期 内准许进口的产品数量或价值以及可能的变动进行公布根据(a)项实施的限制,不应使 产品的进口总量与其国内生产总量间的比例低于如不执行限制可以合理预期达到的比例成 员在确定这个比例时,对前一有代表性时期的比例及可能曾经影响或正在影响这个产品贸易 的任何特殊因素,均应给予适当的考虑为了澄清该条款,我们把上述对农渔产品(包括纺 织品)实行限制的条件进行简化,即限制农渔产品(包括纺织品)进口必须满足下列几个条 件:第一,如果对国内农渔产品(包括纺织品)进行限制,可同时对进口农渔产品(包括纺 织品)进行限制;第二,出于解决过剩产品的目的,以补贴价或免费向一定范围的人提供国内产品,可以 实施进口限制;第三,对国内农渔产品(包括纺织品)实施限制,则可对进口农渔产品(包括纺织品) 实施限制;第四,对某项产品进行限制前,必须公布相关的情况;第五,据(a)实施的限制,应维持进口总量与国内产品总量之间合理的比例该款实质上为农渔产品(包括纺织品)开了一扇大门,各成员可以以限制生产的名义, 来对本国国内生产者及市场进行保护同时,由于这一条款规定较晦涩且存在漏洞,因而在 实践中长期被引用。
这些漏洞主要有:(1) 农渔产品(包括纺织品)具体是指哪些产品,尽管用“任何形式”作了限定,但在 实践中仍会产生分歧2) 采取措施的标准尽管该款规定了具体的条件,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采 取限制,但可以看出,该款条文过于晦涩,易产生分歧,且缺乏规范力度如何对采取措施 的标准进行规定,是WTO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案例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 门外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 符合环保要求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 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 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 超标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 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痛定思痛,永通集团积极寻求破解绿色壁垒之法当初,国内化工行业还没有环保染 料,永通就用国外的,尽管在大力开源节流之后,成本还是高了30%,出口几乎无利可图, 但是永通人下定决心,要在世界市场上打响这张“绿色”牌集团不仅将染料全部改为环保 型产品,还斥资2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 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这家 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 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 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 了 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 益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