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 和福利经济学l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 够对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有一个 基本的了解,并掌握一般均衡分析和福 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教学内容:• 一般均衡理论 •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 社会福利函数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一、一般均衡理论的前提条件1、一般均衡分析:把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各市场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考虑进去,将所有相互 联系的各个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一般均衡论就是要考察当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是 否存在着一系列使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均达到均 衡状态的均衡价格的理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其它条件不变时某种某种商品供求均衡及其 价格决定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与价格相互 影响相互依存时,所有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 价格决定的方法• 2、一般均衡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1)一般均衡理论首先要求经济系统中必须存在一组不变条件 一般均衡分析的创始人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及其后继 者们把这些不变的要素大致划分为偏好、技术和资源。
从这个意 义上讲,一般均衡理论实际上是在一定条件不变情况下的局部均 衡理论2)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够保证一般均衡价格的存在性,一般均 衡理论要求需求函数是连续的,这就进一步要求偏好具有理性、 连续性和严格凸性3)与局部均衡分析一样,一般均衡理论也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 设前提,把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视为完全竞争市场,并且认为 均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而把不均衡看成是对均衡的一种暂时的 偏离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于1874年建 立了一套被后人称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瓦尔拉斯第一个提出了一 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 性问题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定义:所有商品、要素 市场同时达到的均衡主要讨论的问题:一般均衡存在的问题瓦尔拉斯均衡体系建立的技术路线:简单-复 杂交换—生产—资本积累—货币流通1、交换的一般均衡模型 • 用Si表示进入市场进行交换的第i种商品的供给( i=1,2,…,n);用Pi表示第i种商品的价格( i=1,2,…,n );用Di表示第i种商品的需求量( i=1,2,…,n )如果第i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到其本 身价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那么 需求函数可表示为:(10.1) • 按照上述定义,当存在一组价格Pe时,瓦尔拉斯一般 均衡模型可表述为: • i=1,2,…,n(10.2) • 但(10.2)式所表示的几种商品的需求方程并不是完 全独立的,只有通过供求均衡约束条件 而相互关联。
这个恒等式表明,就整个交换来说,在任 何一组价格下,需求总量必须与供给总量相等即在整在整 个交换中,供给和需求双方相互受到对方的约束个交换中,供给和需求双方相互受到对方的约束• 在恒等式 的约束下, • 方程组 只有n -1 个独立方程, 而待解的商品价格有n个为了能够求解,瓦尔拉斯引 入法定价值作为商品价格的计算单位令某一商品的 价格如商品1的价格为法定价值,则其他商品价格可以 用来P1计算,记为 • 这样商品1的价格等于1,其他商品价格表现为和商品 1的价格相比的相对价格需求函数变成:(10.3)这样价格变量就变为n -1个相对价格运用n -1个独 立的方程式,求解n -1个相对价格,均衡价格可以得 到 • 由于引入法定价值,得到的均衡价格是相对价格,即 解得的均衡价格都要乘上某一个常数 • 恒等式 被称为瓦尔拉斯定律,即n种 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中,如果当n -1种商品处于均衡状 态,则余下的一种也必然处于均衡状态。
•2、生产的一般均衡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可由以下5个方程组来表述:⑴ 生产要素的需求方程(10.4)(10.4)式中的aij表示生产技术系数,XJ为第j种商品 的生产量,ri表示生产中所使用的第i种生产要素• ⑵ 商品的需求方程 • • (10.5)• 公式(10.5)中的Pj为第j种商品的价格,Vi为第 i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引入要素价格即生产要素所有者 的收入,说明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取决于各 种商品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人们的收入 • ⑶ 成本方程或商品供给方程 • • (10.6)• 公式(10.6)左边表示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由 于假定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因而长期均衡的商 品价格等于各种商品每一单位的成本,而该式右边Pj 种商品就是第j种商品的均衡价格。
⑷ 生产要素的供给方程(10.7)公式(10.7)说明,生产要素的供给,不仅决定于该要素的价 格,而且还决定于其他要素和其他商品的价格⑸ 均衡条件(10.8)像交换的一般均衡一样,公式(10.4)到(10.7)4个方程中 所表示的n种商品和m种生产要素的供求方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也需要通过供求均衡约束而相互关联由于均衡条件可以从公式(10.4)和公式(10.6)中推导出来 ,模型中独立的方程个数为2m+2n-1个,变量个数为2m+2n个, 因此仍需要引入法定价值,使变量个数减少为2m+2n-1个,才能 使模型有解(必要条件)解出的价格向量同样是相对价格向量•简要概括: • 1、一般均衡理论基本思想无论是在产品市场上,还是在要素市场上 ,每种产品或者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最终 取决于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假定经济系统中共有n种产品和生产要素, 它们的市场价格分别为P1,P2 ,…Pn 则可以 表示出商品或要素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同样地 ,如果所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那么经济处于一般均衡此时,每个市场的供求处于均衡满足条 件的价格P1,P2 ,…Pn使得经济处于一般均衡 ,而这一系列价格相应地被称为一般均衡价格 。
