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届中国(珠海)展回顾.doc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9KB
约9页
文档ID:537056635
历届中国(珠海)展回顾.doc_第1页
1/9

历届中国(珠海)航展回顾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是中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主办单位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组成  第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996年)  '9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1996年11月5日至10日在珠海隆重举行  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航空航天厂商,包括中国民航总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以及世界著名的航空工业公司参加了国际航空航天盛会世界航空航天巨商也争相参加"中国聚会",美国波音、麦道、联合技术公司、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英国罗•罗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及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派出强大阵容参展代表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96架中外军、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参加了实物展示和飞行表演  在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盛会上,歼8-M型战斗机、直-9型直升机、运12国产运输机以及代表中国航天技术世界先进水平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长二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空航天的实力。

苏-27、苏-30、伊尔-78和英国金梦特技飞行表演队也加入了此次世界航空航天盛会  本届航展参展净面积7830平方米观众人数达70万,其中专业观众2万人作为经贸和学术盛会,此届航展共签定了16个项目价值近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成功地举办了"21世纪中国航空"等10个大型专业研讨会1500多名中外新闻记者现场报道了这次盛会中国航展向世界展示了航空航天大国的魅力本文来源:航采网) 第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998年)   1998年11月15日至22日,'98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挟雄风再次划破珠海宁静的天空继'96首届中国航展成功举办之后,'98中国航展以更新更强的阵容出现在世人面前  相比'96航展,'98航展展出规格更高,规模更大,实物展出项目比重增加,展品竞技性和技术难度更强参加'98中国航展的国内外参展商达500家,参展飞机98架,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驻华机构等组团参展法国空中客车"A330"、加拿大庞巴迪“Learjet60”,俄罗斯“Su-30”战斗机、"伊尔-96"运输机等近百家外国公司的数十种飞机参展这些代表着90年代国际航空航天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将大大丰富观众的视野。

其中,波音、空中客车、戴姆勒-克莱斯勒宇航公司等著名制造公司都在1996年参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参展规模  中国航空航天界也以庞大阵容亮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派出20架飞机参展,并展示建国以来70多种型号的飞机模型,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战斗机FBC-1首次露面,同时登场的还有Z-11、Y7-200A、Z-9G、K8变稳机等经改进性能更为优良的新机型长征系列火箭、实物展览卫星、地空海防导弹、高科技航天展品届时也齐聚珠海航展中心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还在航天馆外场开辟4000平方米的火箭展区,高49米和54米的长二捆、长三乙火箭双双矗立于此,两实物火箭周围布置有长征一号、长二丙、长二丁、长征三号、长三甲、长四乙等八种定型火箭模型已由长征运载火箭发射上天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进入航展,这两颗高约6米、展长约16米的实物展览卫星占据航天馆的重要位置,这次陈列的卫星达10颗,其中8颗卫星为1 :1的实物展览卫星同时,航空航天高科技展品也成为本届航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届航展在布展设计上,普遍体现出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视性的特色,使航展规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以航空工业展团名义参展,以展示航空工业整体实力,体现展览新观念;采用声光电技术布展的中国航天馆将让身临其中的观众感受实战气氛;民航系统参展将打破以往封闭式设计,采用开放式格局,同时利用图表、灯箱、实物及模型等展示手段增强展览效果,使"民航馆"形成四通八达的开放式"民航广场"。

  中国空军"八一 "飞行表演队以全新装备、全新阵容、全新编队首次公开亮相,使到场的中外观众为之惊叹俄罗斯 "勇士"队、加拿大的"北极光"、英国的 "金梦 "等特技飞行表演和俄罗斯格洛莫夫试飞院的Su-27、Su-30的表演也使本届航展变得更有观赏性  本次航展共签订了30项技术合作和经贸协议在为期8天的航展期间,共接待国内外观众80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万3千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工业及民航运输业的大国都有客户参加'98中国航展参展的军用、民用飞机98架,参展净面积达10560平方米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界实力排列前20名的公司和中国民航、航空、航天等三大系统的大企业都参加了此届航展其中欧美的空中客车、波音等大型航空工业公司都在航展期间与客户就技术或经贸合作达成协议中国航空航天系统也在航展期间签订多项合约,涉及卫星发射、飞机制造等领域中国生产的"飞豹"、K8教练机引起国际航空界及各国空军关注K8教练机在1997年进入了一个销售高峰,向埃及出口80架为了更好地推荐自己的新产品和增强学术交流,中外厂商在航展期间先后举办了19场新闻发布会和20场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会 第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00年)    2000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00年11 月6日-12日在珠海市举行。

