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三 大战的新阶段大战的新阶段一、选择题 1.1937 年 11 月,德、意、日三国签署《产国际协定》 ,三国签署该协定的根本 目的是( ) A.以来换取英、法、美的支持B.企图消灭本国的共产党 C.打击共产国际和苏联D.以为幌子,扩大侵略势力 2.下面漫画的文字部分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对此幅漫画 理解错误的是( ) A.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 C.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 D.苏联签订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 3.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 4.1940 年,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 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B.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击美国的企图日益明显 C.日本占据了原美英在东南亚的市场 D.美英等国彻底放弃了绥靖政策 5.丘吉尔在 1941 年 6 月 22 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 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英苏面对着共同的敌人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6. 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 ,规定美国可在战争期间向反法西斯 国家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物资,租借的费用可战后清账该法案的通过( ) ①表明美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 ②有力地支援了英、苏、中等国家的 反法西斯战争 ③表明美国正逐步介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④反映出了美国政治家的远见 卓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7.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 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路线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 罗斯福所说的 “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 ,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8. 1942 年元旦,26 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 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 )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2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非选择题 9.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1941 年 11 月 29 日,苏联女英雄卓娅在德军的绞刑架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 不可能绞死所有苏联人 ”1941 年 11 月 7 日,莫斯科照常举行红场阅兵式,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争取胜利的 信心 材料二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用史实说明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出的信息是什么?简述产生的历史影响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 10 月下旬以向南方扩张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 (2)与此同时,帝国与美英尽量采取各种交流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1941 年《日军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实行要点》 材料二 1941 年 8 月,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其内容应当有:“日本向太 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 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
” 罗斯福私下对此的反应是:“他要我支持他……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 日本的坚决要求,因为我在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人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 材料三 1941 年 12 月 8 日(东京时间) ,日本联合舰队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损失十分惨重日本举国欢呼,美国上下愤怒,全世界为 之震惊对于如此突然重大的事件,美英政府的领袖们反应如何呢?罗斯福总统得知此事 后感到十分“欣慰” ,当天晚上很有兴趣地翻阅了自己心爱的集邮册,心情比前一段时间平 静得多,愉快得多丘吉尔首相得知此事的当夜提前就寝,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也许是对 德宣战以来最安稳的一觉 材料四 1941 年 12 月 8 日《罗斯福致国会请对日宣战咨文》:“昨日对檀香山群岛 之进攻,使美国海陆军遭到严重损失,多数美国人生命已不幸丧失……余兹请国会宣布31941 年 12 月 7 日遭受日本蓄意非法袭击后,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已有战争状态存在 ”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 1941 年美日双方关系如何 (2)材料二中丘吉尔建议的目的是什么?罗斯福为什么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3)分析材料二、四,说明罗斯福对日态度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4)结合材料分析罗斯福、丘吉尔为何作出材料三中的反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仅仅是幌子,扩大侵略势力是其根本目的 2.2. 答案:答案:B4解析:解析: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目的是赢得备战的时间,该条约实际 上是一种中立自保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 军事上的被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并未完全放弃 对法西斯的警惕,只是对法西斯进攻的时间作了错误的估计 3.3.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与绥靖政策并无直接联系,故 A 项表述错误B 项错在 “转折”二字上,这两场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没有必然的联系C 项错在“直接” 二字上,它并没有直接决定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命运只有 D 项是两场战争的共同点 4.4.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注意当时的形势,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行动,这些行动严重 损害了英美等国的既得利益,由此引发了英美等国的抵制故 A 项符合题意 5.5.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英苏两国都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进攻和威胁,面对着共同的敌人,因此它们要 联合作战 6.6. 答案:答案:B 解析:解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 1942 年初,因此,①的叙述不正确。
将含①的选项排 除即可 7.7.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材料显示出当时世界最主要的矛盾是法西斯的侵略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矛 盾针对当时法西斯国家的结盟,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只有加强团结,组成反法西斯联盟, 这正是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总战略” ,故选 D 项 8.8.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注意审题,题干要求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按照美、英、苏、中在前,其 他国家按字母顺序依次排列这一原则体现了什么,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体现的是四大国在反 法西斯联盟中的作用比较突出,所以签字时国家排在前四位 9.9.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心和高昂的斗 志1941 年秋到 1942 年初,苏联人民英勇地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打破了 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国家集合到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极大地鼓舞了各国 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 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需要从两幅图片反映出的斗争精神来分析。
第二小问可以举 1941~1942 年苏德战场上发生的重大战役第(2)问应注意两张图片的共同主题:世界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其历史影响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10.10.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日本准备对美作战,美国尽量不给日本进攻自己的借口 (2)让美国为维护英国的利益,做好同日本交战的准备罗斯福不愿仅仅为英国的利 益而招致日本的进攻 (3)由尽量避免对日作战到主张对日作战美国因珍珠港事件而群情激奋,这就为罗 斯福提供了促请国会对日宣战的机会,珍珠港事件使他意识到只有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才能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 (4)珍珠港事件会激发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所以从长远来看对美国有利,因而罗斯 福“十分‘欣慰’ ” ;而美国的参战会直接减轻英国的压力并加速战争胜利的步伐,这符合 英国的利益,所以丘吉尔睡得很好 解析:解析:第(1)问可结合太平洋战争的背景思考第(2)问从英美的国家利益角度思 考第(3)问抓住“态度变化”分析概括第(4)问应从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