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年高考考试作文辽宁卷

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30KB
约2页
文档ID:270026587
2008年高考考试作文辽宁卷_第1页
1/2

2008年高考考试作文辽宁卷   作文考试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需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杂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比如对“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角逐可以不择方法”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觉得,这部分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觉得,从这部分数据可以判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非常健康、非常阳光有人觉得,“难以评价”就是由于不想容易地同意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需要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能抄袭  考试题目评析??  2008年辽宁的高考考试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需要考生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在“三自”原则下,选择一个角度,在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构思作文  考试题目紧扣当今社会的热门,摘取某杂志刊登的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谈了青少年中存在的对五种社会现象的评价问题:对“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评价,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的评价,对“过马路闯红灯”的评价,对“角逐可以不择方法”的评价,对“诚实意味着吃亏”的评价同时还对比鲜明地列举了两种人对这部分问题针锋相对的怎么看:一种人觉得,这部分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一种人觉得,“难以评价”就是由于不想容易地同意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考试试题材料涉及的是考生的思想认知和精神世界的层面,是关于目前青少年个人价值观念与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公德取向的重大问题命题人可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在考生生活转折的关键时刻,马上投入大学的怀抱或是走向社会之际,梳理一下自己纷繁复杂的思绪,拾掇一下我们的生活行囊去作一次生活价值观念的判断,作一次生活品德修养和社会公德取向的正确选择,辨析是非曲直,树立正确观念,作一次心灵的漫游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加油鼓劲、明路导航,应该说是一种爽心惬意而又十分有意义的好事!以此观之,大家觉得这道题目出得非常不错,给予考生的写作空间也是蛮大的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依据考生的作文,大家可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看到他的生活观、价值观,有益于国家选拔出色的人才。

  写作材料作文的重要在于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意蕴,弄清楚它的价值定位,了解它的写作指向一篇好的材料作文,需要依据材料的指向,遵循材料的价值定位,紧扣材料的主旨意蕴,找准突破口,选取一个自己最熟知、认识最深刻的角度去确定立意同时,还要选取自己最擅长驾驭的文体,并且依据立意塑造一个亮丽的标题  大家都了解,写作材料作文,第一要在读懂材料,把握材料主旨意蕴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有价值的看法然后再依据我们的看法,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精心选取典型的论据,并且使用恰当的论证办法阐明我们的看法既然是材料作文,它就肯定有限制,这个限制就是给出的材料正如题目“需要”中指出的那样,“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抄袭”大家围绕提供的材料来阐明我们的看法,只须严格根据提供的材料准确审题,精当立意,合理选材,精心构思,精彩运用语言,就可以在高考考试考场上崭露头角  写作材料作文,还有一个十分要紧的方法,就是对于所给的材料千万不可以忽略,要在全方位理解的基础上,选其一点,努力突破,写深写透就辽宁今年的高考考试作文题目而言,命题人所给的三个角度——社会公德的价值判断、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与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认知,都是可以用来构思立意的。

至于选择哪一个角度,这不但要看考生平日的生活积累、常识储备与认识问题的深度,而且要看考生作文的基本功和考场的应变能力了  假如选第一个角度,要特别注意材料中所说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的信息考生可以从当今的形势下笔,联系改革开放,联系外来文化的渗透,联系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联系一部分人在五彩缤纷的现代日常迷失方向,丧失自我;甚至强词夺理,将糟粕当珍奇,将错误当革新;过分地宣传自我,张扬个性,造成心理异常等现象,大家就会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文章要擅长激浊扬清,弘扬主旋律,帮大家分清是非善恶,澄清模糊认识,改变错误观念  假如选取第二个角度,切忌剑走偏锋,言辞过激,要客观公正要看到主流,对某些戴有色眼镜看待青少年的人的无理指责进行驳斥选取事实论据时,从新颖的角度,可以列举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中八零后、非主流的青少年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深入说理,以理服人  三个角度已经说了两个,对大伙应该有所启发了至于第三个角度,就没必要详加讲解了相信考生可以凭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机智应对,交上自己圆满的答题nbsp;标签:作文高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