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色金属排土场设计规范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42KB
约25页
文档ID:56772139
有色金属排土场设计规范_第1页
1/25

有色金属排土场设计规范有色金属排土场设计规范篇一: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3 场址选择 一般规定 排土场场址的选择必须与采矿设计同步进行选址时应考虑采掘和剥离物的分布,采掘顺序,剥离量大小,场址宜靠近采矿场 排土场的容量应能容纳矿山服务年限内所排弃的全部岩土;排土场地可为一个或多个在占地多、占用先后时间不一时,则宜一次规划,分期征用或租用初期征用土地时,大型矿山不宜小于 10 年的容量,中型矿山不宜小于7 年的容量,小型矿山不宜小于 5 年的容量 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岩土和耕植土的排土场应按要求分排、分堆,并应为其回收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文件应对排土场设计方案优缺点和设计技术经济进行论证比较,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排弃土、石数量; 2 排弃工艺、运距; 3 排土场场址方案; 4 原地貌特征,环境因素,占用土地概况; 5 压占耕地和损坏林木面积; 6 安全措施及防护带技术保证; 7 可能造成的环保问题和水土流失危害; 8 复垦安排 排土场场址方案的比较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场址的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 建议的自然条件; 3 排弃物的运输方式、运距、容量、用地; 4 对咱不能利用的资源日后利用回收的条件; 5 安全与卫生防护距离。

外部排土场场址选择外部排土场场址的选择应根据剥离物的运输方式,在保证开拓运输便捷通畅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适当提高堆置高度,并应合理确定排土场各排土平台设计标高 外部排土场应充分利用沟谷、洼地、荒坡、劣地,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应避开城镇生活区 严禁将水源保护区、江河、湖泊作为排土场;严禁侵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外部排土场场址宜选择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原地形坡度相对平缓的沟谷;不宜设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不良地带;不宜设在汇水面积大,沟谷纵坡陡,出口又不易拦截的山谷中;也不宜设在主要工业厂房、居住区及交通干线临近处当无法避开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外部排土场不应设在居民区或工业场地的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和生活水源的上游,并不应设在废弃物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的近旁废石中的污染物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XX 堆放、处置对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或泥石流的排土场,必须采取有效的拦截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预防灾害的发生 宜利用山岗、山丘、竹木林地等有利地形地貌作为排土场的卫生防护带,无地形利用时,在排土场与居住区之间应按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

建于沟谷的外部排土场,设计时应设排洪设施,避免因排土场的设置而影响山洪的排泄及农田灌溉 外部排土场的复垦规划必须与排土规划同时进行,设计文件中应有包括土地复垦和恢复良好生态系统的工程措施 内部排土场场址选择 有采空区或塌陷区的矿山,在条件允许时,应将其采空区或塌陷区开辟为内部排土场 采用充填法开采的矿山,宜将剥离物用作充填料一个采场内有两个不同标高底平面的矿山,应考虑采用内部排土场 露天矿群和分区分段开采的矿山,应合理安排采掘顺序,选择易采矿体先行强化开采,腾出采空区用作内部排土场 分期开采的矿山,可在远期开采境界内设置临时的内部排土场,但应与外部排土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 安全与卫生防护距离 排土场最终破底线与其相邻的铁路、道路、工业场地、村镇等之间应有安全防护距离,并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1 剥离物的颗粒组成及其性质,运输排土方式,堆置台阶高度及其边坡坡度; 2 排土场地基的稳定性和相邻建筑物及设施的性质; 3 安全防护地带的原地面坡度,植被情况和工程地质;4 安全防护对象的地面与排土场最终堆置高度的相对高差; 5 气象条件 剥离物堆置整体稳定、排水良好、原地面坡度不大于24°的排土场,其设计最终坡底线与主要建、构筑物等的安全防护距离按下列要求确定: 1 当采取防护工程措施时,应按表的规定确定。

表 排土场最终坡底线与保护对象间的安全距离 注:1 安全防护距离:航道由设计水位岸边线算起:铁路、公路、道路由其设施 边缘算起;建、构筑物由其边缘算起;工业场地由其边缘或围墙算起2 规模较大的(万人口以上)矿山居住区、有建制的镇,应按表列数值适当加大 3 排土场采取分层堆置,各层间留有宽 20~30m 安全平台时,序号 1、2 可取表列距离的 75%零星建、构筑物及分散的个别农舍,可取表列序号 4 距离的 75%;20~30m 安全平台系指各台阶最终平台的宽度4 序号 1 排土场坡底线外地面坡度不大于 24°时,取下限值;大于 24°时,应根据需要设置防滚石危害的措施,并在滚石区加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5 表中 H 值为排土场设计最终堆置高度 剥离物堆置整体稳定性较差、排水不良且具有泥石流条件的排土场,严禁布置在有可能危及工业场地、村镇、居民区及交通干线的上游 具有本规范第条情况的排土场,有特殊要求需要在其下方布置一般性建、构筑物而又无法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工程措施,并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布置 排土场的设计等级应根据使用期内排土总容量、排土场的地形、排弃物堆置高度、场地地基强度和失事后的危害程度按表的规定划分确定。

