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学前儿童卫生学〔单项选择 15题*1分、 填空 15格*1分、 简答 5题*6分、 论述 2题*12分、 改错 8题*2分、〕绪言:1、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0-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P1〔填〕2、健康——早在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P2〔简或填〕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被称为是一个健康的人P2〔填〕4、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P3〔填〕5、能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臂围等生理指标有脉搏、血压、肺活量等运动素质指标有运动速度、耐力、肌力、协调性、灵活性等心理指标有智商、社会商数等6、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拉姆提出考量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HS——健康状态;f——函数符号;E——环境;AcHS——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B——生物学因素;LS——生活方式P4〔选或填〕7、环境因素:①自然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
②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家庭〕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关系、伦理道德、、风俗、文化变迁、社会人际关系、教育等P4-58、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4个因素:〔1〕环境因素〔2〕保健设施的易得性〔3〕生物学因素〔4〕生活方式〔最重要的因素〕P4-89、生活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各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包括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P810、有益于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①合理和平衡的膳食,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等等;②生活应有规律,坚持体育运动等;③注意消费行为卫生,能对各种消费物品初步作出较为明智的消费决策,采取相应的消费行动;④能定期承受健康检查;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稳定和乐观的情绪,能自尊自重等P911、卫生保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人们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诸多因素与其相互作用中去全面考察人的健康问题P912、运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学前儿童实施卫生保健,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揭示各种因素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作用的性质、程度和根本规律P1013、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健康是第一位重要的P1014、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
P13第一章 遗传与优生1、目前发现属于出生缺陷的遗传疾病已达3000多种,患病人数占总人口数10%左右P242、婚姻法规定男22岁、女20岁始得结婚一般认为,妇女在24—27岁生育是比拟适宜的P26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选择、填空、简答〕1、身体的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与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与重量的增加与形态变化,是量的变化身体的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化P332、学前儿童新代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异化作用,表现为机体不断生长发育P333、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局部组成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身体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P334、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骨组织不断骨化;骨富于弹性,易变形;关节、韧带较松弛;肌肉力量差,易疲劳5、骨的成分和特性P34成年人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之比约为3:7,而儿童的骨所含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比约为1:1儿童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而易发生变形在学前期培养儿童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短骨和扁骨的骨松质的红骨髓终身保持造血机能6、骨骼P34-35骨骼是由骨连结起来,是支持人的体形、保护部器官、供肌肉附着和作为肌肉运动杠杆的支架。
儿童骨骼的良好发育有赖于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体力活动7、脊柱P35脊柱发育时间很长,一般到青春期开始时才定型,应该培养学前儿童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组织学前儿童活动时应多样化,防止学前儿童胸廓和脊柱畸形〔防止骨骼异常〕8、骨盆P35骨盆由髂〔qia〕骨、坐骨、耻骨靠软骨相连而成,在完成骨化以前,组成髋骨的三块骨之间的连结还不很结实,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发生不正常的接合,影响骨盆的发育因此,在学前儿童运动时要防止从高处往硬的地面上跳9、腕骨P35大约10-13岁左右,全部腕骨的骨化完成,一般女童比男童早完成2年〔学前期,由于儿童腕骨、指骨和掌骨的骨化没有完成,儿童腕部的力量不足,手的精细动作比拟困难——不用背〕不宜长时间作业10、足骨P35由于足骨、肌肉和韧带没有发育完善,足弓负荷超出它的负担能力或其他原因,可引起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11、关节P36儿童的关节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运动围较成人大,但关节囊、韧带较松弛,关节结实性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成人容易发生脱臼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结实性、柔韧性和灵活性12、肌肉P36〔学前儿童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
