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课件二董 卉第二章 生产核算•国民经济运行:生产——分配——消费—— 投资 •一、生产核算的地位 •生产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起点,它界定 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和核算的基本原则 ,对于收入分配、消费、资本形成、金融 交易等核算具有重要决定作用也是核心 内容 第二章 生产核算•二、生产活动的主体 •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基层单位,在此基 础上根据生产货物或服务的同一性划分成 各个产业部门 •*微观主体----基层单位 •*宏观主体----产业部门(内在一致性)第二章 生产核算 •产业部门分类也就是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我国与联 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是基本一致的 •产业部门分类的最综合层次是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四个层次:流通,生产生活,教科文,公 共) •在三次产业分类下是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产业部门下 是国民经济行业部门机构单位和在此基础上分类的国 民经济机构部门也是生产核算的重要主体 •*三次产业—产业部门--行业部门---机构单位及机构部 门----基层单位第二章 生产核算•三、生产的产出:货物和服务 •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的两大类产出。
货 物指的是物质产品,也即有形的商品服 务的生产是指无形的商品,并且其生产过 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一般情况它 不能被储存第二章 生产核算•四、服务产出的种类 (四种) •1、为确保货物价值的顺利实现,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 者所提供的对货物的服务—运输,销售,修理等; •2、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直接提供的生活需要的服务 —客运,医疗等; •3、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直接提供的精神需要的服务 —教育,娱乐等; •4、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的生产及商业需要的服 务---科研,保险,金融 •5、服务可以分为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服务根据使 用还可以分为中间服务消费和最终消费服务第二章 生产核算 •五、生产核算范围: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 •以盈利为目的并在市场上实现的生产产出被称为 市场产出市场产出的特点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规 模和价格,它的生产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市场价 格 •非市场产出是指不经过市场的产出它的特点是 生产产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由市场决定 其价格非市场产出主要有以下两类:自给性生 产和其他非市场产出 •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构成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 范围,也就是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市 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全部列入生产总量的核算范 围 第二章 生产核算•六、生产理论 •生产概念是指生产者利用土地、劳动、资本和管 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消 耗,创造出新的货物和服务的过程。
•生产的产出为社会形成了新的货物和服务,按照 对新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货物和服务,最 终产品是指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净出口的货物 和服务最终消费是指用于居民消费和社会公共 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第二章 生产核算•六、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的本质:生产活动创造价值 •国民经济活动是一个循环过程,生产是起点,继 而是收入分配、消费、金融融资和资本形成,因 此,生产概念、生产理论、生产范围和生产总量 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中占据重要基础地位 •*生产——收入分配——消费——融资——资本形 成第二章 生产核算 •七、机构单位总产出 •*基层单位——基本单位 •*机构单位——基本核算单位(公司、企业、行政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生产单位如一个企业来说,其在一 定时期内创造出的新的货物和服务是它在该时期内的 生产过程中,制造出的已经出售或准备出售的产品以 及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它们是企业生产的 总产出或称总产品,是企业内本期不再进行加工的企 业最终产品 •从价值形成看,具体包括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最初投 入的价值、对货物与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生产税 净额的价值,也就是(C+V+M)的全部价值。
第二章 生产核算•七、机构单位总产出 •从机构单位生产成果的使用出发,总产出是指一 定时期生产的销售额或营业额和生产产品的库存 增加的价值总和 •从生产的价值出发,机构单位总产出是指一定时 期一个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全部货物 和服务的价值,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即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C+V+M)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核算第二章 生产核算•八、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 •机构单位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 移价值机构单位增加值说明一个机构单位对于 社会的贡献程度,数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多, 也就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 •一般说来,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方法主要是两种 ,生产法和分配法第二章 生产核算•九、增加值生产法核算 •生产法的核算公式:机构单位增加值=机 构单位总产出(生产者价格)-机构单位 中间投入(购买者价格)第二章 生产核算 •例如某企业1999年生产轿车11万辆,其中销售10万辆 ,每辆市场售价13万元期初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 余额20亿元,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40亿元 。