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中外航空航天的厂商参加了本届航展,室内展位面积达12436平方米,比上届扩大了35%展示的各种型号飞机89架,室外展坪面积45万平方米航展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项目签约仪式、新产品推介会、市场预测报告会、学术交流会、记者招待会等达51场次,超过前两届航展的总和参展商、贸易商等共签订了30个项目价值64亿人民币的各种合同或协议,成交了近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在7天的航展期间,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0多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超过3万人  本届航展严格区分专业日和公众日,为参展商及专业观众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静、宽松的环境氛围,便于友好交流和会晤洽谈,这是本届航展商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因素  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携带了最新的展品参展中航一集团展示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支线客机-新舟60,中航二集团则展示了运12型、运8型运输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展出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船及发射飞船的长二已运载火箭的逃逸塔和整流罩,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则推出了导弹武器、航天产品和民用产品。

中国民航总局在1号馆展出了全国雷达控制系统他们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与外国航空航天厂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事业,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为期3天的专业日里,莅临本届航展的航空航天科技界人士不分国家和地区,围绕着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和推进人类和平事业、中国民机市场预测及世界支线飞机市场、21世纪全球航空航天业发展走向等主题进行了较广泛深入地探讨波音、空客、罗•罗、庞巴迪、多尼尔等多家国际航空航天企业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使潜力巨大的中国支线飞机市场成为本届参展商们讨论的热点,同时也成为国外航空厂商寻求与中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展厅的布局与展位的安排上,本届航展既突出了世界著名航空航天企业,也照顾了中小参展商同时,把2号馆专设为中国航空航天馆,集中展示中国建国50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展现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巨大实力第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02年)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如期落下帷幕。

本届航展在专业化、国际化、科学化、市场化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获得圆满成功  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70多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航展,室内展位面积达15000平方米,比上届航展扩大了21%.航展期间举行的峰会论坛、新闻发布会、项目签约仪式、新产品推介会、市场预测报告会、学术交流研讨会、记者招待会等达62场次,各国及地区的参展商之间签订项目20个价值37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各种型号飞机31架,共接待专业观众6万人次  在为期4天的航展期间,各国及地区的参展商之间签订项目20个价值37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其中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与维珍航空公司签署了一项为该公司的新型远程空中客车A340-600机队的遄达500发动机提供售后支持的、价值为3.25亿美元的长期合同,成为本届航展最大的一个签约项目;另外,该公司还赢得向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价值3000万美元的V2500发动机的订单;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签订价值为1.7亿美元的A320飞机部件转包合同;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与西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签订了15架Y12F民用直升机和15架H425海豹直升机购买合同;加拿大CAE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民航飞行训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中国航空航天四大集团公司以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方式与外国航空航天厂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为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事业,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04年)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如期落下帷幕  本届航展在前四届航展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在专业化、国际化、科学化、市场化、品牌化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了圆满成功据初步统计,截止11月7日下午2时,来自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航展,室内展位面积达16000平方米,比上届航展增加了15%,展出各种类型的飞机51架航展期间举行的峰会论坛、新闻发布会、项目签约仪式、新产品推介会、市场预测报告会、学术交流研讨会、记者招待会等达34场,各国及地区的参展商之间签订了18个项目价值45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95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共接待专业观众8万人次,普通观众15万人次。

来自国内外近200家的新闻单位参加了本届航展的宣传报道  本届航展是中国成功实现航天载人飞行后的国内首个大型航展,与前四届航展相比在组织策划、统筹安排、现场管理、安全保障、品牌经营等方面有较明显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各类会议规格高,专业化氛围更浓厚在为期7天的航展期间,莅临本届航展盛会的各国航空航天界的专家学者纷纷围绕着中国航空航天业的发展与市场机会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而专业的探讨波音、空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等多家国内外著名航空企业也纷纷发布了他们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航空市场的预测报告,显示出他们对中国航空市场的浓厚兴趣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成功实现航天载人飞行后,中国潜力巨大的民用飞机市场和航天民用市场成为本届参展商们争夺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国外航空航天厂商寻求与中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商贸洽谈频繁,成交活跃,经贸气氛更突出面对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航空航天参展商十分重视在世界最大市场之一的中国举办的这届航展的商机,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和主动在为期7天的航展期间,各国及地区的参展商之间签订了18个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