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八年级 下 册第 三 课《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鹤山市实验中学:黄丽欢一、教材分析1.内容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有“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我与他人与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我与国家与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分别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2.逻辑解构八年级下册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本单元依据宪法,立足学生生活,是对第一单元中“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知识点的具体阐述。
本节课在了解公民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方式和程序,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本框题由“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两目组成,介绍了维护权利的方式和程序,阐述了行使权利的边界——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了公民权利既受法律保障,也受法律约束,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懂得通过正确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引导学生树立程序思维和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二、学情分析随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和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现实中,初中学生法治意识仍然存在短板,法律意识、观念比较淡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宪法和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些公民基本权利,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和阅历不足,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方面知之不多,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行使权利毫无边界意识,忽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没有维权意识,不知道如何维权,甚至认为以暴制暴也是合法维权方式;对自己的权利不够珍惜,认为行不行使是自己的事等因此,澄清对权利的模糊认识,肃清错误观念,引导正确、合法、合理维权非常必要。
本节课帮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学生依法参与社会生活,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三、目标定位(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具有依法行使、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法治观念,增强程序意识二)能力目标: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能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三)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二)教学难点:学会维护权利守程序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问题导入学生思考: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2、如何正确行使呢?3、公民维权的方式有哪些?1. 教学意图: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价值引领:引起学生学习的学习、了解、探究的兴趣?二、教授新课环节一:探究学习(一) :2016年4月14日,江西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以来4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这4起案例分别为:赣州市南康区工人扬言要烧毁家具厂,被罚款200元;修水县网民造谣孕妇感染SB250病毒死亡,被行政拘留5天;婺源县紫阳镇网民造谣公安特警暴力执法,被罚款500元;网民通过朋友圈传播不实涉恐视频信息被训诫上述材料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是否相违背? 探究学习(二) :看漫画: 公众场合有人抽烟,工作人员提醒他,他说:抽烟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自习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写作业,叶欣却在大声说话,班干提醒她,她却说:说话是我的权利!探究学习(三) :观看视频,讨论:175名中国旅客滞留日本机场唱国歌学生探究学习:(一)思考1:上述材料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是否相违背?(二) 思考2:该女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给我们什么启发? 这是真正的自由和权利吗?为什么? (三)思考3:如此维护权利?给我们什么启发?2.学生讨论,归纳出知识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一)教学意图(解决重点、难点):①引导学生从3个案例的共同点探究得出: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二)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环节二: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维权的方式有哪些?学生思考:公民维权的方式有哪些?设计意图:引出公民的维权方式: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环节三:探究学习(一):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久,村民发观看视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探究学习(二):张某找到厂家负责人,进行沟通厂家负责人一再坚持不同意进行赔偿后经村民提醒,张某找到了村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在倾听了双方表述后,依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张某和厂家负责人进行交流,共同努力解决该纠纷 探究学习(三)张某找到厂家负责人,沟通厂家负责人不同意进行赔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节未能取得成功生合作探究:1. 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 2、各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教学意图:让学生认识和区分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维权方式三、巩固、小结环节(2分钟)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巩固设计意图:全面把握侵权行为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深化对侵权内涵、种类的认识。
四、小结环节(5分钟)学生归纳:通过“明辨侵权行为”这一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分享、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加深对侵权行为的认识,认识升华,提高守法、维权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五、课堂练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依法行使权利 调解仲裁维护权利守程序六、板书设计: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协商 诉讼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不作为的侵权行为 私权) 侵犯财产权的(公私财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权利1行使权利有界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