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残运知识小科普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43KB
约17页
文档ID:314545991
残运知识小科普_第1页
1/17

残运知识小科普篇1:残运学问小科普残运学问小科普1、聋人足球聋人足球竞赛的上场人数、场地和竞赛时间等竞赛规则与健全人足球竞赛基本相同但因为参赛球员双耳听力损失均大于55分贝,所以在球场上,运动员更多是用眼睛去视察,凭借手势和默契组织攻守在聋人足球竞赛中,默契是确定竞赛胜败的.最关键因素2、聋人篮球残运会篮球项目在第一届罗马残奥会和其次届全国残运会成为正式竞赛项目,在第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竞赛项目分为两种:即轮椅篮球项目和聋人篮球项目聋人篮球项目竞赛规则与健全人竞赛规则基本相同假如光凭眼睛看,你无法辨别出聋人篮球和一般篮球的区分从规则上讲,聋人篮球与一般篮球竞赛完全一样,不同的在于运动员的听力受损因此,裁判的判罚方式也有所变更聋人篮球竞赛中,只要有裁判员吹罚一方队员犯规或者违例,其他两名裁判也会作出相应的手势提示运动员此外,正常竞赛时篮板背后的计时灯也会在裁判鸣哨时亮起,而场地两端的篮筐下各站的一名手持红旗的协助裁判,也会在听到哨声后快速地摇动红旗,引起运动员的留意。

3、乒乓球残疾人乒乓球竞赛适合脑瘫、脊髓损伤、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或其他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员参与为了竞赛公允,针对不同残疾类别,乒乓球竞赛有不同的级别如肢体残疾,根据残疾程度共分为10个级别,即TT1-TT10级(TT为乒乓球的英文单词Table Tennis的字头)竞赛分为坐姿组和站姿组竞赛,坐姿组要坐在轮椅上进行竞赛每组设有5个级别,每个级别都设有男、女单打和团体项目男、女坐姿1-5级、站姿6-10级还设有不分级别的公开级竞赛在团体竞赛中可以合并级别竞赛4、象棋象棋项目,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起先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参赛运动员一般为肢体残疾者、听力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残疾人象棋与健全人竞赛的规则基本相同肢体残疾和听力残疾组按“摸子走子.落子无悔”的规定执行;视力残疾运动员行棋时以报着为准,报后不允许更改篇2:空间站科普小学问什么是空间站?空间站,也称为轨道站或太空站,是一种能长期在地球低轨道上运行的大型载人航天器,航天员可以长期在上面生活和工作,这种大型航天器能在轨道上与飞船或航天飞机对接,由飞船或航天飞机为它运输人员和物资;空间站与飞船或航天飞机的主要区分是它没有主推动系统和着陆设备,因此它不能在轨道上作机动飞行和返回着陆。

依据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空间站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一般讲一个国家发展空间站主要有四个目的:第一是政治目的,即为了显示国家的综合实力,或者是为了在政治上“压倒”对方,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领导地位,上世纪冷战时期,这是美苏发展空间站的主要目的;其次是科技目的,即将空间站作为建在太空的科学试验室,在上面进行各种科学探讨和试验;第三是经济目的,利用空间站进行太空生产,或者发展太空旅游;第四是军事目的,将空间站作为建在太空的“军事堡垒”空间站的类型?按用途分,空间站可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种类型:民用空间站如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和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军用空间站如前苏联的礼炮2,礼炮3和礼炮5号空间站以及美国空军曾经安排研制的“载人轨道试验室”另外按放射方式划分,还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早期的空间站都是整体式,如美国的“天空试验室”和前苏联的礼炮号,它们都是在地上组装好,并装上各种生活用品和试验仪器,然后整体放射上去,航天员则乘坐载人飞船上去访问;后来由于技术的改进,采纳模块式建立,即先放射一个核心舱,然后将不同用途的舱室一个接一个放射上去,在轨道上组装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

