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或y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2、三角形的三角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3、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三角形的一种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种外角不小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种内角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四、命题1、命题:但凡可以判断出真(对的)、假(错误)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分类 真命题:对的的命题 命题 假命题:错误的命题3、互逆命题 原命题:如果p,那么q; 逆命题:如果q,那么p (阐明:互换一种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就是它的逆命题 4、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 称为反例第十五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性质:全等三角形的相应边相等;相应角相等二、鉴定:1、“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EFDACB 在△ABC和△DEF中 ∵ AB=DE ∠B=∠E BC=EF ∴△ABC≌△DEF(SAS) EFDACB2、“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相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在△ABC和△DEF中 ∵ ∠B=∠E BC=EF ∠C=∠F ∴△ABC≌△DEF(ASA) 3、“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种角的对边相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EFDACB 在△ABC和△DEF中 ∵ ∠B=∠E ∠C=∠F AB=DE ∴△ABC≌△DEF(AAS)4、“边边边”定理:三边相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EFDACB 在△ABC和△DEF中 ∵ AB=DE BC=EF AC=DF ∴△ABC≌△DEF(SSS) 5、此外,鉴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尚有另一种措施,共5种。
ABCDEF“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在Rt△ABC和Rt△DEF中 ∵ AB=DE AC=DF ∴ Rt△ABC≌Rt△DEF(HL) 第十六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一、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对称点的坐标特性点P(a ,b)有关x轴的对称点是(a ,-b); 有关y轴的对称点是(-a ,b); 有关原点的对称点是(-a ,-b)二、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通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ABll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 直线l垂直平分AB,点P在l上 ∴ PA=PB ABP3、 鉴定: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PA=PB ∴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三、等腰三角形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性质:(1)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种内角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3、鉴定:如果一种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四、等边三角形1、 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 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种内角等于60°3、 鉴定:(1)定义法: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种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五、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鉴定:在一种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六、直角三角形1、 定义:有一种角是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种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易错题整顿3.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的距离为4,则点A的坐标为 yOx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将线段平移后得到线段,若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8.(威海)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平移至,则的值为( )A.2 B.3 C.4 D.51.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 (4)y=2-1-3x (5)y=x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2. 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增长3时,y减小2,则k的值是( )(A) (B) (C) (D) 3. 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 x+2上,则y1 y2大小关系是( )(A)y1 >y2 (B)y1 =y2 (C)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