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冒顿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草原?•2、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讨论活动匈奴 匈奴人是生活在我国古代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迁徙,以畜牧业为主 匈奴人的最近后裔是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匈奴的直接后裔是突厥人 匈奴人匈奴灯匈奴骑射生活冒顿单于 冒顿(mò dú),姓挛鞮(Luān dī),是匈奴第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于公元前209年,取代其父头曼单于而自立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 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其训练的30多万骑兵纪律严明、听从指挥 冒顿依靠这支骑兵,征服了周围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匈奴的鼎盛 冒顿在位期间(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匈奴的生产迅速发展,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1、畜牧业兴旺发达,牲畜漫山遍野; 2、冶铸业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 3、农业也得到发展,一些匈奴人从汉族人那里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匈奴的贡献1、匈奴人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北疆;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3、匈奴人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初年为什么对匈奴实行“和亲”?•2、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能够大规模反击匈奴?带兵的将领是哪两位?取得了哪些战绩?•3、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活动汉初的和亲汉高祖刘邦攻打匈奴被匈奴人包围在白登山说明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被迫采取的和亲政策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所谓“和亲”是指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所进行的联姻 从类型上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唐代衡阳公主与阿史那社尔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战事时间交战过程带兵 将领结果漠南 之战河西 之战漠北 之战匈奴南进 汉派兵出击卫青汉收复河套地区汉派兵 北击匈奴霍去病汉收复河西走廊匈奴南进 汉派兵出击卫青 霍去病匈奴大败北徙漠北再也无力与汉抗衡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1年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时,经过了70年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增强,对匈奴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发动了三次大战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酒泉敦煌张掖武威 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西汉设立河西四郡卫青、霍去病卫青(?~公元前106年)河东平阳人。
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首次出征就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匈奴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河东平阳人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杀得匈奴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汉武帝的大一统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削藩,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2、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3、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所有,实行抑商政策;4、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三、昭君出塞•1、匈奴人何时同西汉订立和好盟约?•2、王昭君何时自请前往和亲?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3、东汉时候派哪两位大将反击北匈奴?结果如何?讨论活动汉匈和好盟约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一支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南迁至长城附近,同西汉订立和好盟约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1年)西汉后期匈奴单于。
公元前58~前31年在位 他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匈奴单于 因迎娶王昭君而广为人所知 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昭君和亲 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汉匈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课时小结匈奴汉朝冒顿统一汉高祖白登山国力不足被迫和亲汉武帝国家强盛反守为攻呼韩邪单于汉元帝昭君出塞结论:综合国力决定民族关系卫 青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