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证明方式的选择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1.50KB
约57页
文档ID:49733786
证明方式的选择_第1页
1/57

证明方式的选择内容n证明的基本原理和概念n证明方式的类型:实验和观察n实验设计1 证明的基本原理和 概念1-1日常推理中的一致性方法(the method of agreement)n一致性方法(the method of agreement)用肯 定性语气来描述n这个方法就是:当某一给定的现象的两个或更 多的个案(cases)有且仅有一个条件相同,那么 这个共同的条件可以看着是这个现象的原因 cause(或者结果effect)n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我们对每一个个案都进行 观察Z,发现了条件C,那么我们可以下结论, Z和C是因果相关的 ABCCDE情景X下的要素(elements of situation X)情景Y下的要素(elements of situation Y)ZZ产生(produce)产生(produce)因而ZC产生(produce)图1n一致性准则的否定性陈述可以表述为:当 非C与观察非Z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可能会 断言C和Z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AB非C非CDE情景X下的要素(elements of situation X)情景Y下的要素(elements of situation Y)非Z非Z产生(produce)产生(produce)因而ZC产生(produce)图1Mill的差异法 (method of difference) ABC非CDE情景X下的要素情景Y下的要素Z非Z产生(produce)产生(produce)因而ZC产生图21-2研究设计的比较原则n对于检验因果模型而言,比较的逻辑是根 本性的。

n研究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设计一个可比较 的参考框架,以让我们能够对因果结论进 行合理的推断研究设计的基本比较模型前测后测前测后测干预实验组控制组比较的维度n(1)组间比较:从没有比较组到多个比较组n(2)时间点比较:“前测”阶段数(没有前测—— 一系列前测);“后测”阶段数(一个后测——一 系列后测)n(3)个案分配方式:随机分组、配对、统计控制 ;n(4)干预的性质:没有干预,主动干预和自然干 预n(5)干预的数量:一个干预——多个干预1-3 常见的证明方式n实验设计(experiment)n调查(观察)研究设计(survey)¨纵向设计¨截面设计2 实验设计 Experimental designs内容n实验设计基本术语和符号n经典实验设计n简单实验设计¨单控制组后测设计n复杂实验设计¨多重后测实验设计¨多组后测实验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因子设计n实验设计中的问题2-1实验设计基本术语和符号n实验设计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成分,分别为:1. 独立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2. 前测与后测3. 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experimental group)与控制组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n被观察个体称为实验单位(experimental unit),人则称为被实验者(subject)n施行于实验单位的特定的实验条件称为处 理(treatment)n实验设计中的解释变量称为因子(factor)n每一特定的实验条件称为水平(level) n例如我们要研究:加入群体的难度 ————对归属某个群体的渴望程度组别 (分组 方法)前测(T1)干预(X)后测(T2 )变化实验组 EG (R/M)O1 渴望度的前测得 分X 高难度的加 入程序O2 渴望度的后 测得分O2-O1控制组CG (R/M)O3 渴望度的前测得 分没有进入程 序O4 渴望度的后 测得分O4-O3n n实验设计常用记号实验设计常用记号¨¨1. O1. O:表示在实验中,对因变量所作的正式的:表示在实验中,对因变量所作的正式的观 察或者衡量。

如果实验中有两次观察或衡量,如果实验中有两次观察或衡量, 则用符号则用符号O1O1、、O2O2来表示¨¨2. X2. X:表示在研究中对测试单位:表示在研究中对测试单位(test units)(test units)所作的所作的 处理、干预或刺激例如当测试单位受到两例如当测试单位受到两 次或两次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则以符号次或两次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则以符号X1X1、、X2X2来来 表示¨¨3. EG3. EG:表示在实验中测试单位的:表示在实验中测试单位的实验组 ,实验,实验 组的成员在实验中将受到实验处理组的成员在实验中将受到实验处理¨¨4. CG4. CG:表示在实验中测试单位的:表示在实验中测试单位的控制组,控,控 制组的成员并不用接受实验处理制组的成员并不用接受实验处理¨ 5. R5. R:表示将被试者:表示将被试者随机分派随机分派到实验组和控到实验组和控 制组随机能确保控制其他的额外变量,且增加制组随机能确保控制其他的额外变量,且增加 实验的效度实验的效度¨¨6. M (matching)6. M (matching):表示通过:表示通过配对方式配对方式将被试者将被试者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而这种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而这种配对可以减可以减 少由于选样的偏差而产生的实验误差。

