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节 呼吸作用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1. 准确描述呼吸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和条件;2.正确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即物质和能量的转变;3.尝试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4. 尝试以科学家的思维去探究光合作用一. 呼吸作用的过程【观察·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能量的变化1. 实验过程:甲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入煮熟并晒凉的种子尽量保证两个瓶中初始温度一致然后,向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2. 变量: 3. 实验现象:甲瓶温度计读数 ,乙瓶温度计读数 4.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了能量,一部分用于 ,还有一部分能量以 的形式散失了观察·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实验一:1. 实验过程: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如右图)一段时间后,向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
提示: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2.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3. 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了 (气体)实验二:1.实验过程: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如图)提示:氧气具有复燃的特性)2.实验变量: 3.实验现象:甲瓶中的蜡烛 ,乙瓶中的蜡烛 4.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需要 (气体)的参与二、 呼吸作用的实质1. 概念:细胞利用 ,将 分解成 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2. 反应式:3. 实质:分解 ,释放 4. 影响因素:水分、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5. 意义: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三、呼吸作用原理的利用(1)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合理灌溉2)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中耕松土、及时排涝3)降低呼吸作用,积累有机物:增大昼夜温差。
如储存粮食时,要保持 ;储存蔬菜、水果时,可降低 或 教材习题0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 种子收获后及时晾干,可以抑制呼吸作用 ( )(2) 栽花时松土,能够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 )(3) 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可抑制它们的呼吸作用 ( ) 解题方法绿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1)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因此种子收获后及时晾干,可以抑制呼吸作用题干说法正确2)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呼吸,促进根的生生因此,栽花时松土,能够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题干说法正确3)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浓度等的影响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可抑制它们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时间故题干叙述正确答案】(1)√(2)√(3)√教材习题02比较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部位条件原料产物物质变化能量转化联系考点一 呼吸作用的过程1.下图中a和b代表两种物质,①和②表示绿色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B.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每个活细胞都可以进行①②过程D.①利用的能量是光能,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2.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氧气检测仪用来检测塑料瓶内氧气的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设置装置甲的目的是进行对照实验B.氧气检测仪上显示的数值,装置甲中几乎不变,装置乙中减小C.打开开关,挤压瓶身,两个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都明显变浑浊D.实验得出结论:新鲜的豆芽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考点二 呼吸作用的实质3.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工提炼而成的农业生产时间指南,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
1)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农民忙着春耕播种下列关于播种黄瓜的措施与其目的的叙述,对应不一致的是( )A.播种前往往要浸种,使种皮松软,利于种子萌发B.播种前要疏松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C.播种后用地膜覆盖,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D.播种后大量浇水浸没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2)立冬时节,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北方的人们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储存在地窖中这些蔬菜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主要原因是( )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B.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考点三 呼吸作用的原理利用4.大棚种植增产增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是(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B.提高氧气浓度C.施用气肥 D.提高昼夜温差一、 选择题1.达州市生物兴趣小组选取有白斑叶(白斑处不含叶绿体)的植物和天竺葵植株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图一、二),图三表示小组成员将图二天竺葵植株装置中的夹子关闭后放在室外,测其24小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一中叶片只能用于探究光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B.图一中经暗处理,光照后脱色,漂洗加碘后,变蓝的区域为C区C.图二中光照一段时间后打开夹子,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图三中可知天竺葵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总量2.如图为25°C时,某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无光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为2mg/dm²⋅hB.当光照强度小于n1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当光照强度等于n1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D.当光照强度为n2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为9mg/dm²⋅h二、 非选择题3.某同学参加学校的植物栽培大赛,在室内栽种了辣椒,为监测辣椒生长状况,设计了如下实验图一是将植株置于气液相采集装置内测得一天24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图二是辣椒进行部分生理过程的模式图,其中Ⅰ、Ⅱ代表细胞结构,a~d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辣椒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根据图一曲线判断,辣椒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如果适当降低夜晚的温度,E点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当辣椒的生长状况与图一中的C点相匹配时,图二中b代表 ,Ⅱ代表 请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为该同学提出一条提高辣椒产量的建议: (答对一条即可)3)栽培过程中该同学应适量浇水,及时松土,利于根的 作用;为促进辣椒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该同学应适当多施含 的无机盐;在室内栽种辣椒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将收集的花粉传到雌蕊的 上,提高结实率,实现增产的目的。
4.某校学生积极开展“运用无土栽培技术栽培一种植物”的学习活动图甲表示用栽培盘进行种子萌发,图乙表示无土栽培装置回答问题:(1)萌发种子时应往栽培盘注入清水,使清水刚浸湿种子,此外还需考虑的环境条件是 2)幼苗刚移栽到图乙装置时,根毛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应摆放于阳光较弱的地方,目的是 3)图乙装置通过充气泵为植物根系提供 ,以维持正常呼吸4)水培植物表现出生长,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要提高该装置内水培植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5.图一表示小麦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图二是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图三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在光照充足时,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 ,而气体进入叶片的门户是 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作用2)图二中的a点时,小麦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对应图一中的[ ] 作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a点会向 (填“上”或“下”)移动。
3)图二中的b点时,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图三中的 (填数字)过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03节 呼吸作用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2. 准确描述呼吸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和条件;2.正确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即物质和能量的转变;3.尝试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4. 尝试以科学家的思维去探究光合作用 二. 呼吸作用的过程【观察·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能量的变化5. 实验过程:甲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入煮熟并晒凉的种子尽量保证两个瓶中初始温度一致然后,向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6. 变量: 种子的状态 7. 实验现象:甲瓶温度计读数 增大 ,乙瓶温度计读数 不变 8.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了能量,一部分用于 种子萌发 ,还有一部分能量以 热量 的形式散失了观察·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实验一:4. 实验过程: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
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如右图)一段时间后,向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 提示: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5.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6. 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了 二氧化碳 (气体)实验二:1.实验过程: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