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8万亩,山场面积188万亩,辖16个乡镇(区)、205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6万,是一种以林为主的山区县,是全国出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县劳务输出工作起步于1984年,1994年开始向国外派出劳务(研修)人员,究竟,已先后向国内外派出劳务(研修)人员3.6万余人次其中向国外派出劳务(研修)人员1.5万余人次,年输出规模稳定在1500人,常年在外达5000人左右,年创外汇6100多万美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2%,合计创汇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元外派劳务人数、创汇金额、期末在外人数持续均居全省县级首位对外输出劳务(研修)人员的规模大,分布地区广分别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约旦、塞班、沙特、以色列、阿联酋、加拿大、芬兰等20多种国家和地区均有我们输出的劳务人员,新县劳务局还先后获得商务部批准在韩国和日本设立办事处在中纪委的协助下我县于1999年在全国县级中率先获得外派劳务经营权,9年来,持续9次被评为全省外经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再就业先进单位”新县被商务部所属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评为全国5家“优秀对外劳务行业基地县”之一。
3月,新县在全国18家外派劳务基地县中唯一当选为“全国行业外派劳务基地委员会”主任单位8月,新县对外劳务合伙管理局被评为全国首批4家中韩雇佣制地方公共机构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国人民对外和谐协会会长陈昊苏,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等领导先后来我公司的外派培训中心视察,对我公司的外派劳务工作予以了充足肯定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对新县外派劳务做了大量宣传报道,进一步叫响新县劳务品牌新县外派劳务已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际出名劳务品牌近年来,在国家商务部,省、市商务部门关怀和支持下,我们把外派劳务作为改善民生、增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获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增长了群众收入,增进了经济发展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年均纯收入6万元以上,新县输出人数、涉外劳务收入和创汇金额均居河南省县级单位之首,成为河南省涉外劳务输出第一县,涉外劳务产业的蓬勃兴起,有力地增进了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二是拓宽了就业渠道,增进了社会稳定已输出下岗职工3000多人,农村富余劳动力8800多人,分别占输出总人数的20%、77%。
大部分出国务工人员返乡后兴办建筑建材、餐饮服务、旅游开发等二、三产业,吸引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有效地增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缓和了政府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开阔了干群视野,转变了干群观念广大出国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漂洋过海,挣“洋”钱,发“洋”财,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回家盖楼房,四年投资办工厂”就是她们的真实写照许近年轻人不再甘心“一亩二分地”的收入,纷纷跨出山门,或务工,或经商,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新一轮发展经济的热潮四是打造了新县品牌,树立了对外形象通过不断努力,新县劳务人员以“诚实、守信、积极、礼让”的形象,赢得了外经公司、国外雇主和用工单位的信任和赞赏,劳务输出规模不断壮大,输出质量明显提高,打造了新县涉外劳务品牌,树立了新县良好的对外形象,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充足肯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时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韩长赋撰写的调研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对新县开展外派劳务的作法予以了表扬省委徐光春书记两次来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调研,代省长郭庚茂上任伊始就到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考察调研,对我县的外派劳务工作予以了肯定央视、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对新县的涉外劳务工作进行了报导。
五是密切了对外联系,提高了开放水平随着涉外劳务输出的蓬勃发展,新县与外界的时空距离缩短了,新县的出名度提高了让新县走向世界,让世界理解了新县”逐渐成为现实以涉外劳务为媒,先后争取日本大三集团董事长河守俊行先生投资50多万元援建了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建起了大三友谊但愿小学10月,有成功争取到日本客商立松国彦在新县浒湾乡投资800万日元,建成了新县绿色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新县的外派劳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归纳起来重要有如下经验:(一)县委、县政府高度注重自1984年成立劳务输出公司以来,始终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摆在重要位置1997年又将劳务输出公司升为副科级单位,在机构改革中又专门设立了对外劳务合伙管理局,成立了由重要领导任组长的涉外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重要领导亲自南下北上,争取外派劳务项目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人员素质,增强我县外派劳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8月,投资2700万元建成了一座设施一流的综合性培训大楼,该工程占地53.1亩,集教学楼、办公楼、实习车间、教工食堂、学生宿舍于一体,总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常年开设日语、韩语、电焊、机械加工、服装设计与缝纫、建筑、电脑等15个专业,可同进容纳1500人进行封闭式培训,年培训规模达5000人。
二)全县各部门全力配合劳动、公安、司法、城建等部门成立专门办事机构,为劳务人员出国提供了以便快捷的服务,劳动部门积极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金融部门在信贷资金使用上予以了重点倾斜照顾,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为劳务输出发明了一种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严格的培训管理在近二十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形成了一套从招工报名、到选拔培训、到跟踪管理的完善的业务工作程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了对劳务(研修)人员的管理措施一是坚持因材施教,开展分类培训培训中心根据参训人员的年龄、文化限度、特长、从业意愿分门别类,建档立卡,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不同国家和工种有筹划、有环节地实行分类培训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培训中心对劳务人员从思想、技能、体能和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培训措施独特,培训内容全面除按照国家规定的教材进行培训外,新县外派劳务(研修生)培训中心增长了新的内容,如礼貌礼仪、行为习惯等,向学员传授与雇主打交道的措施和技巧,使学员出国后能尽快适应国外生活,与雇主解决好关系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近年来,我们在争取外派劳务项目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积极地加强同全国各地中介公司的联系,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措施,加大新县劳务(研修生)的推介力度。
另一方面,通过新县籍老首长的简介、中纪委监察部扶贫办的推荐和在外劳务(研修)人员的体现,拓宽外派渠道,扩大输出规模五)严肃打击非法劳务我县专门成立了清理整顿非法劳务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重要领导组长,劳务、公安、法院、工商、广播电视、教育、司法、旅游、劳动和社会保障、商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清理整顿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并积极筹建新县涉外劳务监察大队,具体负责外派劳务市场的平常管理工作自元月份以来,在县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县劳务、劳动保障、公安、工商、广电、教育等部门,采用扩大宣传,明查暗访,强化巡逻,严格执法等措施,全面清理整顿我县我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获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新县外派劳务培训层次,扩大输出规模,新县县委、县政府在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的基本上,积极申办专科层次的涉外职业学院3月,河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新县筹建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筹建工作已全面启动,目的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实行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并重,年招收大专生人,短期培训3000人以上,输出规模达3000余人,对发挥河南省人口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