迄今为止在太空一共放射或建立过多少空间站?到目前为止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一共放射或建立过4种类型的空间站,共10艘,其中包括前苏联在1971-11016年间放射的7艘礼炮号空间站,它们是礼炮1号至7号,不过礼炮1号对接失败,礼炮2号放射失败,礼炮3号对接失败,除了礼炮4号,其余的礼炮5、6、7号都曾发生过一次对接失败此外美国于1973 – 1974年间放射的“天空试验室”;前苏联和俄罗斯于11016 – 间建立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至今还在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谁最早提出建立空间站的设想?有关空间站的设想最早是由俄国的康斯坦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分别提出来的1895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一本科幻小说中首次提出建立空间站的设想,19他提出在空间站上要安装人工重力设备,并提出建立太空温室,以便人类能长期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1923年奥伯特首次运用“空间站”这个词,并认为这是人类飞往月球和火星的起始站1929年渃尔丹在一本名为《太空旅行问题》的书中提出建立大车轮形空间站的设想,这种空间站直径为30米,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1950年,冯布劳恩进一步发展了车轮形空间站的设想,车轮的干脆扩大到76米,由可重复运用并带有机翼的航天器为其运输人员和物资。

这种空间站可作为地球视察站、太空科学试验室和飞往月球和火星的“跳板”1959年,美国宇航局安排在月球旅行前建立一个空间站,同年美国众议院太空委员会确定在水星安排完成后即起先建立第一个空间站1969年阿波罗11号的两名航天员胜利登月,宇航局马上确定要在1975年建立一个能承载101人的大型永久性空间站不过宇航局的这些空间站安排都是纸上谈兵,而前苏联在与美国的登月竞赛中失败后,用心致志发展空间站,在上世纪70年头先后放射了7个礼炮号空间站,80年头又建立了大型空间站 – “和平”号直到国际空间站起先在太空组装,美国发展空间站的幻想才变成现实一个大型空间站由哪些系统组成?一个大型空间站至少由十大系统组成:(1)结构系统;(2)电力系统;(3)热控系统;(4)姿态测定与限制系统;(5)轨道导航和推动系统;(6)自动化和机器人系统;(7)计算与通信系统;(8)环境限制与生命保障系统;(9)航天员居住系统;(10)人员和物资运输系统我国是否也要发展空间站?10月2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加的国家级空间试验室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试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

前,研制并放射空间试验室,突破和驾驭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肯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前后,研制并放射核心舱和试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驾驭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立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将充分继承载人航天工程前期成果,接着运用已有的神舟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放射场和着陆场载人空间站建成后,将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威望做出重要贡献我国空间试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空间试验室系统的主要任务有:(1)进一步驾驭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3)验证天地来回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4)进行肯定规模的空间应用中国空间技术探讨院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空间试验室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目前我国正在研制的空间试验室采纳两舱构型,分别为试验舱和资源舱,试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密封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试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供应动力,为飞行供应能源空间试验室有什么关键技术?空间试验室阶段关键要突破飞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在对接过程中,假如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因此,须要进行大量试验才能驾驭这一技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特地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交会对接系统通常包括跟踪测量系统、姿态与轨道限制系统、对接机构系统等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进行对接,其初始条件是两者保持对接机构的同轴接近方式和确定的纵向速度,以及在其他线坐标和角坐标上的速度为零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实际相对运动参数总是有偏差的一般状况下,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平动速度通常是靠主动航天器轨道限制系统和两个航天器的姿态限制系统来维持的,前者适用于限制质心的平动运动,后者适用于限制绕质心的转动运动。

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限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限制、另一种是自动限制用人工限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胜利率自动限制交会对接牢靠性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平安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限制和自动限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敏捷性、牢靠性和胜利率篇3:气象科普小学问气象科普小学问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汲取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氧气会用完了吗?事实上这是不行能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产生氧、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方面浩瀚的林海、草原等各种植物在阳光下,绿叶会汲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养料化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被人类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永不停留据计算,三棵大桉树每天所汲取的二氧化碳,约等于,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个人每天所吐出的二氧化碳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大约要汲取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天气预报的由来许多人在早上出门的时候,往往要了解以下当天的天气状况,于是天气预报便成为他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

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改变,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料当地将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接连建立,这时主要依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改变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1多年的历史1820年,德国莱比锡高校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建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斗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岸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马上吩咐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最终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快速传递气象状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依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起先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放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精确度。

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历代的文人骚客对枫树的红叶留下了一串串赞美的诗句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他的《西厢记》里所作的秋景描写:“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其实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枫叶醉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