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启示 姓名:刘丽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伦理学 指导教师:吴书元;黄云明 2011-06 摘 要 I 摘 要 分配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寻求公正的分配原则,顾及最少受惠者的最 大利益,实现自由、平等、博爱是每个国家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罗尔斯以亚里士多德 的分配正义、康德的自由观和绝对命令以及洛克的“现代人自由观”为理论渊源,建立 了自己的正义理论大厦他对正义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逻辑假设,以契约论为基础,在 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背景下,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是平等的自由原则, 其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自由;第二个是差别原则,包括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原则和机会 的公平平等原则两个方面 差别原则要求财富和收入等方面的不平等分配应有利于最少 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社会制度若能保证这一点就是正义的,否则就是不正义的,主要适 用于公民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两个正义原则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按照词典式次序进 行排列的,包括自由的优先原则及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原则系统梳理和阐释罗尔 斯正义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探讨我国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提出新的思路。
目前,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进步和完善的同时,还面临诸多挑战,吸收和借鉴罗 尔斯正义原则中的精华,能更加科学公正的推进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和 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关键词 罗尔斯 正义原则 收入分配体制 启示 Abstract II Abstract Distribution justice is the eternal pursuit of value for human society. Seeking fair distribution principles, concerning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least-advantaged class, and realizing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are the social ideal of indefatigable pursuit for every nation. Basing his theory origin on Aristotles distribution justice, Kants view of freedom and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s well as Lockes “modern peoples viewpoint of liberty”, Rawls built his own edifice of justice theory. Making a set of logical assumptions about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basing on contractual theory, Rawls put forward two distribution justice principles in the original position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veil of ignorance”. The first one is the principle of equal basic liberty, which aims to protect the citizens fundamental freedom. The second one is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including two aspects: the maximum benefit of the least well off principle and the equal opportunity principle. Difference principle requires inequality of distribution,such as in wealth and income, should be advantageous to the least-advantaged class. If it can be guaranteed by social system, it is just, otherwise it is not just, mainly suitable for the citizens incom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The two distribution justice principles are arranged like a dictionary, not just a simple enumeration, including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to justice and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of justice to efficiency and welfare. A systematic clarification and elaboration of content of Rawls justice principles will be helpful to discuss the new thinking put forward in allocation system reforms, which now faces many challenges while making great progress and perfecting at the same time. Absorbing and drawing upon essence of Rawls distribution justice principles will spur the system reforms such as in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dividual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fairly. Key words Rawls justice principle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inspiration 引 言 1 引 言 2002 年,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罗尔斯与世长辞,一代思想大师走了,但其 正义思想还在向世人召唤。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每个国家都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人们对正义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 关注和研究, 正义论发表以后,在西方学术界有认同、赞扬,也不乏批评、质疑甚 至否定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在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公正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 体系方面提出了重大战略思想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体制是我国一直努力和发展的方 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 化;十六大报告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 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2011 年“十二五”规划 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立足点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解决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国内学者对罗尔斯的 分配正义理论展开了新一轮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他提出的两个分配正义原则,平等的 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对我国在分配体制改革进程中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研究罗 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可以启发、开阔思路,转换看待问题的角 度,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第 1 章 罗尔斯正义原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罗尔斯正义论思想形成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美国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外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 争,内有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由于经济形势恶化造成的失业增加、种族歧视、以及 所带来的社会不公等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罗尔斯深入探 索社会的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问题,提出了人们在社会组织形态中各种利益的 分配原则当然,其正义原则的确立,以及整个正义理论大厦的建成也是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在借鉴前人的理论和经受同时代思想家不断地批判和质疑过程中逐渐完善的 罗尔斯继承了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思想,他的自由平等观直接来自康德, 且承继了康德的绝对命令,在提出两个正义原则的理论背景环境契约论时,发展了洛 克的契约思想,完成了他“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理论设计 1.1 时代背景 一个人思想的形成与他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罗尔斯也不例外, 其正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他年少时的经历和对战争的体悟罗尔斯少年时的求 学经历让他开始思考种族和阶级问题,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正义,以及服兵役之 后的参战经历,促使他开始反思现代战争对人类的巨大伤害以及人类生存发展正当性 问题,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罗尔斯还受到当时主流思想分析哲学的影 响,探索其存在的弊病,开始了对实质性的正义观念进行思索,试图重新树立自由主 义的权威和时代地位,在他思索的过程中,正义理论也逐渐发展成熟 1.1.1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社会背景 罗尔斯对战争问题的自我追问和思考使其正义思想不断完善,他对战争的爆发深 恶痛绝,因为这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还造就了金钱驾驭政治的不争事实这是 六十年代后期美国政治生活的主导问题,围绕越南战争而展开罗尔斯从一开始就认 为越南战争是不正义的,他反复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和为其观点辩护的理由同时罗尔 斯积极寻求美国参与这场残暴及非正义战争的目的,有着什么样的社会症结,以及作 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公民,在这场战争能做些什么,如何反对它并寻求自己的生 存发展权利 第 1 章 罗尔斯正义原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3 对于罗尔斯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即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社会症结,他认为问题的 关键在于美国内部政治程序的建构,财富分配严重失衡、不均,金钱影响了政治那 些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个人或财团可以向其支持的政党和组织捐款,影响政治竞选, 一旦竞选成功就会成为他们的政治保护伞,建立共同的政治利益集团。
在当时背景下, 罗尔斯认为,无论人们经济和社会阶级的差异如何,那些天资和禀赋相近的人应享有 大致相同获取政治权力的机会对于公民能做些什么,他认为培养理解和尊重非暴力 反抗的公众文化十分重要,也正是这第二个问题才是罗尔斯最紧迫予以回答的任何 资质条件相当的人都应受到大致相同待遇,而不是一些学生比另一些更受优待,尤其 是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更有机会进入某些教育机构若年轻人必须参加战争,那 么来自富裕家庭的儿子们就必须和其他穷人家庭一样,如果并不需要所有的适龄男性 都去参军,那么入伍人选应通过抽签决定有关越战的论争在哈佛持续多年,分歧不 仅仅集中于越战本身,而是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学生运动、黑人运动、女性运动等 在六十年代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引发了美国道德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自由的真正 意义,自由主义面临新的时代挑战从而使罗尔斯进一步反思:一个自由主义的社会, 究竟能否克服种族、阶级所造成的剥夺,确实实现每个公民的自由与平等罗尔斯为 给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探索了正义理论的完整内涵 1.1.2 罗尔斯正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