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南亚各国政府与政治绪论

艾力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36KB
约55页
文档ID:50847506
东南亚各国政府与政治绪论_第1页
1/55

《东南亚各国政府与政治》绪论n东南亚各国基本国情n东南亚历史发展概述n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概况及其特点n影响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东南亚各国基本国情Ø东南亚地区共有 11 个国家:越南、老 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 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东蒂汶东南亚地图东南亚地图东南亚地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Ø东南亚地区共有 11 个国家:越南、老 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 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东蒂汶东南亚名称由来Ø南海——西洋——南洋Ø恒河外印度——远印度——外印度—— 东印度群岛Ø东南亚战区——东南亚地理概貌n东南亚分为陆地和海岛两部分:n陆地部分称为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 ,n海岛部分称为马来群岛(Malay archipelago) 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 n黄金半岛——印度支那半岛——中南半 岛(中印半岛)n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 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 平洋的南中国海位于半岛的东南亚国 家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 国、马来西亚西部面积206.5万平方千 米,占东南亚总面积的46%。

马来群岛(Malay archipelago) n马来群岛——南洋群岛——东印度群岛n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沿赤道延伸6100公 里,南北最大宽度3500公里,总面积约243万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群, 其中主要的 岛屿有印度尼西亚的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 、马鲁古(香料群岛)、伊里安,菲律宾的吕 宋、棉兰老、米沙鄢群岛位于群岛上的东南 亚国家包括马来西亚东部、新加坡、文莱、印 度尼西亚、东蒂汶、菲律宾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成因Ø东南亚是一个极为复杂、富于多样性的 社会,在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 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存在着巨大 的差异美国学者罗伯特.A.斯卡拉皮诺 曾经说过:“世界上很少有别的地区能 比东南亚更鲜明地说明在千差万别之中 求得一致所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亚洲及其前途》) n东南亚地区是人类早期发源地之一(爪哇猿人 ),而由于东南亚地处交通要冲,与外界交流 非常便利,经过各时期的民族交融,呈现出今 日东南亚民族宗教文化丰富多彩的样貌,民族 众多与宗教多元是东南亚发展的最大特色之一 ,区域内各国几乎都由数种以上的民族所组成 ,众多的原始宗教以及世界几大宗教伊斯兰、 佛教、基督教、印度教深刻影响了东南亚人民 。

n东南亚地区汇集了本地文明、印度文明 (佛教和印度教文化)、阿拉伯文明( 伊斯兰教文化)、中国文明(儒、道、 释)、欧洲文明(天主教、基督教), 可称人类文明的博物馆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Ø整体而言,东南亚地区处于东西交通要 冲促进了它与地区外的文化交流Ø而东南亚地区内交通不便利尤其是群岛 地区交通不便利制约了区内文化交流n历史因素的影响:各国历史发展的差异 ,各国沦为殖民地的时间不同,各殖民 宗主国的殖民政策不同,独立建国的方 式和发展政策差异,等等,都导致了今 天东南亚各国发展的差异性民族语言n东南亚被称为民族博物馆,民族众多,语言多 样n缅甸共有135个民族,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 语言;n越南有五十四个民族;n老挝境内有60多个部族,大致划分为老龙族( 约占全国人口的60%)、老听族、老松族三大 民族;n柬埔寨有二十多个民族;n泰国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n马来西亚有三十多个民族;n印度尼西亚有三百多个不同的民族集团 ,二百五十多种不同的语言;n菲律宾有四十三个民族,八十七种不同 的语言n东南亚国家最多人口使用的语言是马来 语(印尼语),马来语与印尼语实为一 种语言,它们之间的区别相当于中国的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n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南部都在使用 马来语,印尼、东蒂汶使用印尼语n英语也是使用较为广泛的语言,许多国 家把英语作为工作(官方)语言,例如 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东 蒂汶n华语是新加坡官方语言之一,而在马来 西亚,华语的使用较为广泛,在越南、 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华人聚居之地使用 也比较广泛宗教信仰n东南亚国家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 、天主教,此外还有印度教及各种原始宗教n文莱和马来西亚(西部)把伊斯兰教奉为国教 ,印尼(约 87 %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 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n菲律宾南部和泰国南部的居民也信奉伊斯兰教 n信仰佛教的国家主要有泰国( 94 %的 居民信仰佛教)、缅甸(全国 85% 以上 的人信奉佛教)、柬埔寨(佛教为国教 , 90 %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老挝 和越南n信奉天主教的主要菲律宾(84%的居民信 奉天主教)和东蒂汶(91.4%居民信奉 罗马天主教)n华人大多信奉佛教,而印度移民多信奉 印度教n另外,一些原住民信奉原始宗教经济社会发展水平n最发达是新加坡,n最富裕的是文莱;n中等收入的国家有马来西亚、泰国;n中低收入的国家有印尼、菲律宾、越南;n最贫穷的是东蒂汶、缅甸、老挝、柬埔寨。