2、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唯一性、稳定性:(是否会回到原点)、最优性 假定:产品市场 r 要素市场 n-r 数量:Q 价格:P 消费者行为:消费产品、提供要素(由价格决定 ) (价格函数) 厂商行为 :生产产品、使用要素Qs=Qd Qs(P)=Qd(P)因此一般均衡模型包括:商品需求方程、要 素需求方程(要素供求相等)、商品供给方程 (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 要素供给方程3、瓦尔拉斯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当把所有的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时,无 论商品的价格是多高,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总和 一定等于所有的收入总和这被称为瓦尔拉斯 定律 一般均衡存在性的结论通过瓦尔拉斯定律,n个方程不可能相互独 立,也就是说不可能直接求出n种商品的价格, 但可以通过假定一种商品价格为1,来进行求解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存在着n个价格,它 们恰好使得经济中的每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即一般均衡价格是存在的三、一般均衡实例分析: 但不久前北京开始补贴农植,而市场农产品之价 竟然明显地上升了如果政府补贴(subsidize)农植,农产品之价会上 升还是下降呢?按课本或理论分析会说农产品之价会下降原因是北京补贴农植只补贴种小麦与玉米,并以种 植的土地面积算。
政府补贴小麦与玉米,不少农地的使用会转到小 麦与玉米这两方面去,从而使种植其它产品的土地减 少了,所以其它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不同农产品有不 同的耕耘成本后,其它农产品的市价净回报,会与小 麦及玉米的市价净回报加政府的补贴相等耕耘土地减少的农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但受到补贴 的小麦与玉米的价格理应下降这带来两个问题其 一是一升一降,农产品物价的整体应该是上升还是下 降了?其二是小麦、玉米及其它农产品的物价是怎样 决定的?如果小麦与玉米之价下降很多,那么加上政 府补贴,净回报可能上升很少,其它农产品的价格上 升于是微不足道,不会有今天见到的明显上升 原因是这些年中国进口小麦与玉米,而今天补贴种 植后还要进口这样,小麦与玉米的市价是进口的国际 价,不会因为补贴种植而下降例:假设整个经济最初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因素使商品X的市场 供给SX增加,请分析:(1)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解答:(1)若X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下降由于实际中,各个部门、 各个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 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用局部均衡分析。
因此,需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X 商品市场的变化与其他经济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X的价格PX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 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2)商品市场上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 其他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 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可以对照理解教材中的一般均衡例子)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 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 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 种政策问题因而,依据社会福利标准来评 价各种资源配置或分配的经济状态,便构成 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简言之,福利经 济学就是研究经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定义 实证经济学:是什么 规范经济学:应该是什么 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标准):如 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 B,则认为从社会来看亦有A优于B。
帕累托改进:如果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 少有一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的状况变 坏,向这种状态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理性A和B的关系只有三种:优、劣和相等 二、效率判断三、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 不存在使某人状态更好而其它人状态 不变差的情况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 能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 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反 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 效率的四、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假定两种产品分别为X和Y,其既定数量为 和 两个消费者分别为A和B下面我们用埃奇沃思框图来分析这两种产品 在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如图10-1所示,框图的水平长度表示经济中 第一种X的数量 ,框图的垂直高度表示第二种 产品Y的数量 Oa为第一个消费者A的原点,Ob为第二个消费者B的原点从Oa水平向右代表消费者A对第一种商品X的消费量Xa,垂直向上表示消费者A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a;从OB水平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