表排土场的设计等级 注:1 剥离物堆置整体稳定性较差,排水不良,且具备形成泥石流条件的排土场,其设计等级可提高一等2 排土场失事将使下游居民区、工矿或交通干线遭受严重灾难者,其设计等级可提高一等 排土场周围必须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 排土场排洪设施设计频率对于大、中性矿山宜为1/25,对于小型矿山宜为 1/15,设计流量应采用调查并结合地区经验公式或推理公式确定排土场构筑物防洪级别根据排土场的等级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可按表的规定划分确定 表 排土场防洪构筑物的级别 注:1 主要构筑物系指失事后使村镇、主要工业场地遭受严重灾害或主要交通干线运输中断的构筑物,如整治滑坡、泥石流的主题构筑物2 次要构筑物系指失事后不致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不大的构筑物,如护坡、谷坊、地表排水设施 3 临时构筑物系指防洪工程施工期使用的构筑物 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进,卸载平台边缘必须设置安全车档安全车档的高度不应小于轮胎直径的 2/5,车档顶部和底部宽度分别不应小于轮胎直径的 1/3 和倍 排土场与村镇、居住区及其他设施的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排土场的排土作业区宜设夜间照明,照明灯塔与安全车档距离宜为 15~25m。

5 排土场分类及适用条件 排土场可按设置地点、台阶数量、投资阶段等特征进行分类,并符合表的要求 篇二:排土场设计有关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Waste dump safety regulations for metal & nonmetal mines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主题内容 本规则规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的设计、生产运行、关闭等的安全要求及安全防护、评价与管理、监督与检查要求,以防止排土场事故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排土场或废石场 2 引用标准 GB16423-XX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GB18599-XX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5748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4161-93《矿山安全标志》 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定义 本规则所述排土场(dump,waste dump,waste pile)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采矿是指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包含矿山基建期间的露天剥离和井巷掘进开拓;排弃物一般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以及混合岩土,有时也包括可能回收的表外矿、贫矿等。

4 排土场安全管理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排土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应指定或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本规则有关排土场安全规定的各项要求,配备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负责排土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经费 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排土场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包括:排土场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排土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排土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排土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计划;排土场安全操作以及有关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做好排土场安全检查和监测工作 未经技术论证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排土场设计或设计推荐的有关参数 排土场滚石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严禁在排土场作业区或排土场边坡面捡矿石和其他石材 排土场最终境界应排弃大块岩石以确保排土场结束后的安全稳定,防止发生泥石流灾害 5 排土场的设计 矿山排土场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设计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遵守以下原则: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大块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道路、输电及通讯干线、耕种区、水域、隧洞等设施的安全; 排土场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如因地基不良而影响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排土场选址时应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无法避开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排土场址不应设在居民区或工业建筑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生活水源的上游,废石中的污染物要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堆放、处置 排土场位置选定后,应进行专门的工程、水文地质勘探,进行地形测绘,并分析确定排土参数 内部排土场不得影响矿山正常开采和边坡稳定,排土场坡脚与矿体开采点和其他构筑物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应建设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 在矿山建设过程中,修建公路和工业场地的废石应选择地点集中排放,不能就近排弃在公路边和工业场地边,以避免形成泥石流 排土场的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相邻阶段同时作业的超前堆置高度等参数,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在设计中明确规定 6 排土场的运行 汽车运输排土场及排弃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汽车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排土作业区,凡进入作业区内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排土场平台必须平整,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进(来自: 小龙 文档 网:有色金属排土场设计规范),坡顶线应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 3%~5%的反坡 排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 2/5,车挡顶部和底部宽度应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 1/3 和倍;设置移动车挡设施的,要按移动车挡要求作业。

应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卸土时,汽车应垂直于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车档 推土时,在排土场边缘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 30米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或不均匀下沉时,禁止汽车进入该危险区,排土场作业人员需对排土场作出及时处理 排土场作业区内因雾、粉尘、照明等因素使驾驶员视距小于 30 米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排土作业 汽车进入排土场内应限速行驶,距排土工作面50~200 米限速 16 公里/小时,小于 50 米限速 8 公里/小时;排土作业区内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排土作业区照明必须完好,灯塔与排土挡墙距离15~25 米,照明角度必须符合要求,夜间无照明禁止排土排土作业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且质量合格、适应汽车突发事故应急的钢丝绳(不少于四根) 、大卸扣(不少于四个) 、灭火器等应急工具 铁路移动线路卸车地段,应遵守下列规定: 路基面应向排土场内侧形成反坡 线路一般应为直线,困难条件下,其平曲线半径不小于表 1 的规定,并根据翻卸作业 的安全要求设置外轨超高。

表 1 平曲线半径 ( m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