企业1999年职工餐厅服务产出价值5000万元、幼儿 园和学校服务产出价值3000万元、房地产服务产出价值 2000万元上述全部生产活动的中间投入总计96亿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1999年的增加值 •该企业1999年总产出=10万辆×13万元/每辆+(40亿 元-20亿元) •+5000万元+3000万元+2000万元=151亿元 •该企业1999年中间投入=96亿元(已知) •该企业1999年增加值=151亿元-96亿元=55亿元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增加值分配法核算 •分配法核算机构单位增加值就是分别核算增加值的各个构成项目 ,然后汇总求得即,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劳动报酬是指一定时期内机构单位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因从事生产 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机构单位为弥补生产过程中固定资 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 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营业盈余是指一定时期内机构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 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是由机构单位 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 等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一、增加值分配法核算例题 •某企业1999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 25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5亿元,向政府 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5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 20亿元要求计算企业1999年增加值 •该企业1999年增加值=劳动报酬25亿元+固定资 产折旧5亿元 •+生产税净额5亿元+营业盈余20亿元 •=55亿元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二、产业部门的生产 •1、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 •对工业部门计算总产出,通常采用“工厂法”,以 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工业总产出(总产 值)的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总产出=成品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 结存差额+工业性作业价值 •计算原则:单位内原则 本期内原则 最终原则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二、产业部门的生产 •工业总产出按报告期产品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实际出 厂价格),没有出厂价格的项目,如自制设备,按实 际成本计算 •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 检验、包装(规定不需要包装的产品除外)入库的产 品价值,包括次品价值(规定不合格不准销售的除外 )。
•工业性作业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生产性劳 务形式表现的产品价值,按加工费计算,不包括被修 理、加工产品的价值,但包括在工业性作业过程中消 耗的材料和零件价值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但尚未完 成生产过程仍需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期末减 期初得到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二、产业部门的生产 •2、农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 •农业部门总产出按“产品法”计算,即以农产 品为单位,按各种农产品的产量乘以相应 的单价计算对实物产量难以核算的就以 所支付的生产费用来代替第二章 生产核算 •3、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是将工厂法与产品法的结合,即针 对各建筑生产单位,分别计算上述各项建筑产品的总产 值 •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 餐饮业、营利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 •交通运输其总产出以货运收入和客运收入表现货运收 入与客运收入之和为运输业总产出 •仓储业分为营利性仓储和非营利性仓储营利性仓储活 动以其收费收入作为总产出非营利性仓储活动,如国 家储备,以其储存活动的经常性支出加上有关固定资产 折旧为其总产出。
•邮电业的职能是以其业务活动的总收入为其总产出 第二章 生产核算•批发和零售贸易可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总产出一 是用已售商品销售收入减商品的进价所得的差额计 算总产出另一是用所支付的流通费加上税款和利 润计算 •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一般直接按产品 销售收入计算其产品的价值转卖业务与商业活动 相类似,其转卖作业总产出的计算与批发和零售贸 易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一致 •营利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其核算期内的营业 收入就是其核算期内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也就 是它的总产出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二、产业部门的生产 •5、房地产业总产出的计算 •房地产管理部门:总产出=房租收入十其他业务 收入 •房地产开发经营部门:总产出=销售收入一前期 工程费-建安工程费 •城乡居民自有房屋其产出应接当期市场的房租价 格进行虚拟 •以上三个部分的总产出相加,即可得到房地产业 的总产出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二、产业部门的生产 •6、金融业总产出的计算 •金融业的总产出公式可归纳为: •总产出=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金融次要活动的总产出 •=各项利息收入-各项利息支出+从辅助性金融或商业服 务中提取的手续费、服务费+从事投资活动所得的收入 •我国金融单位的总产出可基本归纳如下: 总产出=(各项 利息收入-各项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信托业务收入+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外汇业务收入+咨询业务收入+投资 分红收入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二、产业部门的生产 •7、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 •保险是通过从投保人处筹集资金,最终回流到投保人, 并在此期间内保险人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以获 得一定的收入的活动。
•保险人从事两种性质的活动: •为投保人提供保险服务该类服务的产出价值为:实收 保费收入减到期索赔支出; •2、投资活动投资活动的产出应为投资净收入 •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公式可归纳为:总产出=实收保费收 入+投资净收入+手续费收入-到期索赔支出第二章 生产核算•十二、产业部门的生产 •8、社会服务业总产出计算 •社会服务业包括广泛的行业,(1)公共设施服务业 ,包括市政公共交通业、园林绿化业、自然保护区 管理业、环境卫生业、市政工程管理业、风景名胜 区管理业和其他公共服务业2)居民服务业 3)旅馆业4)租赁服务业5)旅游业6 )娱乐服务业7)信息、咨询服务业8)计 算机应用服务业9)其他社会服务业社会服务 业总产出是社会服务部门(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 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利润)之和即社会服务业总 产出=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第二章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