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纤连蛋白结构、功能与临床意义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12KB
约4页
文档ID:465244029
纤连蛋白结构、功能与临床意义_第1页
1/4

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结合蛋白又称纤维连接蛋白(简称纤连蛋白)、粘连蛋白、纤粘蛋白,英文名 fibronectin,英文缩写Fn纤维结合蛋白主要由肝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广泛存在于动物 组织和组织液中,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二聚体分子量约为450KD,具有多种生物活性Fn 分子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很强,各种动物体液中的Fn具有非常相近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 功能,因而不同来源的Fn可以相互替代使用1 纤维结合蛋白的分子结构纤连蛋白是高分子量糖蛋白,含糖%一%,其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2万一25万 各亚单位在C端形成二硫键交联血浆纤连蛋白多是二聚体,由两条相似的A链及B 链组成,整个分子呈V形细胞中纤连蛋白以多聚体为主,成纤维细胞中尤甚纤维结合蛋白有可溶性与不溶性两种形式血浆中纤维结合蛋白为可溶性的,电泳 时移动于a2或快6区主要由肝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不溶性的纤维结合 蛋白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组织基质、血管基质和细胞表面,与可溶性纤维结合蛋白的 分子结构、抗原特性等基本相同目前至少已鉴定了 20种纤连蛋白多肽纤连蛋白不同的亚单位为同一基因的表达 产物,只是在转录后RNA的剪接上有所差异,因而产生不同的mRNA。

纤连蛋白的每 个亚单位由数个结构域构成,具有与细胞表面受体、胶原、纤维蛋白和硫酸蛋白多糖高 亲和性的结合部位,用蛋白酶进一步消化与细胞膜蛋白结合区,发现这一结构域中RGD 三肽序列是细胞识别的最小结构单位2 纤维结合蛋白的功能纤维结合蛋白的功能非常复杂,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粘着纯化的纤连蛋白可增强细胞 间粘连及细胞与基质的粘连通过粘着,纤连蛋白可以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调节细胞的形 状和细胞骨架的组织,促进细胞铺展在胚胎发生过程中,纤连蛋白对于许多类型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必需的;目前已知纤维 结合蛋白与细胞之间的粘附、细胞的迁移和趋化有关,因而在对抗炎症、组织修复和创伤愈 合方面发挥作用纤维结合蛋白有很强的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具有非特异性的调理素活 性,在抗感染、清除免疫复合物、促使肿瘤基因转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纤维结合蛋白存在于血小板的a颗粒中,凝血酶和胶原可使血小板释放纤维结合蛋白, 并分泌到血小板表面在血凝块形成过程中,纤连蛋白促进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受损部位在 凝血的最后阶段,凝血因子FXIIIa可催化纤维结合蛋白与纤维蛋白以共价形式牢固结合; Fn通过凝血因子刈参与凝血过程。

