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3KB
约6页
文档ID:450135362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_第1页
1/6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二、教学目标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教学过程一)呈现问题,感受信息的必要性1 、出示情景图,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说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2 、学生充分交流3 、结合学生的“无序”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4、教师板书:( 1)小华用去多少元?( 2)小军能买多少元?(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信息的方法1、提问:要解答“小华用去多少元”,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指名用简洁的语言陈述1)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将发言的内容,即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需要的条件出来 2) 18元买3本,()元买5本,学生的方案可能有:3本要18元,小华买15本,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用去()元3)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评说,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表4)教师在小黑板上绘出空表格,学生完成填空:①小明3本18元②小华5本()元③小明3本18元提问:下面我们来解决问题,你是看原先的购物图呢,还是看你的内容?为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18+3=6(元),6X5=30(元)再让学生口述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义2 、谈话:再来看问题2,大家会信息吗?(学生自主,展示学生的内容 1)师生评议学生的结果 2)指名板演解答,其余自练3)评析板演的解法,口述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义4)引导比较,强化信息的方法 5)讨论、交流:A、把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比较,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B、把解决两个问题的数据合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数在变化,钱数也在变化;本数与钱数发生了相对应的变化,不变的是——每本的价钱3 、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三)巩固应用,提高信息的自觉性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作个别指导 2)展示学生的结果3)提问:通过,解题的感觉如何?( 4)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指名板演,师生评析板演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2)提问:大家觉得在这里解决问题要注意什么?(四)揭示课题,提升对信息意义的认识谈话:回顾一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探讨了——列表,摘录。

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今天所学习的列表、摘录问题信息等策略,都能使信息得到简明的表达,方便我们理解,有助于顺利解题下一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探讨解决问题的其他策略五)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四、教后反思:教材中的例题及练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以往被称之为“归一”、“归总”的内容,但在苏教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定位已发生了变化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是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来问题信息,体验解决问题中的思考策略教学时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放手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摘录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评论、比较、鉴别,从而认可最简洁的一种,形成共识;接着教师绘制表格,让学生填写这里一方面相信和尊重学生,任由学生来摘录和信息;另一方面又不失指导点拨的教学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走向规范简洁的列表内容仅供参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