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园沟通,赢的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是每一位教师关注的一件大事,是新教师成长的关键之一 面对的挑战:与各种各样不同需要和性格的家长打交道 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不了解沟通对象——孩子与家长各自的特点 问题二:对不同孩子、不同家长、不同沟通内容不知该采取何种沟通方式,实现沟通的针对性、适宜性 问题三:沟通形式不够丰富往往全体多于个体,沟通人际密度太小,导致沟而不通 困惑:该怎样与家长沟通,得到信任和尊重一、把握与家长的几个关键:1.认同家长眼中的孩子 视频分析:从这段视屏你有什么体会?你想到的是什么?,2.掌握家长的内心需要 案例:一封家长来信,3.真诚、主动和积极 理解家长的育儿焦虑,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表示重视,若不能满足也能提出合理的理由,用建议而不是命令或指责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养育和教育孩子地方法,二、熟悉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家园栏(家园天地) 家园联系本(幼儿成长档案) 家访 家长接待日 每日接送环节 家园信箱(留言本) 家园平台 家长会(包括家长沙龙、家长见面会) 半日开放 家园联系小报等三、积累与家长沟通的经验,(一)与家长沟通要把握“二戒三要” (二)与家长沟通要涉及实质性内容 (三)与家长沟通要懂得以静制动 (四)与家长沟通要注意说活的方式 (五)与家长沟通注重合理指导 (六)与家长沟通要学会倾听 (七)与家长沟通要关注场合,(一)与家长沟通要把握“二戒三要”,案例:不讲理的奶奶,“二戒” 1.戒盲目迁就,因害怕起冲突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只顾眼前,不计后果。
2.戒直言不讳,直率的指责家长,从而导致正面冲突,使谈话陷入僵局 “三要” 1.要学会自我反思,即使家长表现的蛮狠不讲理,也要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自我反省,寻找自身原因,以赢得家长的信任 2.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心情,以真诚感动家长,为沟通做好铺垫 3.要注意沟通技巧,厘清是非、清除分歧,让家长认同我们的理念,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二)与家长沟通要涉及实质性内容,案例:这老师不称职,让家长感受到你眼中有他的孩子每天在幼儿的生活环节中特别关注2-3名幼儿,如:喝水的行为、吃饭的习惯、睡眠的喜好及当天的突发情况,也可针对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进行观察(小年龄:吃饭、睡眠;中大班的交往、行为、爱好、认知等),并在心中做好记录,作为与家长沟通的素材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准备好,可以让你在面对家长时不会手足无措,无话可谈三言两语或一句话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当天的情况,可以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三)与家长沟通要懂得以静制动,案例:面对生气的妈妈,调控对方激烈的情绪,使之平静、争取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 当家长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老师不应以怒制怒,正面冲突,而应以静制动,将安抚、稳定家长情绪的工作放在首位。
案例中:教师运用角色置换法,以理解、商讨的心态面对家长,真诚地理解家长情绪的突发状态,承认家长情绪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背景,这为有效稳定情绪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度”保障教师主动地去体验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把他的情绪释放给老师时,应激情绪的强度就会减弱,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种满足会使他的痛苦程度减轻只有当家长情绪稳定了,才有可能冷静思考这时候教师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矛盾就可能化解,转机就可能出现四)与家长沟通要注意说活的方式,案例:各不一样的家长,语言是艺术,同一句话,有艺术的讲和没艺术的讲,收到的效果不同 对家长提出配合的要求,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提如果从体谅家长,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大人就可以省些力,孩子多做做也会变得聪明,这样家长可能就容易接受也可以先说些孩子进步的地方,再提些希望,这样家长也容易接受如果一针见血、锋芒毕露的话,家长就不容易接受了对待孩子的缺点、问题应持理解、宽容的态度,以此作为反映情况的立足点至关重要五)与家长沟通注重合理指导,案例:沟通四部曲,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有责任对家长的教养工作进行指导,而这种指导的基础则是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第一次沟通 一、以开放式的陈述和非评价式的应答鼓励家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保持积极的倾听态度,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诚恳:“我在听你倾诉”“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很乐意和你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三、在倾听的同时,教师还加入了具有积极暗示作用的体态语,如点头、微笑等,以及用一些简短的肯定语给予回应,如“是的”“是这样啊”,即使是“嗯”“哦”的应答声也能向家长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第二次沟通 这次沟通,教师有意安排在一种自然、开放的状态下进行,以便让家长轻松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在这次沟通中,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当天的表现有不同的看法当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家长也从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中得到了启发在沟通中,教师并没有就双方的分歧直接与家长争论,而是运用激励(如“今天你的到来为辰辰带来了信心”)和暗示(如“你对我的要求比对你女儿低多了”)的方法引导家长对自己的做法和教育观进行思考第三次沟通 家访中,教师没有过多地评价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是以观察和倾听为主,借精心选择的礼物为媒介,让家长与孩子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自然地展开互动,从中了解家长的教养方式通过家访,教师了解到,一方面,家长受过高等教育,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观察中,教师发现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不轻易表扬孩子,对孩子干涉过多尽管家长在与教师沟通时一再表明他们经常鼓励孩子,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教师在家访过程中以引导者的角色一再暗示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但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不断地否定孩子拼搭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孩子的自信第四次沟通 在沟通中,教师通过向家长讲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真实事例,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对话中,教师向家长传递了这些信息:“我很喜欢你的孩子”“我看到了孩子的许多优点”“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独特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我们应该给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不宜过多地干涉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过高的要求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家长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可以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发现自己在教养观念和方式上的问题对孩子教养问题的探讨不可能仅仅通过四次沟通就能产生效果,因此在谈话的最后,教师向家长介绍了“成长档案”和“鸡毛信”等日常沟通方式,还针对家长的问题精心挑选了一本读物,试图借助更多的途径与家长沟通六)与家长沟通要学会倾听,案例:错失了关键信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家长,忽略了倾听家长与事件相关联的叙述 ﹡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能耐心倾听,这样可以在家长的讲述中发现一些重要的线索,引导家长分析和思考。
﹡在家长提到一些关键信息时进行追问,但切忌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专注对于倾听者来说尤其重要,但在倾听时不要随家长的讲述无目的地牵扯进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七)与家长沟通要关注场合,案例:各不一样的家长(事件2),不要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 家长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一些不愉快的、不正面的内容,当然幼儿也不愿意看到教师向家长告状所以当沟通的内容涉及敏感话题时,教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掌握不同的沟通策略,(一)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策略※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对于谦虚,诚恳的家长※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对于有些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二)与不同家庭成员沟通的策略,性别的不同,沟通策略的不同2. 年龄的不同,沟通策略的不同3. 针对家长的期望值,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三)不同事件下的沟通策略,※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策略※以反映孩子问题为主的沟通策略※以布置配合工作为主的沟通策略※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事故时的沟通策略※家长因误解情绪过激时的沟通策略,(二)沟通的十大忌讳及危害,1、歧视、专断、 2、讽刺、挖苦、 3、无礼的行为 4、话语霸权 5、思维散乱 6、失去控制 7、命令家长 8、推卸责任 9、评价家长 10、宣判“死刑”,用心沟通、享受成功做有魅力的教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