在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露时,Fn可以调整纤维蛋白与胶原之间的关系,加速清除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维护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具有抗血栓 作用3 纤维结合蛋白的临床意义正常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含量300〜400 r g / ml〜L),血清含量约为血浆含量的67%, 是因为血凝过程中纤维结合蛋白与纤维蛋白结合之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变化与临床多种疾 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密切相关血清纤维结合蛋白降低见于多种严重疾病,纤维结合蛋白持续低值者提示预后不良, 纤维结合蛋白回升者提示预后较好传染性肝炎患者纤维结合蛋白值的变化与疾病的病期有 关,活动期纤维结合蛋白含量下降,在急性肝炎、重症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尤其是 广泛性肝转移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纤维结合蛋白值作为评价营养状态的指标 优于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的测定测定胸腹水中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对鉴别渗出液 和漏出液较有意义,结核、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胸水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肿瘤患者肿 瘤性积液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又高于其他传染性和非特异性积液类风湿性关节炎时,血浆纤 维结合蛋白可正常,但病变关节液中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常数倍于血浆浓度3.1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3.2 患者多在孕20周以后出现临床症状,此时母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能加强围 产期监测,早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预测疾病的发生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母婴死亡率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纤维结合蛋白在内皮细胞黏附、形态维护和迁移中起重要 作用,已被确认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3.3 纤维结合蛋白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临床意义3.4 系统性红斑狼疮3.5 在循环中Fn与细胞碎片相结合,当Fn降至最低值时,单核细胞Fn增高, 而淋巴细胞相关Fn减少病情恶化时Fn水平明显降低,这反映了 SLE患者存在 着Fn合成减少、消耗增多,免疫功能发生障碍Fn可能是反映SLE病情活动程 度的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3.6 类风湿性关节炎3.7 患者关节积液中CFn (细胞型Fn)与PFn (血浆型Fn)的百分比明显高于血 浆,这一结果显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过程中,由于组织损伤后修复的需要, 在病变局部或病变周围可能有细胞型Fn生物合成的加快,部分CFn进入血液, 从而导致血浆中CFn的继发性升高CFn浓度的变化可能作为疗效观察及预后判 断的一个重要指标3.8 纤维结合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3.9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升高这种高Fn状态一方面促进坏死心肌 的创伤修复;另一方面由于动脉血管的不良状态导致或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 血栓,进一步加重心肌的损害,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对判断血液高凝状态和疾病预 后有一定意义。

3.10 纤维结合蛋白在肝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3.10.1肝炎3.10.2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少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血清Fn值有一上 升过程及下降过程往往伴有血清e抗原转换或病情得到控制或好转血清Fn 的检测为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时的一种鉴别方法之一,对 预后的判断也有重要意义3.10.3肝癌肝硬化3.10.4患者手术结束一天内Fn含量都明显低于手术前,术后7天又均有不同程度 回升,说明手术对Fn含量变化有直接影响,血清Fn含量回升是患者临床症 状好转的指标Fn含量检测有助于肝癌患者的筛选及病情判断3.11纤维结合蛋白在原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3.11.1原发性高血压3.11.2患者血Fn水平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Fn消耗增多,尿Fn明显高于正常值3.11.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Fn降低,尿Fn增加,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程度另外,尿62-微球蛋白是目前已得到公认能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 指标之一尿Fn和尿6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据此推测尿Fn也可以作为原 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无创指标之一3.11.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11.5患者尿F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尿Fn水平检测对判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的疗效、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肾病治疗应强调对 失衡的免疫系统进行特异性调节,在激素疗法的基础上,调控对肾小球细胞 有损伤作用的细胞因子及生物因子合成为肾病治疗开辟新途径3.12纤维结合蛋白对血液病的临床意义3.12.1急性白血病3.12.2患者缓解时,Fn上升至正常,复发时下降,特别是合并感染时Fn急剧下降急 性白血病时血浆Fn明显下降,使机体感染或出血倾向加耄形成恶性循环因 此,临床检测血浆Fn含量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病情变化的观察指标,有助于疾 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3.12.3败血症3.12.4PF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值,可能由于Fn大量消耗所致随着病情好转,其含 量也逐渐上升,痊愈时达到正常水平对败血症患者进行PFn测定,有助于 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3.13纤维结合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3.14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F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提示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浆Fn参与调理作用而降低比较转移癌与非转移癌患者 血清中Fn水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说明Fn可能是参与肿瘤浸润、转移的一种重 要物质3.15乳腺癌患者术前PFn的均值低于正常值,术后PFn值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表 现为接近正常值的波形改变。

远处转移及复发的病例PFn值均比较低°PFn值在 估计乳腺癌患者的病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时,有一定意义,且有助于评估 预后3.16纤维结合蛋白在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3.17 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Fn显著降低,用降糖药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空腹血糖下降不明显,但血浆Fn却显著上升,并与空腹血糖值呈负相关,因此动 态监测Fn对观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