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参考模板范本

清****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02KB
约11页
文档ID:328783030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
1/11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1 学年1.1 学年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当年的九月一日到第二年的八月三十一日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年初”指第一学期开学时,“学年末”指第二学期结束时1.2 学年初学年初是指第一学期开学时1.3 学年末学年末是指第二学期结束时2 学校2.1 学校学校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招收适龄人口实施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设立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2.11 城市、县镇、农村按学校所在地分类,各类学校可分为城市、县镇、农村城市、县镇、农村的划分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1)城市城市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2)县镇县镇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3)农村农村是指城市、县镇以外的其他区域2.12 学校办别按学校办别分类,小学、普通中学、职业初中、特殊教育、工读学校可分为教育部门和集体办、民办、其他部门办三类:(1)教育部门办是指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学校;集体办是指校舍、师资、经费等主要由乡(镇)、村、街道集体单位负担(辅以财政专项补贴)的学校2)民办学校,是指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3)其他部门办是指企事业单位等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学校2.2 学前教育(幼儿园和学前班)2.21 幼儿园幼儿园是指招收三周岁以上(含三周岁)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动设立幼儿园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合格,并予备案2.22 学前班学前班是指在部分不能满足学龄前幼儿三年入园的地区,组织学龄前儿童进行学前一年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学前班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城市弥补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2.23 按学校办别分类,幼儿园、学前班可分为教育部门、集体办、民办、其他部门办四类:(1)教育部门办教育部门办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办大中小学举办的幼儿园(附属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

2)集体办集体办是指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农村乡(镇)、村民委员会利用集体所有的资产(包括校舍、师资、经费等)、或辅以财政专项补贴所举办的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3)民办民办是指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由公民个人、非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4)其他部门办其他部门办是指政府及有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利用国有资产(包括房屋、土地、设备),或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2.3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国家和社会要提供条件使每个儿童和少年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家长也要保证自己的子女接受这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通过小学、初级中等学校教育来实现。

2.4 规定年制规定年制是指当地政府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要的时间年限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主要有两种年制,五.四制和六.三制五.四制是指小学规定年制为五年,初中规定年制为四年;六.三制是指小学规定年制为六年,初中规定年制为三年2.5 规定入学年龄规定入学年龄是指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和少年的实际入学年龄各地小学规定入学年龄和初中规定入学年龄要相互衔接如实行六.三制义务教育的地区,若小学规定入学年龄是6周岁,则其初中规定入学年龄就是12周岁2.6 普通中学(普通高中、普通初中)普通中学分为普通高级中学和普通初级中学两个阶段1)普通初级中学是指独立设置的招收小学毕业的适龄人口进行初级中等基础教育的机构2)普通高级中学是指独立设置的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高级中等基础教育的机构3)完全中学是指普通初、高中合设的教育机构4)一贯制学校是指在一所学校连续实施中小学教育的机构其中包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实施高中教育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7 职业初中职业初中是指经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招收小学毕业生实施初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机构职业初中按学校性质类别可分为:(1)独立设置的职业初中。

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职业初中2)普通中学、其他单位附设的职业初中部2.8 初等教育(小学)小学是指由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学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教学机构小学教学点是指为方便学龄儿童就近入学,在小学校本部以外设置的教学单位(含巡回点和下伸点)2.9 工读学校工读学校是指由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举办的,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中学生进行挽救教育的教学机构2.10 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是指独立设置的招收盲聋哑和智残儿童,以及其他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普通或职业初、中等教育的教学机构2.11 少数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学校是指专门为汉族以外的民族独立设置的学校包括民族自治地区举办的学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的普通学校3 教学班3.1 教学班教学班是指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3.2 复式班复式班是指因各年级学生人数太少,不能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班,而将几个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实施不同年级教学计划的教学班统计时复式班只作一个班统计3.3 班额班额是指每个教学班实有的学生数4 学生数4.1 毕业生数毕业生数是指上学年内,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实际毕业的学生数不包括结业生和肄业生。

4.2 结业生数结业生数是指具有学籍的学生,学习期满,有一门以上主要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或因其他方面不合格未予毕业而发给结业证明的学生数4.3 招生数招生数是指新学年开始时,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不包括重读生和复学生4.4 重读生重读生是指接受过某年级教育后,在同年级再次接受教育的学生,不包括已经毕业补习重读的学生4.5 在校生数在校生数是指本学年初,具有学籍的注册学生总数4.6 毕业班学生数毕业班学生数是指本学年初相应学制最高年级的在校学生数4.7 华侨华侨是指本人是华侨的学生或教职工,不包括华侨的子女4.8 普通(职业)中学特教生普通(职业)中学特教生是指在普通(职业)中学接受普通(职业)初、中等教育的盲聋哑和弱智学生4.9 幼儿园(学前班)离园人数幼儿园(学前班)离园人数是指完成学前教育,离开幼儿园(学前班)的幼儿人数4.10 休学休学是指经学校同意,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离开学校,学校保留其学籍的学生4.11 复学复学是指因故休学的具有学籍的注册学生,休学期满又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的学生4.12 退学退学是指因故放弃学籍,中断学业的学生(包括办理退学手续和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4.13 转学转学是指经学校同意,因故由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

4.14 学龄人口学龄人口是指达到小学、初中、高中规定入学年龄的人口学龄人口总数,是指进入学校与未进入学校的学龄人口数之和学龄人口数的计算要与当地学制年限相一致如当地小学学制为六年,规定入学年龄为6岁,小学学龄人口就为6—11岁;初中学龄人口的计算,一方面要与当地小学学龄相衔接,另一方面要与初中学制相一致如当地小学入学年龄为6岁,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则初中学龄人口为12—14岁如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学制不一,小学既有五年制又有六年制,则学龄人口应分别与学制相一致汇总时应将两种学制的学龄人口数字相加4.15 寄宿生寄宿生是指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学生宿舍里住宿的学生4.16 残疾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残疾人的标准由国务院规定4.17 其他残疾其他残疾是指“残疾人”中除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以外的残疾人4.18 农民工随迁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农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市、县镇(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

4.19 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并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5 教职工5.1 教职工教职工是指编制在学校,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不包括临时工和聘任教师)教职工按工作性质可分为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5.2 教师教师是指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包括临时调去帮助做其他工作的人员,不包括调离教学岗位担负行政领导工作的原教学人员5.3 行政人员行政人员是指专职从事学校行政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5.4 教学辅助人员教学辅助人员是指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如图书馆的管理员、资料室的资料员、实验室的实验员、以及绘图员、摄影员、仪器修理员等技术人员5.5 工勤人员工勤人员是指校本部的工人和勤杂人员,不包括由校办工厂、农场支付工资的工作人员5.6 兼任教师兼任教师是指由学校聘请校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做教学工作,承担教学任务,时间在一年以上比较固定的教师5.7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是指按照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正式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职务未评级”是指未取得任何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5.8 录用毕业生录用毕业生是指上学年内从高等、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中录用到学校当教师的人员5.9 自然减员自然减员是指已经办理正式的离、退休手续而不在编的人员及因故死亡的教师5.10 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是指因教师缺编,长期聘请的顶编教师或专任教师因产、病假等,而聘请执教一年以上的顶编教师5.11 不任课教师不任课教师是指教师总数中本学年内不安排教学工作的人员5.12 保健员保健员是指固定从事幼儿医护工作的人员5.13 高中阶段教职工高中阶段教职工是指最高学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的教职工5.14 校内变动校内变动是指专任教师与其他人员之间的岗位变动6 办学条件及其他6.1 校舍建筑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是指产权归学校所有,已经使用的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和借用、租用的房舍或临时搭用的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