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书信礼仪常见书信礼仪篇一:中文书信礼仪的格式及举例中文书信礼仪的格式及举例 【提称语】 ,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讲座、尊鉴、道、撰 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矇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自术语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结束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祝颂语】 【对长辈】 敬祝 安好|敬祝 健康|敬祝 全家安 敬祝 近安|恭请 全安 敬祝 新禧(元旦)|敬祝 春禧(春节) 敬祝 痊安(病愈后)…… 【对同志或辈】 此致 敬礼|祝你 工作顺利|祝你 进步 祝你 安好|祝你 健康|祝你 愉快|祝你 成功 即颂 时祉(旧)|并颂 时绥(旧)|此颂 近祺 即颂 著安(搞写作的)|即颂 教祺(任教师的) 即颂 近佳|即颂 学安|即颂 近好 即颂 春禧|即颂 暑安|即颂 秋安|即颂 冬安 祝 俪安(夫妇二人) 祝 新年快乐|祝 早日康复(病中)…… 【对组织或领导】 妥否 请批示|并请 函复|请 批示 请 指正|请 指教|请 指示 请 教正|此致 敬礼…… 【对晚辈】 望 努力学习|祝你 进步|祝 工作好 祝 愉快|祝 幸福|祝 近安|祝 健康…… 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
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 称是错的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 、“芹” 、 “寸” 、 “薄” 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 、 “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 、 “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 ,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名人书信】 鲁迅致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
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男树叩上广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 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人道: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敬颂 教安 受业:毛泽东 篇二:中国传统书信礼仪中国传统书信礼仪 书信礼仪 第一节 书信简述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另外, “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亲笔给亲戚朋友同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二、书信的构成 书信由笺文、封文两部分构成 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是书信内容的主体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 三、书信的写法 (—)必须合乎规范 书信写作规范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写格式的规范,二是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出乱子,闹笑话。
(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 “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义,这要求书信不论写给谁看,所述之事都要实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讲之理都要通达 第二节 书信笺文的写作 一、信笺的款式 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竖两种款式 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笺文的结构及其写作规范 笺文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讲礼貌;接着要 说两句对对方表示尊重的话;接下来要有几句应酬语自然地引出谈话的正题;再接下来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后,还要说上几句结束谈话的应酬语;然后向受信人报自称并署名;最后写明谈话的时间就总体来讲,笺文的结构如下表所示:正文的写作,除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之外,还须注意措辞得体,须根据受信人的特点及发信人与受信人的特殊关系来进行措辞六)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 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 、 “因故迟复,请谅” 、 “恕不详叙,望早日面谈”等等传统结尾应酬用语 篇三:书信常用语书信常用语.txt 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
把一切凡的事做好 既不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既不简单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 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 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 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格式和用语更显得重要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 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 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 钧鉴、侍右;对于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 函丈、坛??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 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 、 “即问近好” 、 “敬祝健康” 、 “此致敬礼” ,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
另 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 、 “草草不尽” 、 “不尽欲言”、 “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 “顺颂大安” 、 “专此祝好” 、 “即问近祺” 、 “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 、 “伫候 明教” 、 “盼即赐复” 、 “尚希裁答” 、 “敬祈示知”等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 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 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 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 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 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 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 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 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 启事用语 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这都是比较客气的用于较庄重和尊敬 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
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 思慕用语 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上述 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 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 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祝福语 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 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