n(对比: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公布,2006年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美元n)n新加坡 2006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2099.9 亿新元,n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46832 新元(将 近 3 万美元)n文莱现在人均国内产值 3 万多美元n马来西亚 2005 年的人均国内产值为 4236.32 美元n泰国 1996 年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n2006 年的人均国民产值为 117362 泰铢 (约合 3094 美元)n印尼在 1990 年代已经跻身中等收入国 家,但金融危机后收入水平下降, 2006 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毛额约为 1700 美元 ;n菲律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6 年) : 1356 美元, 2006 年贫困人口 3900 万,贫困率 17.8% n越南 2006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22 美元,争取 2010 年达到 1000 美元n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国家有缅甸、 老挝、柬埔寨、东蒂汶n缅甸 2004/2005 年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不足 300 美元;n老挝 200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491 美元;n柬埔寨 200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388 美元;n东蒂汶于 2002 年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最 不发达国家之一, 2005 年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 364 美元生育率 7.8% ,为世界 最高。

n全国 41% 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3 人口无饮用水全国失业率 8.5% ,城市 失业率为 40% 东南亚历史发展概述n古代东南亚n近代东南亚n现代东南亚古代东南亚n古代东南亚受到来自中国、印度、伊斯 兰文化的影响n印度的影响:早在公元前,印度宗教文 化便传播到东南亚,影响东南亚历史发 展,直到伊斯兰教文化东渐,西方学者 称这个时期为印度化时期n印度化时期在东南亚的文化遗存很多: 扶南帝国、占婆王国、室利佛逝等等扶南帝国n东南亚第一个重要国家是扶南,建立于公元2世纪末, 中心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和洞里萨湖,即今柬埔寨,最 强大时版图几乎包括整个中南半岛n扶南深受印度文化影响:n1、建国者:乔陈如(中国史籍记载音译为混填),传 说来自印度的婆罗门,征服当地女首领后与之结婚并 建国n2、国名:扶南—山(山—与印度宇宙观中的须弥山有 关);n3、首都:毗耶陀补罗(梵文:猎人城)n4、宫廷文字:梵文n5、信仰:婆罗门教,佛教真腊王国与吴哥王朝n公元七世纪,扶南为真腊所灭真腊奉婆罗门 教公元九世纪为吴哥王朝所取代n吴哥王朝建于公元802年,中心位于今柬埔寨 暹粒省吴哥地区国力最强盛时势力遍及中南 半岛。