少由于选样的偏差而产生的实验误差2-2 经典实验设计n n前测前测——后测加控制组设计后测加控制组设计( ( pretest-posttest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 )control group design ) EG: R O1 X O2 CG: R O3 O42-3 简单实验设计n单控制组后测设计(posttest-only control group design) EG: R X O1 CG: R O2 适用条件:(1)小组比较大;(2)随机分配Loftus and Burns (1982)n实验目的: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n被试:226名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自愿参加者 ;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n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 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 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n因变量是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 n结果:组一,4%;组二,28%。

n用符号表示组别 (分组 方法)前测(T1 )干预(X)后测(T2)变化实验组 EG (R/M)无X 暴力型电影O2 记忆力得分没法分析控制组CG (R/M)无非暴力型电影O4 记忆力得分没法分析nMelanie B. Marks; Rachel T.A. Croson(1999)n研究问题:不完全信息对公共品供给水平的影响n被试:25名Longwood College的本科生,随机分成5组每个组 做三场,每一场25节的实验n实验规则:每一节的得分规则相同:每个人有55元代币,以及一 个随机分配得到的公共账户收益权(20、30、55、65、80几种 );每个人决定55元代币在私人账户和公共账户分配数量;n每个人的收益=私人账户+个人公共账户收益个人公共账户收益 ={如果公共账户总额=125,则为分配到的收益权;125,分配收益权,多的不分配)n处理:完全信息(知道收益权分布状况+收益权总和);不完全 信息(知道收益权总额);不完全信息(分布不知道,总额不知 道,只知道收益权各不相同)n结果(公共品成功提供率):完全信息(48%);不完全信息( 56%);不完全信息(54%)nEGa1 X1 O1nEGa2 X1 O2nEGa3 X1 O3nEGa4 X1 O4nEGa5 X1 O5 ---------------------------------------------nEGb1 X2 O6nEGb2 X2 O7nEGb3 X2 O8nEGb4 X2 O9nEGb5 X2 O10 ----------------------------------------------nCG1 X3 O11nCG2 X3 O12nCG3 X3 O13nCG4 X3 O14nCG5 X3 O152-4复杂实验设计n多重后测实验设计EG R O1 X O2 O3 O4CG R O5 O6 O7 O8例如:研究某项政策或法规的影响n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EG1 R O1 X1 O2EG2 R O3 X2 O4CG R O5 O6例如:研究强制投票对选举出席人数率的影响。

把强制投票划分为:(1)完全自愿投票;(2) 强制、警告初犯;(3)强制、轻微罚款(50元) ;(4)强制、严厉罚款(200元)n所罗门四组设计EG1 R O1 X O2EG2 R X O3(无前测)CG1 R O4 O5CG2 R O6 (无前测) n因子设计(当存在多个自变量的时候)n例如:研究:¨工作自主性(高、低)×性别(男、女)—— 工作满意度(Y)2-5 实验场景n实验室(laboratory)试验n田野(field)实验:在真实世界开展的实验设 计这在社会科学中应用较多例如: 20#70年代丹佛收入支持实验n自然(natural)实验:以实验者没法操控的、 自然发生的干预为实验背景例如研究某 项政策法案通过的影响2.6实验设计中的问题n解释范围的问题:¨实验设计可以让我们识别出一个变量对另一个 变量的直接因果关系;而不能识别出间接因果 关系¨但是很难识别出一个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影响机 制,也就是说没法对这种因果关系提供解释研究设计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问 题n如果研究设计能够支持根据这一设计提出的因 果结论,我们就称该研究设计具有良好的内部 效度。

¨如果某个研究设计能够排除掉的替代性解释越多 ,其内部效度就越高n外部效度是指根据某一研究设计的得到的研究 结论能被推广到特定研究以外的程度¨外部效度的威胁常常是使用了不具有代表性的样 本n内部效度问题¨历史因素:前测与后测之间的时间间隔发生的历史 事件¨成熟因素:一些变化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引起的,而 非干预引起¨测试效应:多次参与测试会影响实验的有效性(控 制组可以消除测试的影响,所罗门四组设计可以消 除测试与干预之间的交互效应)¨测量器具的变化:前测和后测方式的改变会导致误 差,例如用句、提问顺序等¨回归趋势效应¨选择:当两组成员有差异的时候存在¨被试者退出的影响n外部效度问题¨前测的影响¨样本的非代表性¨人为性实验太精致了,太具有人为性了,让 我们对于真实情景下的真实的人的情况一无所 知3 纵向设计 Longitudinal designs3-1纵向设计的目标n共同目标:通过收集至少时间点上的数据,来测 量变量的时间变化趋势n具体而言:¨描述变化模式¨建立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temporal order)n个体随着年龄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验证个体成长(年龄)效应( developmental(age)effect。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