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DC01标K1+558-K2+058 下穿通道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钢支撑安装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路改造二期工程DC01标项目经理部二 0 一一年四月下穿通道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一、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 ) 编制依据1、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9 月;2、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JGJ 120-99)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 ;5、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 ) ;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 ;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 ) ;8、我单位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和 施工管理经验 二 ) 编制原则1、 坚持统筹安排, 编制施工计划, 并按此配备劳动力、 机械 设备, 确保按期完成;2、 坚持机械化、 标准化作业,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有关要求 组织施工;3、坚持分区作业、点面结合、均衡生产的原则, 根据实际情 况,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 做好施工中的监测, 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 预警方案, 保证工程施工安全;4、 坚持按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 组织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和 优秀的专业施工队伍, 承担施工任务;5、 坚持安全、 文明、 环保施工、 以人为本的原则, 做好安 全管理控制、 水土保持、 环境保护、 交通疏导等工作。
三 ) 编制范围本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 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DC01标段下穿通道,起讫桩号为Kl+558—K2+058,全 长 500 m, 含基坑降排水、 深基坑开挖、 支护与基坑围护结构 及暗埋段箱体结构等工作内容二、 工程概况( 一) 工程简介1、本项目为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DC01标段, 下穿通道的起始桩号为K1+558-K2+058,全长共500 米,共分25个 节段其中K1+718-K1+798为暗埋段,长80 米,四个节段通道全 宽27.2一28.8米,采用双向六车道暗埋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结 构,敞开段采用” U”型船坞结构主体结构采用C40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S8,底板下设C15混凝土垫层及C1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上设C30混凝土调平层,在道路中心位置设置1.5米宽中央分 隔带, 侧墙顶设置护栏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2、 根据工程类比与计算, 对于不同深度的基坑分别采用管井 降水和PCMW工法桩围护,基坑均采用明挖法施工3、 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7.693米( K 1+780处) 二) 工程名称及建设地点1、 工程名称: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 DC0I 标Kl+558—K2+058段下穿通道。
2、 建设地点: 苏州昆山市千灯镇石浦社区 三) 工程规模及结构形式1、 工程规模: 主要为下穿通道的土建及结构工程, 包括明 挖暗埋段的施工降水、 基坑土方开挖、 内支撑体系、 箱体结 构等内容; 其中暗埋段箱体结构宽度为28米, 侧墙高度为7. 56米, 总长 80 米2、 结构形式:通道敞开段采用” U”型船坞结构,明挖暗 埋段采用矩形箱体框架结构 四) 设计标准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级;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通 道净高5.2米;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地面最大沉降量<0.15%H,围 护桩最大水平位移量<0.2 % H,桩顶最大水平位移量<0.1 % Ho( 五 )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 土方开挖: 7.538万 m3; 临时支撑及连接用型钢:约425.382t,结构混凝土 2.529万m3;结构钢筋2832t六) 地下水及地质情况: 场地浅层地下水分为赋存于上部粘性土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和赋存于④-3粉砂夹粉土中的微承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1.8—3.8米, 初见水位标高-0.38一1.44米,稳定水位埋深0.6—2.2米,稳定水位标 高 0.53—2.21 米微承压水其顶板埋深一般为 10.00—16.80 米,承 压水头高于顶板埋深约 1.5米。
下穿段土方地质情况主要由粘性土及粉性土组成按其工程特 性从上到下可分为 7 个层次地质 编号地层名称土层特征及性质1素填土杂色,含植物根茎,结构松散,厚度1~3.3米,全场分部;2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工程性质般偏差,厚度0.2~2.5米;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工程性质差,厚度1.2~16米;4-1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工程性质良好,厚度1.0~5.1米;4-2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工程性质一般偏好,厚度0.4~2.4米;4-3粉砂夹粉土灰黄色,稍密~中密,工程性质良好,厚度0.8~8.6米5-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工程性质较差,厚度10~13.6米;5-2粉质粘土夹粉土青灰色,可塑〜软塑,工程性质一般,厚度1~7.6米;6-1粘土暗绿色,可塑〜硬塑,工程性质良好,厚度1.2~5. 0米;6-2粉质粘土青灰色,可塑,工程性质一般偏好,厚度1.4~9.5米;三、 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方案 本基坑工程根据设计及开挖方法, 分为放坡开挖、有围护无 支撑开挖和有围护有支撑开挖三种根据施工条件, 基坑开挖深 度在0—3.0m采用放坡开挖的型式,基坑开挖深度在3.0— 7.693m采用PCMW工法复合墙围护加钢支撑型式进行开挖。
基 坑开挖时, 均采用通道纵向开挖法, 分段、分层、分区开挖, 开 挖以机械为主, 人工修挖为辅基坑开挖深度、 宽度及支护类型 见下表:基坑开挖深度及支护类型桩号节段整平标高2.5m至垫层底深度(m)基坑宽度(m)支护类型备注K1+558-K1+U1-U4638U17-U2127.2K1+958-K2+1:2放坡058K1+638-K1+U5-U6PCMW678U15-U163.97—2.49627.6工法桩围护K1+918-K1+958K1+678-K1+918U7-U14 与暗1-暗43.97—7.693PCMW 工法桩+钢管支撑( 一 ) 开挖、 支护施工遵循的原则 1、尽可能增加开挖工作面和运输线, 采用高挖高弃、低挖 低弃的原则2、在基坑开挖平面内, 土方开挖时, 分段、分区、分层对 称进行, 不得超挖3、 无支护段基坑开挖采用从上到下分块开挖的原则, 根据 不同开挖过程选择不同的放坡坡度4、开挖前作好截、降排水设施, 保证开挖过程中的排水畅 通5、 遵循”开槽支撑 , 先撑后挖, 分层开挖, 严禁超挖”的 原则 二 ) 开挖方案与开挖方法1、 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1) 基坑降水 :在基坑开挖前 20 天进行承压水降水, 确保承压水水位控制 在开挖面以下3m以下;提前20一30天进行潜水层降水,确保在 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出现渗水等现象 ; 另外, 地下水的降排应贯穿 整个基坑开挖及结构施作施工全过程。
下穿通道基坑开挖深度不均匀,敞开放坡段开挖深度为0—3m不 等,围护敞开及暗埋段基坑开挖深度为3—7.693m,基坑降水深度较 大, 在下穿进出口敞开放坡开挖段主要采用管井降水由于在引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