信仰波罗门教,在王都大兴土木,吴哥 通(城)就是重要的遗存n1432年吴哥王朝结束占婆王国及美山遗址n越南古国,位于今天越南中部,于公元2世纪 立国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信仰印度教和佛教 ,使用梵文,推行印度种姓制度15世纪分裂 ,国势衰落,1693年被越南吞并立国1500 余年n今天的美山遗址就是占婆王朝的印度文化遗存 ,保存许多印度教塔寺,为印度教圣地,已被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柬埔寨的吴哥、印尼的 婆罗浮图齐名室利佛逝和麻喏巴歇王朝n室利佛逝(7—14世纪)是海岛地区第一个重 要的帝国,中心地区位于今印尼苏门答腊,国 力强盛时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势力达马来半岛 、加里曼丹岛唐代高僧义净等曾在此研习梵 文和佛经1397年为麻喏 巴歇王朝所灭n麻喏巴歇王国首都位于今印尼东爪哇,是一个 印度教国家16世纪灭于伊斯兰教势力印度 教文化退守巴厘岛中国文化的影响n东南亚半岛民族与中国有深厚的渊源, 而且东南亚古国多与中国建立以朝贡为 主要形式的宗蕃关系n越南:968年独立之前在中国版图之内 与中国行同轨,书同文,深受汉文化的 影响n缅甸蒲甘王朝、泰国阿瑜陀耶王朝伊斯兰文化的影响n伊斯兰教于13世纪传到东南亚,在苏门 答腊建立了一些伊斯兰教王国,马六甲 王朝第三任国王开始皈依伊斯兰教,接 着文莱(勃泥)及印尼爪哇等地和菲律 宾陆续出现伊斯兰教王国。

n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东南亚海岛地 区基本上实现了伊斯兰化近现代东南亚n葡萄牙殖民者最先来到东南亚,1511年,马六 甲落入葡萄牙人手中,东南亚开始殖民地历史 n印尼沦为荷兰的殖民地;n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沦为英国的殖 民地;n菲律宾先后沦为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地;n印支三国沦为法国的殖民地;n东蒂汶为葡萄牙的殖民地n只有泰国没有沦为殖民地基督教在东南亚的传播n基督教是随着西方的传教士和殖民者的 到来而传入东南亚的n菲律宾是东南亚唯一的天主教国家;n东蒂汶信奉基督教;n天主教是越南第二大宗教;n缅甸少数民族如克钦族信奉基督教;n其它国家均有一定人口信奉基督教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形成n西方殖民者到来东南亚后,为了开拓殖 民地,从中国招募了大批劳工,在二战 前逐渐形成了华侨社会n华侨社会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华侨组织化 ,华社、华校、华文报刊创立,并在当 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概况及特 点n二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独立,东南亚 进入当代发展阶段n在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过程中,各国既 有共性,也各具特色;就整体而言,在 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n战后东南亚政治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n1、战后至60年代;n2、60年代至80年代;n3、80年代至现在。

n这三个时期各具特点,其中第一个时期以实行 西方式多党议会民主制为特点;第二个时期, 东南亚各国纷纷转向集权统治;第三个时期则 进入政治多元化时期 独立后初期:西式议会民主政 治n东南亚各国独立后,大多数实行西方式 的民主政治n首先是建立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n其次政治自由度比较大20世纪60至80年代:威权政治n从60 年 代 开 始,东南亚各国纷纷走 向威权政治,主要表现在政治自由受到 限制,军人和个专权政权出现,一党独 大,或者政治权力向某些部门集中冷战后:政治多元化——民主 转型n东南亚各国在冷战后开始了政治多元化 的进程,人们称之为政治转型,这既是 国际上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影响的结果, 也构成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一部分影响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主 要因素n影响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n一、多元性与差异性n二、宗教势力n三、民族分离势力n四、殖民统治遗产n五、政策因素;n六、国际因素多元性与差异性n东南亚各国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和差 异性对东南亚各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民族国家整合方面宗教势力n宗教在东南亚各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不同 程度存在,其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消 极的影响,负面影响尤以极端宗教势力 的影响为甚。

n极端宗教势力的活动既有与民族分离势 力的活动其目标有重合之处,但不完全 一致极端宗教势力主要寻求建立政教 合一的政权,也有些寻求独立建国民族分离势力n民族分离势力在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存在 ,并影响国内政治稳定和国家主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