〔但是,由于新代旺盛,疲劳后肌肉机能的〕恢复也较快肌肉群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支配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如手指和腕部的肌肉群〕发育较晚,组织的活动应合理和适当,防止过度疲劳,防止肌肉损伤13、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36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传送气体和排出分泌物的管道,肺是进展气体交换的场所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根本特征是组织娇嫩、呼吸道粘膜容易受到损伤,在粘膜上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血管14、上呼吸道P37年幼儿童鼻泪管较短,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上行累与眼结膜学前儿童咽鼓管粗短且直,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后,易并发中耳炎学前儿童喉腔相对较成人狭长,粘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组织,软骨又较软弱,因此,一旦发生炎症,易导致喉梗阻15、肺P37学前儿童肺的弹性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容易发生肺不、肺气肿和肺淤血16、呼吸运动P37婴幼儿胸廓短小呈圆桶形,肋骨处于水平位,该年龄期代旺盛,需消耗较多氧气,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生理需要,年龄越小呼吸越快总之,学前儿童新代旺盛,呼吸浅,频率大,肺换气功能差,因而更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应注意室的通风换气,并尽量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17、循环系统P38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局部。
18、心血管系统P38 学前儿童新代旺盛,机体耗氧和营养物质的量相对较大,而且心脏容量小,因此心率较快脉搏输出量有限,年龄越小,心率就越快儿童心率易受情绪、运动、进食等各种外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对儿童的服装、坐椅也提出一些卫生要求,如腰带、领口不要过紧,椅子前缘不要压迫胸部等幼儿出生后2-3个月,血红蛋白浓度达最低水平,出现生理性贫血,刺激造血器官造血,而后血红蛋白渐渐增加,至12岁达到成人的水平儿童的肝、脾、淋巴结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19、消化系统P39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局部组成20、牙齿P40每个牙齿的发育都有三个时期,即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乳牙和新萌出的恒牙的结构与钙化程度都不成熟,牙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不高,牙齿咬面的窝沟又较多,容易受致龋因素的影响〔改〕21、胃P40〔学前儿童胃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胃壁较薄,弹性组织、肌肉层与神经组织发育较差,因而胃的蠕动机能差22、肠 〔小肠吸引能力强〕P41 儿童肠管相对长度比成人长,病原体容易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容易发生便秘和粪中毒,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23、唾液腺P41 唾液分泌增多后,称生理性流涎。
24、胰腺P41已经具备成人所有的各种消化酶婴幼儿期胰腺液与消化酶的分泌极易受炎热气候和各种疾病的影响而被抑制,导致婴幼儿的消化不良25、肝脏P41学前儿童的肝脏分泌胆汗少,消化脂肪的能力较差学前儿童肝细胞分化不全,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解毒功能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 学前儿童肝糖元贮[zhù]存量相对较少,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26、泌尿系统P42学前儿童新代旺盛,需要水分多,而膀胱容量小,粘膜柔弱,肌肉层与弹性组织不兴旺,贮尿功能差,所以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27、脑垂体P43功能是分泌生长激素,支配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是体最重要的分泌器官学前期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如此可致巨人症,生长激素白天分泌少,夜间分泌多应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和深度的睡眠28、甲状腺P43学前期,如果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发生甲状腺肿大,甚至发生呆小症如果甲状腺亢进,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又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感受性增高〔容易兴奋,更易疲劳〕29、皮肤P43-44 婴幼儿皮肤的保护功能较差,对外界冲击的对抗能力较差,容易受损伤和感染学前儿童皮肤的保护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学前儿童皮肤中毛细血管丰富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较成人差,要与时增减衣物学前儿童皮肤表皮薄嫩,血管丰富,有较高的吸收和通透能力所以应防止让儿童接触有毒物品或涂抹超浓度超量的药物,防止儿童机体受到损害30、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5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3倍出生后脑重量的增加主要为神经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神经髓鞘[qiào]的形成婴幼儿对外来刺激反响较慢,且易于泛化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也较差〕对氧的需要量大,应保持幼儿生活环境空气的清新〔儿童体肝糖元的储藏量少,〕饥饿时可使血糖过低,(从而造成脑的功能活动紊乱)应按时给学前儿童膳食,(以保证其体的血糖保持其体的血糖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上)(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表现为①自我控制能力差,②注意力不易集中,③好动而不好静,④容易产生疲劳31、感觉器官 儿童眼的晶状体弹性较大,调节能力强,近点距离很近,易发生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学前儿童可因眼球前后轴较短而产生〕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的发育,远视逐渐成为正视〕〔儿童出生时因缺乏双眼单视功能,可能有〕暂时性的斜视,〔一般在6个月时可以发育良好,5—6岁时,双眼单视功能发育完成。
〕(另外,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耳素性抗菌素会损害耳的耳蜗,可致)感音性耳聋★32、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论述题〕P46〔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人体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和完整的过程,但是生长发育的速度在各年龄阶段并非一致,而是时快、时慢,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点,前后阶段又相互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开展打下根底,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举例:P47例如,小儿在学走以前,……同时表现出阶段性〕〔2〕生长发育的程序性人体各部的长、围、宽度的生长发育在快速增长期的开始、顶峰和完毕不仅有早晚之别,而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例:胎儿从一个特大的头颅,较长的躯干与短小的双腿发育为儿童期身体各部较匀称的比例,表现为头尾开展规律〔3〕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人体系统4种不同的发育趋势——出该题〕人体是统一完整的机体,人体各部的生长发育不是均衡一致的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身体各部比例的变化以与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都是不均衡的身高、体重的增长规律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的第一年是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身体各局部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